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们进行科技实践活动。实习生梁健聪 记者王维宣摄
“我看到细胞啦”,“哇,超大”,透过显微镜观察到洋葱表皮上的微观世界,孩子们发出阵阵惊呼。昨天,30名小学生来到广州大学生化实验室和天体物理中心,在大学教授的指导下,和自然科学近距离接触。
活动是广州市科协“广州市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千师万苗工程”第一次走进大学城的实验室,为他们讲课的,是广州大学生命科学院的陈健辉教授。“小豆丁”们一揭开显微镜的防尘罩,就迫不及待地把眼睛往目镜头上凑。在陈教授讲解了植物的多样性、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样品的制作方法之后,就正式到了学生们动手的时间。“我懂,给我试一下吧。”“红色的,滴到中间,一点点就够了。”两至三名孩子一组,先在洋葱上用刀切出“井”字,再用镊子轻轻撕下薄薄的表皮,然后经过浸泡、染色,制成样本。看到显微镜下的洋葱表皮细胞形态时,学生们发出阵阵惊呼,物镜的倍数越高,看到的细胞越大,学生们更觉得神奇。
来源:广州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