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实用的宝藏网站 - 广州大学城网点亮大学生活!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广州大学城网业务调整

东京治堵成功的三启示 [复制链接] qrcode

查看: 9546 | 回复: 0

jifnf
发表于: 2011-3-3 13:57:26 | 显示全部楼层

交通堵塞似乎是现代社会难以避免的“城市病”,但是和全球正在跑步进入“拥堵时代”的新兴大都市相比,已在治堵之路上摸索了30年,并被称为全球治堵最成功城市之一的东京,早已拥有一系列治堵的“绝招”。其经验与得失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启示一:严格控制公车数量。在东京,政府公车数量之少让人惊叹。整个东京都厅有1万多名公务员,但是公务车的数量却仅有10辆左右。在东京,在电车或地铁里碰到政府官员是很平常的事,因为不管是政府机关还是公司,基本上都不可能给员工提供停车位。以东京都厅为例,只有都知事(相当于中国的市长)这样的级别才可以配车。绝大部分公务员如果办公需要开车,一般是先坐地铁到单位,再去申请开车办事。公事办完后将车子开回单位,然后再乘地铁回家。这种严格控制公车数量的做法,一方面减少了公车的支出费用,减轻了城市交通压力;另一方面,政府部门为缓解城市交通做出了应有的表率。与东京相比,国内公车数量之多、费用之大惊人,不仅加大行政支出成本,而且加剧交通拥堵。如何学习东京的做法、严格公车数量,应当是在治堵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启示二:“限”不如“疏”。在东京,居民的汽车拥有量很高,每2~3人就拥有一辆汽车,然而,东京没有对购买车辆作过限制。回顾30年的治堵之路,东京的成功经验主要在于“疏”而非“限”。在治者方略上,东京的官员坚持让民众成为参与治理的主人翁,调动民众的积极性,政府尽量不要下命令,多作规划和提倡。比如在东京,从幼儿园开始就会向孩子灌输交通规则,提倡礼让;即使面对节假日堵车问题,也是提倡各个公司尽量错开休假时间,而不下强制性的命令。对于民众来说,“疏”比“限”显然更容易接受。由于城市化速度极快,我国一些大城市的汽车拥有量增长速度十分惊人,有些城市通过限制新车上牌的方法来控制汽车拥有量,然而,效果不容乐观。东京“限”不如“疏”的理念和做法值得决策者深思。启示三:大力发展轨道交通。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大规模修建的日本轨道交通,是今日东京交通系统最关键的基础。目前,东京都内的主要地铁和轻轨线路总长320多公里,多达30多条的轨道交通线,在整个东京编织了一张无孔不入的轨道交通网。据统计,目前在东京市民的交通出行总量中,使用轨道交通系统出行的占据86%,远远高于纽约的54%、巴黎的37%和伦敦的35%。与东京高度发达的轨道交通相比,我国城市的轨道交通尚处于起步阶段,大力轨道交通或许应成为我国城市治堵的主要方向。要不是今天在众悦网的论坛上看到这个帖子,我还真不知道人家东京人原来还是很聪明的!
跳转到指定楼层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