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是连绵的雨天,而在4月3号的这天刚好是晴朗的天气,本校园小记者趁着这样的好天气在广大、广美还有广工等几个学校进行了一次小采访,本次采访的话题是——大学生的“生财之道”。
许多同学都想在大学的时候能够自主赚取一定金额的财富。有些同学想在大学里“自给自足”,也就是靠自己的能力赚到足够的生活费;而有些要求更高的同学,则想在大学期间拥有一部属于自己的私人小车,因为在大学城这样一个“小城市”里,有一部车实在是方便得多;有的同学志向更远,希望在大学里开始自创品牌。
基于以上几种情况,小记者我开始了这一次采访,首先采访的是一位通过他人介绍的同学,他是一位在校外做兼职摄影助理的男同学,每一个月的薪水相当可观,接下来就称他为“李同学”吧。
记者:李同学,你好!
李:你好。
记者:看起来你有点紧张,请你放轻松点,这只是一次小采访,我听说你现在正在校外兼职摄影助理,而且薪水颇高,可以分享一下跟这份工作有关的事吗?
李:(微笑)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就是替别人拍拍东西。
记者:是拍些什么呢?
李:拍一些婚庆,或者是会议记录的视频。
记者:哦,也就是拍摄录像,对吗?
李:是的,一开始只是替带我入行的摄影师打打下手,一段时间之后,摄影师就把拍摄的工作交给了我,也就开始拿足薪水了。
记者:可以告诉我们,你的薪水有多少吗?
李:(不好意思地微笑)其实也不多,我是周末两天出去帮忙录像的,两天下来,大概能拿到六百多块。
记者:哇,也就是一个月有两千多?
李:差不多吧,但如果是遇到大主顾的话,能拿到的酬劳或许更高。
记者:薪水这么高,做这份工作需要什么特殊的技能吗?
李:其实一开始我什么都不懂,带我入行的摄影师是我原先认识的朋友,他见我身材高大,适合持续整天扛录像机这样的工具,于是就让我跟着他去拍摄,在跟他学了一些基本的技巧之后,渐渐地我也开始可以自己拍摄了。
记者:好的,谢谢你告诉我们你的”生财之道“,希望你接下来工作顺利,生活愉快!
李:谢谢你!
结束了对李同学的采访之后,我不禁感慨,原来在大学里想要兼职赚钱,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困难。接下来,我们要再去采访另一位同学,他可是小记者在三番四次的邀请之后才请来的采访对象,他的经历也许会更加精彩!
远远地我便看见了这一次我们要采访的对象,接下来我便称呼他为张同学。
张同学坐在他自己购置的丰田汽车里,他也已经看见了小记者我,我朝他招了招手,他打开车门走了下来,我们到附近的一个饮料店坐了下来。顺带提一下,张同学相当大方,这次喝的饮料是他请客的。
记者:张同学,你好!请你过来可真不容易。
张:你好,因为最近有点忙,所以……
记者:我明白,是在忙品牌店的分店开业的事情吧!
张:是的。
记者:我的问题提得直白一点,你不介意吧?
张:(微笑)不介意。
记者:我听说你的家境并不是十分富裕,但你却在大学期间就买了一部价值二十多万的丰田轿车,这些钱全都是你自己积攒的吗?
张:是的,全都是我自己的钱。
记者:哇,你是如何在大学期间就找到了这样的“生财之道”的?
张:你应该知道,现在我有一家自己的小品牌店,但是在刚进大学的时候,我一无所有,我也想不到会在今天买到一部属于自己的轿车,对我来说,一切都像是意外!
记者:意外?
张:是的,刚进大学的时候,我喜欢自己做一些创意手工小玩意,但是没想到我做的这些手工品居然会在今天成为一个品牌,而且销量还不错。
记者:你是如何想到要把自己做的手工品拿到市场上去卖的呢?
