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广州大学城网业务调整

[笔记本/上网本] 转自IT168本友会:三星840EVOSSD入手即拆!SSD与HDD下PS、AE对比 [复制链接] qrcode

查看: 4000 | 回复: 10

头像被屏蔽
花落了
发表于: 2013-10-22 12:50:52 | 显示全部楼层

三星的830、840/Pro系列ssd,一直拥有不错的口碑,比起美光、OCZ、浦科特等其他ssd产品,三星最大的优势就在于从主控、缓存、到闪存颗粒,全部令出一门采用自家的芯片,而且三星也是相当争气,性能上比起sandforce、Marvell 、Indilinx方案的产品丝毫不落下风,而且稳定性、可靠性更是有口皆碑。在MLC SSD已经相当成熟的今天,成本更低的TLC颗粒正逐步成为主流产品,这次楼主入手的正是三星840的接班产品,840 EVO。X东货,哪都好,就是送货员太傻X,下午4点居然都不给送货,害得退单又重买了一遍,投诉扣丫的工资。840 EVO,包装上很容易和前代产品加以区分。



3年质保,作为一款相对廉价的入门级产品,与其盲目追求几百T的总计写入寿命,不如三年质保来的更安心些,反正只要没过保,坏了就能换。啥?数据安全?估计现在还没人傻到只把重要数据保存在SSD上而又不备份吧?开箱附件一览,除了说明书之外,还提供了贴纸和Samsung Magician软件光盘。840 EVO,配合Samsung Magician软件,不但可以检测SSD的写入寿命,还能进一步的优化读写性能,特色功能RAPID Mode,可以通过系统内存进一步提升SSD的读写速度,效果可谓立竿见影,不过多少需要承担一点安全风险。关于840 EVO的RAPID Mode到底能提升多少性能,楼主稍后会做单独的测试。继续开箱:



840 EVO采用标准的2.5寸铝质外壳。840 EVO背面,标签,250G容量。
下面开始拆解。840 EVO居然用了坑爹到令人发指的五角螺丝,而楼主又悲催的没有此种螺丝刀。



幸运的是,有两颗螺丝居然也拧下来了;杯具的是,第三颗螺丝拧花了。。。。。于是,楼主切换到暴力拆解模式,如上图。其实250G版本的840 EVO尺寸非常小巧,装在2.5寸的盒子里纯属浪费空间,对于追求极致轻量的便携控们,完全可以把盒子拆了扔掉。警告:破坏贴纸拧开螺丝意味着失去了三年质保,在掌声献给胸怀大无畏精神的楼主同时,还请各位看官慎重效仿!



250G的840 EVO,整个PCB非常的简洁,一颗主控,一颗512M的DDR2缓存,以及128G的1X纳米工艺TLC闪存颗粒。TLC的存储密度果然不是盖的,小小一片芯片,就拥有128GB的容量。同尺寸下是SLC的3倍,MLC的1.5倍。当然,伴随着存储密度的增加、成本的降低,其代价就是牺牲性能。好在三星还算有良心,通过一系列特色技术的优化,弥补了TLC的弊端。三星840 EVO相比840最大的进化之处,就是通过自家先进的“主控+缓存+闪存联合优化”的TurboWrite技术,将一款TLC固态硬盘的写入速度,追赶到接近MLC产品的水准。与此同时,还保留了相对可靠的使用寿命。250G版本的的840 EVO,通过TurboWrite在TLC芯片上实现了3GB的“SLC”缓冲区,直接到来的结果就是,只要短时间内写入的数据不超过3GB,就可拥有不次于主流MLC产品的写入新能,最直观的体现就是几乎500M/s的连续写入速度。
科普资料:TurboWrite写入暴增的秘密为什么840 EVO的写入性能会有如此大的飞跃?的TurboWrite技术又是什么?我们在这里进行一下简单解读。●3bit MLC与SLC之间的差异首先来说下3bit MLC与2bit MLC的差异,由于前者每cell的空间可以存储3bit数据,因此可以表示8种状态(000、001……111)。每一种状态之间有不同的电压阀值,读写过程中需要加电压来控制每一种状态,因此对这种3bit MLC就需要8种电压状态。相较之下,2bit MLC和SLC分别只需要4种和2种,对3bit MLC的控制显然就要麻烦得多。这就使得尽管在相同晶圆面积下3bit MLC有着比2bit MLC大出50%的容量,但耐久度更低,延迟也更高,性能大受影响,特别是在进行随机写入时这种影响更加突出。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很多厂商开始引入SLC缓存模式,虽然各家叫法不一,但是原理上还是有很多相似之处。对于三星来说,这种模式被称为TurboWrite。



●何为SLC缓存模式?何为SLC缓存模式?实际上就是用MLC来模拟SLC的工作方式,以3bit MLC举例来说,由于有8个状态,而SLC只有两个,那么如果将3bit MLC也标记为两个状态,那么控制起来就更加简单了。具体来说就是在“111”状态下施加电压来编程地位状态为0即“110”,而其余状态一律不使用,这样编程整个cell所需要的时间就会大幅度减少,相应的编程速度就可以大幅度提升,耐久度也有保证。

