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实用的宝藏网站 - 广州大学城网点亮大学生活!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广州大学城网业务调整

救灾毛巾公然出售,让捐赠者情何以堪? [复制链接] qrcode

查看: 4764 | 回复: 0

414784577
发表于: 2011-8-1 09:49:34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毛巾是生活中的必需品。平日里,我们随处可以买到一条干的毛巾,可当灾难发生时,能找到一条干净的毛巾就不容易了。因此,很多好心人都会捐赠包括毛巾在内的生活必需品。作为救灾物资的一部分,这样的毛巾是不允许销售的。(中广网北京7月27日消息)

联想到地震中惨烈的画面,还有人们争相献爱心的场景,这个售“救灾毛巾”的超市实在是有点不搭调。一个毛巾固然赚不了多少钱,但要知道,这些毛巾是从哪里来的?本该属于谁的?从灾区那里“拿来”,笔者认为,堪比偷和抢!犯的不仅是国法,还有做人的最起码准则,难怪众人发出“亵渎爱心”的无奈之声。

可是,回过头来一想,过分的去谴责那家超市也不能全对,搞不好还会让我们忽略一个更为关键的问题:超市只是在卖毛巾,那么谁在“生产”毛巾呢?超市即便是再想去搞点便宜货,总得有人给他发货吧?这是个链条,不是个别人的事,这样一条龙似的服务,倒是乐坏了那些赚钱的人,可是苦了那些伤心的人了!

上面也说了,毛巾的确不值几个钱,超市也从中牟不了多大的利,可正是因为这样,我们才有必要问一句:连个不值钱的毛巾,都有人拿出来亵渎,其他更值钱的东西呢?早就有网友爆出“灾区领导开豪华车”的消息,看来,真是“大的开车,小的只有卖毛巾了”。小小的毛巾,至少传达了这样一个信息:灾区,未必都是灾区,至少有人过的逍遥自在!小小毛巾被抖出来了,但我们很难不去相信,还有更大、更值钱的物件没有被默默的亵渎。想到这,真觉得有点怕了!可是,谁又能给我们一个交代呢?

“亵渎爱心”是个无奈声,更是一个问责声。如果连自己捐出去的一个小小的毛巾都难以到达灾区人民手中,那么谁还敢再去捐钱呢?可能会有人说,习惯了,今天有人捞点灾款,明天还会有人再去捐,因为,捞款的人知道一个道理:捞了再多,来源终归是源源不断的。这话很有道理,就像我们发现了此事会破口大骂那些没良心的,可是我们自己是有良心的,所以,到最后,骂也骂了、气也消了,回过头一想:灾区的人民是无辜啊,哪怕能捐过去一个毛巾也是好的啊!

正是这样,有良心的始终斗不过没有良心的。往小了说,这是监管的不严,个别人思想的不端正,我们承认,无论何时,捐“毛巾”救灾都是值得肯定的,但更重要的是,要有人站出来维护这些“毛巾”,不让它们被亵渎。
跳转到指定楼层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