第14节 汉字有统一中国的作用吗?
在商品经济时代,任何一种社会通用工具,都必然造就一种经济利益格局。所以任何一种社会工具的改变,都会打破原来的利益格局,重新形成新的格局。因此,在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中,就出现过工人集体反抗资本家更新生产机器的现象。今天的中国,就已经形成了一种以楷体字为基础的经济利益格局。在中国进行全民普及英语教育以后,又形成了以英语为基础的经济利益格局。从中国整体利益上看,“中国在基础教育、信息处理、普通话推广、对外文字使用等等方面,让国家、企业和私人每年枉费的资金达千、万亿元。”,而从另一头的利益上看,每年可以从这些方面得到千、万亿元。所以,改变汉字楷体,就必然改变楷体字和英语的利益格局。既得利益者,是不会轻易地让你改变汉字的。
改进汉字是对汉字楷体进行“升级”,即把目前的只直接表意的汉字楷体“升级”为意、音双表的汉字新体。就像小篆升级为隶体似的,虽然体式变化了,但是在性质和功能上,还是汉字。改进的目的是为了克服汉字楷体所存在的一切缺点和问题并增加一些新的功能,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当然,克服了汉字楷体的一切缺点和问题,也就同时打破原来的利益格局,重新形成新的格局。这就必然损害了那些现在靠汉字楷体的缺点和问题发财的人们的利益了,这些人自然要坚决反对的。 所以,今天的汉字楷体升级,除了学术上的观点不同的阻力以外,更大的阻力还是经济利益的冲突。既得利益者,当然希望保持现在的经济利益格局不变。因此,这类人,必然以保护汉字楷体不变为目标,寻找一切“理由”来反对改变汉字楷体。
这些坚决反对改进汉字楷体的人,一听到“改字”,就非常惊恐,他们为了多拉一些的反对者,就编造出这样一些说法:“为什么我们中华民族总是一大统的国家?这就是汉字的魅力。汉字对整个中华民族的认同和统一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汉字是维系中华民族统一的纽带”。
还把这种脱离事实的虚拟观点,写入了“中国语言文字法”----“ 第五条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应当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有利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
然后,他们再“根据”这第五条,给改变汉字楷体的人们扣上 “破壞民族傳統”、“破壞中華民族團結的根本----文字”、“是為恐天下不亂” ,等等帽子和罪名。
由于今天大多数的人们都缺乏正确的汉语汉字理论,所以,他们的这类完全不符合事实的谎言,却能迷惑大多数的人。
首先说,这一说法的本身既是模糊不请的又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中华民族,不同的历史时期,包括着不同的民族成员和数量。说总是大一统的,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如果中华民族仅指汉族,历史上也分裂过多次。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曹操、刘备、孙权都是汉族人,所用的文字都是汉字。按照他们的说法,怎么解释今天的事实:藏族、蒙古族、等一些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字,却都是统一的中国的一部份。
关于汉字“对整个中华民族的认同和统一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的说法,与“汉字维系了中华民族的统一”的说法一样,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首先应当清楚,汉字的实质是什么?是表示汉语单词的书面符号。汉语由三个要素构成:语音、语义、语法。目前的汉字楷体,仅仅表示了汉语单词的含义(并不表示语句的含义)。汉语的实质是什么?是说汉语的人们之间进行思想交流的工具。汉字在汉语语法的组织下,记录汉语,把汉语的声音形式(可听的)转变为书面形式(可视的)。所以说,汉字也是工具(严格说来,汉字仅是工具的一部分,相当于马车的轮子)。因为是工具,而且是社会性很强的集体使用的工具,就要求有一个统一的规格,才便于大家使用。就像马车的宽度一样,必须有一个统一的尺度,不然,如果有的宽度超过了大路,到了大路行驶起来就会阻碍交通。于是,中国的各个王朝,都实行过统一或规范汉字的政策。这些政策的遗存物就是今天我们看到的各个历史时期的《字书》或《字典》。
国家为了使用方便而统一(准确地说法是规范)汉字,如果反推成汉字统一了国家,就荒诞不经了。实际的历史事实是,先有了国家,而后才有文字的。文字是在人类社会进入国家的雏形,即部落酋长国的时期以后才产生的。引起各个酋长国之间的互相吞战争的原因,不是文字,而是国王的弱肉强食的政策。如果早先各个小酋长国的文字各不相同,一个强国的国王使用武力和各种方法吞并了几个弱国,建立一个统一的大国后,为了施政方便,才实行统一文字的。而不是各个小国因为先统一了文字,才使各小国成为统一大国的。中国黄帝时期的国家,是怎样建立起来的呢? 据史料记载,黄帝之前是神农,神农就已经是一个很大的部落联盟国的国王了。黄帝之前,各部落酋长国是以结绳记事的,到了黄帝时期,才出现了文字,这就是所谓的“仓颉造字”。
《史记。卷一》是这样叙述的:“轩辕(即黄帝) 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于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而蚩尤为暴,莫能伐。炎帝欲侵凌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貙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尤。而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是为黄帝。”这是历史上第一个有记载的国家(神农氏)由统一到分裂再到(黄帝)统一的过程的叙述。从这一叙述的内容上看,没有提及文字在国家分裂和统一过程中的作用。
向后到了周朝,文字是同一的。到了东周以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