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广州大学城网业务调整

[媒体新文] 自主招生联考应大胆往前走 [复制链接] qrcode

查看: 6670 | 回复: 0

dreamwing
发表于: 2009-10-21 09:55:53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自:熊丙奇 新浪博客

上海交通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京大学等五所国内名校,在2010年自主选拔录取中将开展合作。五所顶尖高校首度携手,通过联考方式进行自主招生。(解放日报 10月20日)
  
始于2003年的高校5%自主招生,从当年的22所高校,已经发展到今年的76所高校。自主招生高校的增多,为更多学生提供了通过自主招生方式,进入大学门槛的机会。但与此同时,由于大多数参加自主招生的高校,都采纳自主考试的选拔模式,导致学生为自主招生疲于奔命,考试成本大增,也加剧考生的不公平——一些贫困家庭学生,就可能因为无法支付赶考费用而放弃自主招生。

从自主招生改革推出起,笔者就一直呼吁,要改变各自为政的自主考试模式,探索建立自主招生联考制度,可以举办985高校联考、211高校联考,将联考作为自主招生的笔试成绩,替代每所自主招生高校自己举办的笔试考试。但过去多年来,针对笔者的呼吁,高校鲜有响应,其间,还有高校的招生负责人质疑联考形式,不利于高校按照自己的人才培养标准选拔人才。

上述五所学校的自主招生联考改革,由此令笔者颇为振奋。从自主招生改革角度说,高校的联考,无疑是对自主招生的完善,这可减少考生考试成本,增加自主招生的参与面;而从改革的推进角度说,从这一改革可以看到,民间的呼声,要变为改革的实践,虽然十分困难,但是,只要坚持,只要改革的方向正确,在一定的环境下,改革必然会走到这一步。因为对于高校来说,当招生成本增大、报考生源分散,学校间的合作就成了必然的选择。就如美国的SAT考试,最初只是个别学校采用作为入学测试成绩,而今发展到众多高校采用。
  
当然,五所学校的联考,只是自主招生改革中的一小步,完善我国高校的自主招生,还需进一步改革。

其一,希望有更多自主招生高校可以参与到联考中来。相对于76所自主招生高校来说,这五所高校所占比例还很低。就在这一消息发布后,北京和上海就有不少学生说,如果北大、人大、北师大;复旦、同济、华师大这些学校也参加到联考中来,就更好了。这样,在北京地区,学生参加一次联考,就可以拿联考成绩去申请北大、清华、人大等校的自主招生的面试,在上海地区,则可拿联考成绩申请交大、复旦、同济等校的自主招生,不就扩大了选择面,也减轻了考试成本和精力投入吗?

其二,自主招生的联考,是发展到“学业水平测试+自主招生”模式的过渡阶段。依据21世纪教育研究院的高考改革设想,完善我国自主招生的第一阶段,是推进高校联考,实行“联考+自主招生”模式;而第二阶段改革,是以联考为基础,探索全国学业水平测试,这种测试类似于美国的SAT考试,重在考察的能力和素质,如果全国学业水平测试能够顺利推出,那么,就可以建立“学业水平测试+自主招生”模式,彻底打破高考集中录取。因为按照当前的自主招生规定,考生在获得高校的自主招生资格后,还需参加集中高考,而且在集中高考中,只能获得一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其对高校自主权与学生选择权的拓展,十分有限。

其三,自主招生高校还应改革面试阶段。根据五校联考计划,高校的自主招生考试包括通用基础测试(General Exam)、高校特色测试(Special Exam)和面试(Interview)三个模块,简称“GSI模式”。基础测试是学校联考,而特色测试和面试则各高校组织,其中高校特色测试有的高校将这部分与通用基础测试放在一起,有的则与面试放在一起。由此可见,高校的面试改革力度不大,而这对自主招生的成败影响也十分巨大。根据国外高校进行面试考察的经验看,学校特色测试和面试环节也可进一步改革,从面试的组织形式看,可从单一的校园面试(就是到校由教授面对面测试),改为校友面试(委托面试)、电话面试,甚至免于面试(根据学生的材料,并确认之后即可录取);从面试的标准看,应从考察学生的硬能力(包括测试成绩、中学学习成绩、竞赛获奖、科研能力),发展到分析学生的教育背景、家庭背景,以实现自主招生的公正。比如,对于农村地区、经济不发达地区的考生,应该在综合评价中设立家庭因素指标和地区因素指标,对来自教育落后地区、贫困家庭的学生实行录取评价加分,由此避免自主招生面试成为贫困地区、农村学生进入名校大门的新的障碍。在国外高校的自主招生实践中,家庭、地区多元录取标准,早已推行,而且招生信息完全公开,这也就是国外名校为何留下偏爱贫困家庭学生的社会形象的原因之一。

总之,从五校的自主招生联考改革中,我们可以看到我国高校自主招生改革的点滴进步,从而也坚定对我国教育改革的信心。而具有公信力的自主招生,能否在我国高校形成并推进,还有待更多高校参与,并深入推进与之配套的高校管理改革。
跳转到指定楼层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