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实用的宝藏网站 - 广州大学城网点亮大学生活!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广州大学城网业务调整

[其他] 把握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策略的教学 [复制链接] qrcode

查看: 2123 | 回复: 0

树下世界
发表于: 2014-12-12 15:19:54 | 显示全部楼层

  “解决问题的策略”是史家小学分校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小学数学实验教材中的一组崭新而富有个性特色的内容,以解决问题为核心的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向我国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改革展现了新的理念,并带来新的生机和活力。“数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在《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目标。

  一、精心创设数学问题情境,激发学生主动投入问题的解决

  好的问题情境,应具备目的性、适应性和新异性,具有真正吸引学生的力量。因此,在实际问题选择中,应尽可能地结合现实生活,提高数学问题的人文性,打破形式化的叙述,及时地将数学信息呈现给学生作为学习的材料,改变为了提高分数而让学生做大量脱离实际的应用题,使实际问题真正成为史家胡同小学学生乐于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激发起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

  例如: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小学数学实验教材六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策略》的一种导入设计:

  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听几个大家熟悉的故事(屏幕播放),看完后请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策略。

  故事一:一只乌鸦口渴极了,很想喝水。它看见地上有一个水瓶就飞了过去。但是水瓶里的水很浅,乌鸦伸长了脖子也喝不到水。怎样才能喝到瓶子里的水呢?乌鸦围着水瓶转呀转,想了想,想到了一个好办法。它用嘴衔起地上的小石子,扔进瓶子里,一粒粒的石子沉到瓶底,水渐渐升了上来。石子扔进得越多,水位就升得越高。经过一番努力,乌鸦终于喝到了瓶中的水。它高兴得叫了起来。

  故事二 讲述了战国时期。齐国的大将田忌与齐王赛马,在孙膑帮助下,转败为胜的故事。故事先讲了赛马起因,再讲赛马的过程,最后讲了田忌取胜的原因。说明孙膑善于观察、思考,勇于打破常规的正确的思想方法。

  故事三:有一天司马光和几位小朋友一起捉迷藏,小朋友们有的躲在树后,有的躲在草丛里,还有一个躲在树干上。当司马光要去找时,躲在树干上的小朋友突然掉进了下面的大水缸里,司马光很冷静地在旁边找到一个大石头,把大水缸砸破,救出了那位小朋友,之后大人都说司马光很聪明哦!

  故事四:曹冲称象的故事

  师:这些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你认为什么是策略?

  (任学生用自己的话说)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策略就是我们常说的方式、方法。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数学中解决问题的策略。(板书:解决问题的策略)

  ……

  导入中把数学中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故事建立有效的联系,牢牢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为下面的学习打下了很好的知识基础和心理基础,这样导入,也为后面的“发现——探究——解决问题”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

  二、注重课堂问题解决的策略,优化解决问题的过程

  解决问题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能让小学生用原有的知识,技能和方法迁移到课程情景中解决新的问题,从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不少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强,一方面是因为缺少必要的生活体验,对来自生活的各种信息不能准确理解;另一方面是因为传统课堂教学将实际问题局限于应用题,没有注意到实际问题不同于应用题的特殊性。因此,要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必须充分认识到传统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局限性,有针对性地优化课堂教学策略。

  ㈠细心审题,收集信息

  审题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只有读懂文字材料、弄清背景条件和解题目标等,才能获得完整清晰的印象,真正理解这个问题,从而确定解题的方法和程序。教学中可引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⒈简缩问题

  由于团结湖小学有些题目篇幅长,信息容量大,涉及知识点多,已知与未知关系隐蔽等特点,读题时必须仔细,找出题目的已知条件、已知的数据和一些重要信息,对这些可通过圈画的形式加以注明,这样就可得到一个简缩的问题。
跳转到指定楼层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