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飞随笔]听一个老前辈谈理想
我敬重的一位老邻居,也是一位老同事,80多岁了,属于抗日战争时期参加革命离休的老人。
我最近几年经常与他一起外出散步,听他讲述60多年来自己经历的故事。
询问他15岁就参加革命,他解释:那时候那懂得这些啊,兵荒马乱的,当爹娘的怕我也被饿死,八路军是为穷人的,来我们这里动员参军,我们村一次就去了16个,总比在家里担心受怕挨饿被日本鬼子杀害了强啊!
谈到后来打淮海战役,他跟随部队一直打到海南岛,他说:淮海战役时,一个炮弹没有躲开,一个炮弹坑里战死我们村两个同乡,那时就是服从命令,解放全中国有好日子过。
谈到全国解放,他说:那时候战友都松劲了,终于可以回家种地娶媳妇养爹娘过好日子了,老婆孩子热炕头啊!可后来朝鲜战争爆发,我们从广州出发赶到朝鲜,那时候部队讲的是“保家卫国”,保护老百姓过好日子。战争结束后,还是想解甲归田,可部队又让我去上学,那就只有好好学习了。再后来是集体专业,那时候服从组织,让干什么就干好什么。50年代前也很少讲什么大道理,不像后来那么多的空话大话。
谈到离休的生活,他解释说:自己和老伴身体保养好,自己不遭罪,孩子不受累,孩子们安心干好工作,全家过得都是好日子。
一位从枪林弹雨中过来的老人,对世事应经看得淡泊如水。从开始的不要被饿死到想过上好日子,到后来保卫老百姓过好日子,这就是他的阶段理想吧?
人生不能没有目标,人生都希冀美好。但现在我们的理想教育和对下一代的期望,是否顾及实际呢?“十岁天天向上,二十远大理想......”曾经的那个顺口溜调侃的很实际。理想也许是虚无缥缈的远望,但目标应该是实际的,一步一步具体去实现这个目标。
但现在,也许我们过于对下一代寄予厚望,有不少青少年也有很美好的理想,但缺乏实际行动,那只是好高骛远而已。
引导孩子树立大目标,但一定要引导孩子从每天生活做每件事开始,小目标体现大目标,要是每个小目标都能实现,那还愁大目标吗?
http://health.china.com.cn/html/zixun/jiankangkuaixun/201211/01-158558.html失眠怎么调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