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广州大学城网业务调整

[城内/高校新闻] 大学城之功!广东高校毛入学率猛增 [复制链接] qrcode

查看: 39747 | 回复: 5

gzjian
发表于: 2014-11-2 22:50:36 | 显示全部楼层

[paragraph]
有的“锦上添花”有的“一步登天”
十高校“相倚为强”
孔莹是广州大学大学城校区的首届毕业生。在大学城,她成长成才。也是在大学城,她收获了美满的爱情和婚姻。
2003年,孔莹入读广大桂花岗校区。合并不久的广大,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在她的记忆里,当时接触“大师”的机会很少。而进入大学城后,孔莹渐渐有了意外惊喜,因为在这里碰到的“大师”越来越多,足以让她大开眼界。李步云,中国人权法学第一人,70多岁高龄的他给本科生上人权法学课,一时蜚声国际。再后来,她听得更多的是抗震专家周福霖院士的名字。“广大培养出自己土生土长的院士了!”这一消息,让不少学生都极为振奋。
打造“没有围墙的大学”
对于进驻大学城的高校,有人曾概括:“10所进驻大学存在三种情况,一种叫做‘锦上添花’,如中大和华工;一种叫做‘翻天覆地’,如华师、广工、广州大学;还有一种叫做‘一步登天’,如广州美术学院、广东药学院。”
十年前,为解决广东高等教育资源严重不足,广州大学城“应运而生”,如今的大学城为广东提供了近20万个学位。
“没有围墙的大学”是广州大学城建设之初就定下的目标,其重要构想是“聚合”:实现硬件资源、师资及课程、信息网络等方面的资源共享。大学城10所高校当初以5个组团的形式分布,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考虑到同一组团间的学校能够进行资源共享。
从“火柴盒”到全新校区
当大学城高校教职工们深情回望过去,更多的感慨是教学设施翻天覆地的更新,资源共享、跨校交流都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变化。
时任华工大学城新校区建设筹备组成员之一的陈新峰还记得,华工大学城校区在4年时间里,从沙盘上的一个个“火柴盒”变成一个6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拥有39幢现代化楼宇的崭新校区,用10年时间,发展成为一个1.6万师生规模、国际化办学成果丰硕的现代化宜人校区。
广外校长仲伟合也记得,大学城建立之初,10所高校之间的跨校交流并不多,但从2006年开始,高校之间可以互修部分课程了,跨校选课成绩与学分互认。此外,10所高校中以中大为主办方,协议开展图书馆校际互借服务,构建资源共享平台。
软磨硬泡动员师生进城
华南理工大学是第一个正式以学校名义写报告要求进驻大学城的。华工法学院原院长葛洪义是新校区成立时,该校向海内外公开招聘的院长之一。“没有大学城的建设机遇,也没有我们法学院现在的标志性成果,大学城促成了华工教育结构上的重大调整。”葛洪义感慨地说。
由于大学城建设的机遇,华工的办学空间扩展了,也能吸纳更多人才,现在法学院约有50名教师,“现在广东仅两个高校的法学专业有博士点,一个是中大,另一个就是我们华工。”
现在回想,鲜有人知道,葛洪义当年还曾“磨”过一些师生“钉子户”进城。葛洪义首先对高年级学生进行苦口婆心的说服工作,好不容易,法学院的400多名学生在2005年初都搬到了大学城校区,现在学生人数已增至1000多人。
“我给每个到大学城校区工作的老师配一个办公室,还实行补贴制度—他们要来的话就给车费补贴。”葛洪义回忆,当年他和法学院其他高层,为了动员老师“进城”教学没少花过心思。
广东省教育厅厅长、原大学城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罗伟其:
“大学城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施工方日夜奋战,建设项目遍地开花,劳动竞赛你追我赶,小谷围岛上热火朝天……”2003年1月,广州大学城总体规划建设正式启动。亲历了广州大学城建设全过程的广东省教育厅厅长、原大学城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罗伟其,回忆起大学城的发展之路,感触良多。
攻坚克难19个月完成建设目标
广州大学城建设工程浩大,时间紧迫,各方面协调管理千头万绪,其困难程度不言而喻。“但我们面对困难不退缩、不抱怨、不诉苦,大家一起想办法,共同来出力,众志成城、攻坚克难,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罗伟其说。
据当时媒体报道,为力保在2004年6月30日大学城一期工程完成时限前把工程“拿下来”,大家都在争分夺秒抢时间,用科学的管理来赢得时间。
“星期六保证不休息,星期天休息不保证。抢的就是时间!”罗伟其感慨地说。
最终,中山大学等10所高校首批近4万名学生在2004年9月顺利进驻开学,广州大学城实现了19个月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奋斗目标。
再用10年打造国际领先大学城
时光如梭,十年时间转瞬即逝。回顾大学城建设发展这十年,让罗伟其深有感触的是:“大学城的设施越来越完善,环境越来越优美,综合管理水平越来越科学,越来越多的优秀教师被吸引到大学城来,越来越多的学子有机会在大学城接受优质高等教育。”如今,大学城学生数量稳步提升到近16万人,在大学城就读的本科生、研究生数量分别约占全省的15%和30%。

不过,在大学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伴随着一些不同的声音,比如“大学城内大学没有围墙分隔,各大学会不会变成‘广州大学城’一所大学?”、“大学城内十所高校间的资源共享程度还不够”等。
在罗伟其看来,既要正视大学城发展带来的积极效应,也应理性分析大学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对此,我们不掩盖、不回避、不推脱,而是要采用改革的思路、创新的办法,特别要通过实施《大学城提升计划》不断去改进和完善,努力解决好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根据这个计划,从2012年起,广州大学城将再用10年时间,打造成为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文化之城、创新之城、生态之城”。 本文来源:大洋网-信息时报
跳转到指定楼层
gfgf11223
发表于: 2014-11-4 11: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打造“没有围墙的大学”
chengzhong11
发表于: 2014-11-4 19:29:56 | 显示全部楼层

          
siyulin
发表于: 2014-11-5 15:48:34 | 显示全部楼层

天,天,天,居然还有这等优秀的文章,请让我膜拜一下吧
siyulin
发表于: 2014-11-5 15:49:10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一些人来说,这样的文章不正是你所需要的吗?还等什么,收藏起来以备不时之需吧。
ii722
发表于: 2015-2-7 10:29:18 | 显示全部楼层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