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广州大学城网业务调整

[手机] 少女为夺手机欲杀母亲——论沉迷手机对孩子的影响 [复制链接] qrcode

查看: 1551 | 回复: 0

死神求佛
发表于: 2015-4-8 11:10:08 | 显示全部楼层

    学生因沉迷手机而荒废学业的例子有很多,但是因为一部手机而设计毒杀亲生母亲的例子我却是头一回听说!最近,美国科罗拉多州警方逮捕了一名12岁的女孩,原因是这位母亲发现自己的女儿已经做好毒死自己并拿走自己iPhone手机的计划,女孩先后两次投毒未遂。一台iPhone手机,居然让一个未成年的孩子起了杀心,这不仅让很多家长怀疑:手机的吸引力有这么大吗?!




    悉数翻阅过往的新闻,不难发现,青少年因为沉迷手机而酿成的犯罪比比皆是:2014年,年仅13岁的犯罪嫌疑人叶某无意中发现邻居江某拥有一部智能手机,为了把这部智能手机据为己有,遂于某日以请江某帮忙抬东西为由,将江某骗到其家中并杀害,然后抛尸于其家门前的小水渠;2013年,江西名校临川二中的高三学生雷某因不满班主任孙某没收其手机,产生积怨,遂将其杀害……



    手机对于学生的吸引力究竟从何而来?是什么原因驱使他们为了一台手机起了犯罪的意念?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些因智能手机犯罪的青少年多半属于自控力较差的人群,对于自我情绪的管理能力较弱,,因此在面对手机的诱惑时,无法通过理性克服,因此导致内心的失控,引发犯罪的冲动;而从行为学的角度来分析,之所以这些青少年会因为一台简单的手机而实行犯罪,首当其冲的还是手机中那些令他们无法自拔的东西,比如游戏和se情应用。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今天,许多家长也跟孩子们一样,对这个新鲜有趣的世界充满了好感,但是他们往往忽略了,未成年的孩子在这个并不纯净的世界里,很容易迷失自我,丧失心智,具体的表现一般就从“手机成瘾”开始。而多数家长起初并不重视这个问题,等到孩子酿成大祸,才悔不当初。
    对此,有一些声音认为应该杜绝未成年人使用手机,或禁止他们使用智能手机。这种观点若是放在10年前,也许只能说是保守,以今天的眼光来看,这对于孩子来说却是一种权利的剥夺。在智能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孩子对于智能手机的掌握已经成为一种生活必需的技能,如果与此脱节,孩子极有可能与同龄人失去交流的机会,容易被孤立,变得自卑。
    那么,如何能在“杜绝使用”和“自由使用”中找到平衡点呢?——让家长和孩子共同成为“手机的管理者”!这一说法听上去很是抽象,但在研究人员的眼中,却有着极强的可操作性。一款名为学生卫士的APP便是针对这一问题诞生的产品,研发团队认为,通过一台学生手机和学生卫士APP,孩子能够保留使用手机的自由,与此同时,家长也可以在APP端实时管控孩子使用手机的时长、时段,保证孩子无法长时间沉迷手机,更可对因手机引起的犯罪防范于未然。






    除学生卫士之外,目前仍有多种针对学生手机成瘾的解决办法,但并无任何一种办法称得上绝对有效,家长们还需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对症下药,积极寻求与孩子沟通的机会,了解孩子内心所想,方可找到解开谜题的钥匙。
跳转到指定楼层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