张:其实是这样的,我刚进大学的时候完全没有想过要把自己做的东西拿到市场上卖,是有一次我的一个同学告诉我,说学校的附近开了一家格子铺(出租店里的小格子给每一位租客用来销售自己的产品的店铺),说跟我一起去看看。我们一起去那间格子铺逛了一圈,我和同学见到那里的生意不错,而且摆放的很多货品也是跟我自己做的一样,是一些手工的创意玩意,于是我和同学也萌生了创业的念头。那格子铺的店主见我们有兴趣,于是告诉我们,格子铺源自于日本,现在正流行得火热,而且成本低,适合大学生创业。在同学和店主的怂恿之下,我头脑一热,也在格子铺里定了一个位置,然后把我的手工拿到店里摆着卖,可以说我的“创业生涯”就是这样糊里糊涂地开始了。
记者:接下来呢?
张:接下来并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顺利,因为我还是在上着大学的学生,平时也没有多少时间用来做手工,所以每个月供应给格子铺的手工品并不多,产品不多,也就不足以吸引来格子铺逛的客人。
记者:那后来你的生意是怎样好起来的?
张:(微笑)我跟你讲我很少跟别人讲的一个方法,可以说是我的商业机密。
记者:我可以把你说的“商业机密”写进帖子里吗?
张:可以,其实也并不是什么高招。因为我自己供应的手工产品少,所以很难吸引客人来买我这一个格子的产品,后来我突然想到,虽然我自己手工做得产品不多,但是我可以从批发市场进一些这类产品放到格子里卖啊,这样子商品不就多了吗?
记者:那这样子你的手工之作的产品不久更难卖出去了吗?
张:(得意地笑了笑)我还有一招呢。我在批发市场逛的时候发现,那些市场上的产品虽多,但是和自己做的手工品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几乎一眼就能够看出那些机械批量生产的货物和手工制作的差别,于是我想,我批一些跟我的手工品同类的普通机械制造的货品,把这些看起来不怎么样的货物跟我自己做得出彩的手工品放在一块,然后标上的价格又差不多,这样既丰富了我的格子,又能够马上吸引看见我格子客人来买我的手工制品,不是一举两得吗?
记者:我不是十分地明白,为什么这样做能够吸引客人来买手工的商品呢?
张:你想想,差不多的价钱,一些是手工的,一些是机械生产的;手工的特别又精致,因为手工做出来的独一无二的,而机械生产的则没有什么特点,而且满大街都是。这样相比之下,你愿意买手工制品还是买机械产品?
记者:当然会买手工制品。
张:这就对了。果然不久之后,我的格子生意就好了起来,然后我又做出来另一个决定。
记者:是什么决定呢?
张:我见生意好,于是在大学城里的其他几家格子铺也照样投入了自己的产品,我请了别的同学来替我制作手工品,然后投入到市场上,用同样的方式,还是同样见效。
记者:也就是你在扩张自己的生意。
张:嗯,一年多下来,我就累积了一笔足够的资金,然后在某地盘下了一件小店面,经营起自己的小品牌。
记者:现在你已经开到第几家分店了?
张:第三家了。
记者:能够在大学期间就开起三家分店的人在学生里头可不多见呢!
张:(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其实也没有想象中的难,只是看你敢不敢踏出第一步,敢不敢去实现自己的想法。
记者:谢谢张同学你分享了这么多宝贵的经验,祝你生日兴隆,早日实现自己的计划!
张:谢谢你!
听完了张同学的一番话之后,小记者我想起了一句话:没有卖不出去的商品,只有不会做买卖的商人。
虽然张同学把自己的创业经历几笔带过,但我相信,他在创业的时候也肯定遭遇到了不少的困难。虽然有困难,但只要肯动脑子去想,敢实实在在地去做,就一定会创造属于自己的事业,人们常说高楼要从平地起,不就是在说明这个道理么?
接下来我又再去采访了一个在校外兼职的于同学,还有想要打造自主品牌的王同学,他们的经历小记者就不一一叙述了,但是在他们的身上,小记者总结出了一个道理:“生财”并不难,就看你敢不敢!胆子大,有想法,就一定能够发掘属于自己的“生财之道”!
本次的采访总结至此,谢谢阅览本篇采访小报道的同学,看完觉得好就顶一下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