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广州大学城网业务调整

[留学交流] 朋友眼里的瑞典留学生活 [复制链接] qrcode

查看: 5554 | 回复: 0

严甜甜
发表于: 2011-4-26 16:50:12 | 显示全部楼层

       20097月当我得知被CSC录取可以留学瑞典皇家理工学院(KTH)的消息后,心情十分激动,内心十分感谢国家能够给予我这次珍贵的留学机会。
    11月初,我怀着对祖国、家人的恋恋不舍与对留学生活的新奇与期待,远渡重洋来到瑞典,这段留学经历成为我人生中较为深刻的一段记忆。当初选择去瑞典留学是因为我所学的电子信息领域,在瑞典的整体科研水平处于世界一流,而瑞典皇家理工学院又是瑞典最好的理工类院校,因此我申请到该校做博士后研究,经浙大何赛灵教授介绍,师从微波光子学专家Lars Thylen教授。
    经过为期1年的学习,我获益良多。首先,导师的严谨与勤奋深深感染了我,Lars教授已经年过6旬,但我经常看到他亲自推导公式,经常组织大家进行学术讨论,有时候他出差在外,但只要是关于学术讨论方面的电邮他都及时给予回复,给出自己的意见,当研究过程中遇到难题时,他总是鼓励大家,并积极的需求解决方法,对科研的态度一丝不苟,这一点令我十分钦佩,也是我需要铭记的,相信会使我受益终身。课题组的其他成员,无论是从事理论研究的还是从事实验工作的,在日常的工作之中也都十分刻苦,尤其我们中国的留学人员,是最为用功的科研团体之一,这使我深受鼓舞和欣慰,看到了祖国科研事业的未来。来瑞典最大的收获,除了前沿的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学习了一种科研的精神与态度。
     还有一件事对我来讲也是很有意义的。我到瑞典后不久,刚好赶上2009年诺贝尔奖颁奖典礼,光纤之父高锟教授的获奖可以说是光子学领域的一件大事,瑞典政府及KTH等相关科研单位举行了一系列的庆祝活动,能够在诺贝尔奖的故乡亲身体验这一盛事,使我的心灵受到了一次极大的洗礼,也受到了极大鼓舞,更加坚定了科研信心。
       在瑞典学习生活1年,这里的风土人情也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是一个国际化的都市,汇集了不同国家的人在这里学习、工作与生活。也使我对不同国家的文化有了些间接的了解。瑞典人外冷内热,不熟悉时觉得瑞典人很,但熟悉了以后才知道其实他们也很热情友好。斯德哥尔摩的环境与气候给我留下了不错的印象,冬天真的是冰雪世界,可以让人联想到很多北欧神话与传说,体验什么是真正的北欧,这和在国内对北欧的了解很吻合,但到了夏天,斯德哥尔摩又是出了奇的美,碧海蓝天,白云朵朵,海鸟漫天飞舞,到处是葱绿与花香,处处充满了现代科技与原生态的完美结合。夏天里的王宫、市政厅、KTH主校、海滩、游艇等等这一切,给我留下了完美的印象。有幸赶上瑞典王储的大婚庆典,亲身感受瑞典皇家风范,也是一件很有纪念意义的事情。
       我还有一个很深的感受,那就是出了国,更爱国。在瑞典,每当听到其他国家的留学人员说汉语;每当听到外国朋友和我聊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每当外国朋友告诉我他们去过中国的某某城市;每当他们提起中国经济、科技实力的快速发展;每当他们以羡慕的口吻说起每年中国政府都会拨专款公派大量的留学人员,我都有一种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深感国家富强给海外留学人员带来的尊严与荣耀。我也经常给外国朋友介绍中国,加强他们对中国的认识和了解,鼓励他们有机会来中国看看。
       在瑞典期间,我有幸参加了几次大使馆组织的集体活动,如2010的新年庆祝活动,每次活动都准备充分,内容丰富,气氛热烈,使我们在异国他乡也能感受到祖国的气息。尤其是在瑞典大使馆的领导与协调下,多方抢救希腊中国病危留学生的事迹,使我深切感受到了海外华人的团结与中华民族特有的凝聚力。
     为期1年的留学生活即将结束,想想马上就要回到祖国了,心情无比激动。在此再次感谢中国政府、教育部、留学基金委能给我这次出国深造的机会;感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对我出国深造的大力支持;感谢中国驻瑞典大使馆、大使馆教育处组在我留学期间给予的指导与帮助;感谢在瑞典认识的若干朋友在生活、工作和学习的过程中给予的帮助;感谢国内的家人给予的大力支持。
      本人将以此次留学为契机,时刻铭记自己的责任与义务,回国后安心科研,做好本职工作,为祖国的教育与科研事业奉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跳转到指定楼层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