根据三星标称的理论值就可以看到TurboWrite技术所带来的鲜明的效果,由于在该区域3bit MLC工作在SLC模式下,因此理论上可以获得3倍的性能提升,比如120GB的写入速度直接提升到了410MB/s,限于控制器性能和带宽,250GB以及更大的容量均提升到最高的520MB/s。

下面开始测试环节:由带鱼同志友情赞助的东芝M50a超级本。该机配备500G的5400转的传统HDD,楼主将以其为测试平台,升级到三星840 EVO SSD,磁盘性能能否获得爆炸式的飞跃?东芝M50a,i5-4200u处理器,4G内存,GT740M独立显卡,标配日立500G 5400转硬盘 8M缓存。这里主要是用这个机器作为测试平台,随手照了一些开箱图,顺便贴出来。



要说这个机器最大的遗憾,非塑料底壳莫属。平心而论,节约成本固然重要,若是把D面换成金属的,将会是一款相当出彩的产品。下面进入正题,拆机换硬盘!SD vs.HDD
更换840 EVO SSD之后,东芝M50a的磁盘性能可以突飞猛进,瞬间提升了几个档次,整台电脑焕然一新,无论系统启动还是操作反应速度,明显不同,用户体验比i5升级成i7强得多得多。下面就用事实说话,先看跑分对比:



开机速度对比:其实比拼开机速度挺没意思,SSD的优势在于日常应用,大范围的随机读写,但是既然大伙普遍都热衷于比拼开机,楼主索性也就做下这方面的测试吧。两块硬盘全部是重新安装的win7旗舰版系统,仅安装必要驱动。(win8坑爹的时钟信号设计,造成测试结果不靠谱,影响对比测试可靠性)840 EVO 250G SSD开机速度13秒,日立500G HDD开机速度33秒PS图片处理对比:日常应用中,图片处理可谓是发挥SSD极致性能的重要环节。测试中,直接打开体积为389M的PSD素材源文件,计算从按下回车到文件完全打开需要的时间。




840 EVO 250G SSD从开启PS程序到打开这个句型素材PSD文件,仅用时9秒,而日立500G HDD却整整花费了37秒!AE视频素材处理对比:既然图片处理也比较了,索性把视频制作方面也涉及一下。测试中,为测试准备的素材共近百M,由于AE项目打开时不仅包含素材本身,还有一大部分的渲染工作,这对于内存和硬盘缓冲区提出了相当苛刻的挑战,在这种频繁读写硬盘的任务环境下,SSD的优势将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840 EVO 250G SSD从开启AE程序到全部读取完毕素材文件,仅用时12秒,而日立500G HDD用时长达44秒!可以说,SSD在多媒体处理方面的优异表现,是有目共睹的,毫无悬念的将HDD打得落花漏水,满地找牙。而HDD以往一直引以为傲的容量优势,也在逐渐被SSD蚕食追赶,就以840 EVO为例,连续读写性能是HDD的5倍,随机读写性能更是甩开HDD几百条街。由于采用了TLC闪存颗粒,价钱上比以往的MLC SSD产品亲民了许多,进一步拉低了与HDD的价差,而且同样提供3年质保,买完没有后顾之忧。总之,经过这一系列的使用,楼主对这块SSD相当的满意,性能虽算不顶尖,但性价比确实突出的很。回头再敲诈獾狸猿个好本本,以后会继续做游戏方面的测试,敬请关注。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东方雨雪
发表于: 2013-10-22 17:54:43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专业的技术贴,不过还好,看得懂一点!
爱人丶
发表于: 2013-10-22 18:33:17 | 显示全部楼层

入手就拆LZ你也太猛了吧,牛人~~~
没有答的题
发表于: 2013-10-22 20:09:16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图上那么点芯片居然有128G的容量,太酷了
金光大道
发表于: 2013-10-22 20:13:59 | 显示全部楼层

三星的质量好不好,只要看看数据就知道了。
无为有心
发表于: 2013-10-22 21:10:49 | 显示全部楼层

随着科技的发达,消费者对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三星果然不负众望,研发出这么好的产品。
没事撒撒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3-10-23 08:03:03 | 显示全部楼层

三星8错一直稀饭。。。。
忘情者
发表于: 2013-10-23 08:52:32 | 显示全部楼层

还真是没有听说过,我的上网查查去
心雨梦
发表于: 2013-10-23 08:53:4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么好的东西不知道你们是否心动,反正我是心动了
东方雨雪
发表于: 2013-10-23 09:47:52 | 显示全部楼层

超级游戏爱好者,这个一定不会少!!
风雨盟
发表于: 2013-10-23 09:54:19 | 显示全部楼层

三星的东西值得信赖,毕竟是大品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