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小学“被逼出来的”新课改—— 自从要求减轻学生作业负担之后,颐和实验小学接着又酝酿了新课改。从此,学生上学不用做家庭作业,但却增加了主动性,就连竞选班干要展示才艺也成了平常事。 2007年,李兴球走马上任颐和实验小学校长。在基础教育界摸爬滚打、走南闯北数十年的老李,开始酝酿新课改。 李校长回忆,任颐和实验小学首年招生,李兴球才招到23个学生,分到5个班,最少的3个人,最多的8个人。23名学生,有不少是被其他学校劝退的“问题学生”。 “实话跟你说,我们的课改是逼出来的。学校是2007年才招生的民办学校,周边公民办优质学校环绕,如果办得不好,没有特色,根本没有生源,学校生存不下去。”李兴球说。 “减负”呼声很高,也喊了很多年。但是在大多数学校,并没有真正实行。但李兴球搞课改的第一件事就是减轻学生的家庭作业。“回想一下,我读书的时候,很少有家庭作业。现在家长、老师都担心输在起跑线上,作业越来越多,大搞题海战术,提倡熟能生巧,形成了恶性循环。其实,学习的关键在于知识点的掌握。” 不过,没有家庭作业,不等于一点作业也没有。学校作出硬性规定,语数外三科的作业必须保证学生能在一个小时内完成,严格控制作业量。李兴球说,作业减量倒逼课堂的优质高效。 在集闲小学和黄边小学,学校极其注重家长对课改的参与,力争得到家长的理解、支持。一位家长表示,“孩子成绩好作为父母固然开心,但我觉得不能以成绩好与差来评价一个小孩。现在社会竞争激烈,小孩的胆量与自信太重要了,新模式注重培养孩子的沟通、合作、语言表达等多方面的能力,综合能力更优于分数。” 课改以后,“逃走”的生源回来了。近一年来,学校的地段生一下增加到100多人,目前已经有700多名学生。 划分小组,高三年级也在课改行列—— 事实证明,课改更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八十中学课改之后,,2010年高考本科完成广州市预测指标213.8%,2011年完成率达189.68%,均居全区四所公办骨干高中首位。 八十中学高三年级的教室,不再是学生排排坐,老师站讲台。学生按小组划分,课桌椅并拢,围坐在一起,随时互相交流,共解疑难。 用广州市第八十中学校长袁闽湘的话说,搞课改要“不怕难、耐得烦、霸得蛮”,在高中学段搞课改尤其如此。袁闽湘介绍,搭建好学习小组是课改的关键一环。“一般来说,小组由6个学生组成,构成上要考虑成员在性别、学业成绩、智力水平、个性特征、家庭背景等方面存在合理差异,使其成为全班的一个缩影。每个小组还要有自己的组名、组训、组标、特色。” 没改革之前,老师要备课,写教案。现在,老师的重点是编写导学案,方便学生自学。课堂模式改变为五个阶段,目标引领、自主学习(学生主体);创设情景、启发思考(老师主导);精讲点拨、拓展引申(师生互动);合作探究、协作交流(学生互动);梳理归纳、巩固提升(师生互动)。 课改分组之后,小组长角色定位成为关键的一步,一般会选择威信较高的学生来担任。具体说来,要具备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学业应该优秀,有责任性和荣誉感,有发现、提出问题的能力。此外,还要有服务同学的意识。除了“领头雁”,小组还要确定6个学科组长,由成员根据自己的意愿或老师的挑选来担任,这样让每个成员都感觉到“我”很重要。 在集闲小学的课改设计里,小组学习占据了不少戏份。学生根据导学案完成预习后,及时进入了小组学习环节。先是对学,然后是群学。对学是两个学生一组,互相交流自学过程中碰到的问题,能解决的当场解决。群学环节中,则专门解决对学没有解决的共性问题,由小组长主持,让学懂、学通的同学释疑解惑。 接下来的展示环节也很关键,小组长或成员将走上讲台,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解决问题的思路,并接受其他小组的提问、评议。展示过程中,老师在一旁针对关键知识点适当点拨、引导,针对各个小组都未能解决的问题,老师也会专门讲解。 课改的持续推进,对学校管理体制提出了新要求。在八十中学,校长袁闽湘也要给学生上物理课。“全部围着教学转,教学资源向课堂倾斜,同时引导学生自主管理。” “在我看来,搞课改,公办学校比民办学校难,毕业年级比普通年级难,在高三年级搞是难上加难。”袁闽湘说,2009年11月启动课改时,不少老师有疑虑,同行有不同看法,但他们还是顶着压力上马。他坦承,八十中学作为广州市第四组农村生源学校,优质生源少,家长素质低,走传统老路难有突破,不改革没有出路。 白云区课改备受关注—— 近日,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中小学校长等近400人齐聚白云区域性课改高峰论坛,共话课改。其中,白云区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构筑“生态课堂”模式,以“高效、减负”为目标,打造“南方课改高地”的探索创新成为论坛焦点,得到了与会专家的一致肯定。 白云课改引发教育界关注。今年3月,省教育厅副厅长朱超华专程到白云区调研课改。在他看来,白云课改模式有三点难能可贵:一是行政主导,白云区域课改是广东省第一个以行政力量推进区域改革的;二是突出课堂,教改是综合性的,是多方面的,但重点是课堂;三是多元推进,不局限于单一模式,而是一校一品,百花齐放。 白云区教育局局长唐文贵说,“本真教育、生态课堂”的核心,是在课堂教学中注重以生为本,强调互助合作,采取情景式、体验式课堂教学方式,营造愉悦的课堂氛围。 “我们改革的目的,是提高一个学生的综合素质,很多人担心一搞课改,学生成绩就会掉下来。但我不相信,一个综合素质高的小孩,居然考不出一个好的成绩。”唐文贵说。 与广州市市属老八区相比,白云区教育条件恰恰是相对较差的,教育基础、师资力量比较薄弱,教育发展不均衡的现象更为突出。不过,只要有改革的魄力,劣势也可能转化成优势。掌握优质生源、优质教学资源、合理利用社会资源,减负而不减教学质量。白云区集闲小学语文老师孙小飞说,学校实施“小主人生态体验课堂”改革后,一堂课中,她讲课和板书的时间是15分钟左右,而以前,每堂课平均在30分钟左右。 评价学生的时候,靠的不单单是学习成绩。在凭借新课改改革的效果的时候,当然也不能单单提学生的学习成绩,提高课堂质量和减轻学生心理负担、摆正学生学习心态,充分合理地利用教学资源,使教学效果更佳,才是新课改的主要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