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实用的宝藏网站 - 广州大学城网点亮大学生活!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广州大学城网业务调整

BRT站天桥建雨篷 行人抱怨难挡阳光 [复制链接] qrcode

查看: 2530 | 回复: 1

笑得不勉强
发表于: 2012-9-21 09:16:47 | 显示全部楼层


■BRT师大暨大站天桥的雨篷已经完成并投入使用,但市民投诉雨篷只能避雨不能遮阳。新快报记者 王飞/摄
●市建委称,雨篷玻璃遮阳系数小,防晒效果好
●行人抱怨,雨篷难挡阳光,还不如雨伞
■新快报记者 朱清海 方阳麟
BRT师大暨大站天桥是广州BRT沿线首个试点增建雨篷的人行天桥,该天桥雨篷工程已基本竣工,预计本月内可以完工。不过,路过的市民反映,那真是半透明玻璃制成的“雨篷”啊,可防雨淋,难防日晒。昨日,记者走访BRT师大暨大站、岗顶站和石牌桥站,发现雨篷玻璃可以防止阳光刺眼,但不能阻挡阳光直射下来,防晒效果不理想。
昨日,记者走访BRT师大暨大站得知,人行天桥玻璃雨篷近日基本搭建完毕。记者在现场看到,雨篷是用半透明玻璃制成,玻璃板之间大大小小的空隙还未用玻璃胶黏合。天桥上的过道两旁安装了六台风扇,而从天桥下到BRT站台出入口的数米通道没有搭建雨篷,仍然受到日晒。不少过往市民撑着遮阳伞上天桥,走进BRT站台才收起伞。
记者在现场体验了一下,虽然昨日阳光不猛烈,但还是穿过雨篷直射下来,在雨篷下感觉比较热。
“这个雨篷不够人性化,过路的照样晒太阳。”在天桥上,附近高校两名大学生对记者说,他们几乎天天路过这座天桥,发现雨篷是用玻璃制成,有点失望。“装雨篷怎么不考虑一下高温日晒的问题,这么热的天气,雨篷的作用还不如一把既可遮阳又可挡雨的雨伞,我觉得这样设计真有点‘脑残’。”
途经天桥的徐先生表示,“建雨篷是好事,但不能这样花钱。如果用的是塑料板,完全可以兼顾挡雨遮阳嘛。”
●岗顶站
露天走廊无雨篷很不便
与可以通过有雨篷的天桥直接进入BRT师大暨大站不同,岗顶站东西两端各有一座人行天桥,站台和天桥之间均有一段露天走廊。由于岗顶站地处繁华闹市中间,周边集中了百货、娱乐场所及电脑城等诸多商业场所,每天在此站上下车的客流络绎不绝。此前,曾有市民反映,露天走廊毫无遮蔽,日晒雨淋,多有不便。
昨日在BRT站台上,等车的市民纷纷对记者表示,天桥要建雨篷,同时也应该考虑在走廊上方建雨篷。
●石牌桥站
市民呼吁新建过街天桥
记者在BRT石牌桥站看到,这里没有过街天桥,东西两个出入口,一个地下通道可以直接通往天河路两旁,另一边的地面出入口则需步行经过长达上百米的露天走廊,而且该走廊在天河路与体育西路的交界处戛然而止,在此上下BRT的乘客只能靠唯一的人行横道通过,多位受访者均表示乘坐BRT不方便,进出都要看“绿灯”行事。
在体育西路某写字楼上班的刘小姐告诉记者,她每天都要坐BRT上下班,速度挺快,美中不足的是在石牌桥站上下车不方便。“以前每天都要在这条‘断头’的走廊上堵一会儿,时间虽然不长,但是谁会愿意在路中间日晒雨淋吸汽车尾气啊?”
刘小姐说,后来,她干脆从石牌桥站临近天河东路的地下通道出来,稍微绕远一点,就不用站在路中间“受气”了。
在广州电脑城做生意的王先生表示,他平时出行都坐BRT,现在进出BRT站都走地下通道。“老说广州要新建多少天桥,希望政府能在这里建一个。”
市建委:雨篷虽透明,一样防日光

■新快报记者 刘正旭 通讯员 廖丽萍
昨日,广州市建委相关人员对记者说,师大暨大人行天桥雨篷加建项目日前已经主体完工,现正抓紧收尾工作。而雨篷所使用的玻璃为Low-E玻璃,又称低辐射玻璃,可有效防太阳光。
工程管理人员介绍,该天桥除长52米的主跨外,还有8条上下楼梯的上空,共计安装了298块Low-E玻璃。此外,还安装了6座离心式雾化电风扇,以及照明系统和交通指示系统标牌等。
Low-E玻璃又称低辐射玻璃,是在玻璃表面镀上多层金属或其他化合物组成的膜系产品。其镀膜层具有对可见光高透过及对中远红外线高反射的特性,与普通玻璃及传统的建筑用镀膜玻璃相比,Low-E玻璃具有优异的隔热效果和良好的透光性。师大暨大天桥选用的Low-E玻璃,遮阳系数SC小于0.5(遮阳系数越小证明阻隔阳光热量的效果越好),红外线阻挡率大于55%,紫外线阻挡率大于98%,可见光透过率大于37%。
此外,BRT系统沿线的人行天桥,除了岗顶站天桥因为原设计为临时天桥,华景新城站天桥因为主梁为预应力结构,技术处理工艺较为复杂,目前不宜加建外,其余21座天桥均计划安装雨篷。
跳转到指定楼层
笑得不勉强
发表于: 2012-9-21 09:17:25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呀,很难受呢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