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以来我国北方地区经历了数次沙尘天气过程,特别是3月19~22日的强沙尘暴过程强度最强,影响范围最广,沙尘蔓延至黄淮、江淮、江南北部等地。在3月20日和22日北京也经历了两次沙尘暴过程。3月23日,针对近期沙尘暴天气的来源、成因以及如何防范等问题,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张小曳接受了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的采访。
张小曳认为,3月20日和22日,影响北京的两次沙尘暴的来源地基本一致,即蒙古国南部沙漠和戈壁以及我国的巴丹吉林沙漠地区。
有市民认为今年的沙尘暴天气较去年频繁和强烈。究其原因,张小曳解释说,北半球高纬地带冷高压比较偏南,导致今年北半球中纬度地带影响我国的冷空气较往年强盛。虽然去冬今春以来,沙源区降水较多,地表状况好于往年,但是由于冷空气活动频繁风力猛烈,导致了3月份出现强沙尘暴。
记者问道,沙尘暴是否与沙漠化以及人类活动有关?张小曳认为,总的来讲沙尘暴还是一个自然现象。我国有170万平方公里的沙漠,当春季遇到经过沙漠的强风,沙尘暴便会产生。但是,也不排除其中一部分来自于人类活动导致的新增沙源地,即沙漠化。但是这些新增的沙源地只占我国170万平方公里沙漠面积的6%-7%,并没有起到决定性作用。
张小曳强调,今年沙源地的地表状况好于往年,而2010年以来北方地区多次出现雨雪天气。这些因素都不利于沙尘暴的形成。出现强沙尘天气恰恰说明了大气环流的作用。北方地区冷空气活动频繁,经过沙源区的风力比较大,这是今春出现沙尘暴天气的主要原因。因此,天气气候和大气环流是控制亚洲沙尘暴的一个主导因素。
对于如何应对沙尘暴天气,张小曳建议市民尽量避免外出,一些重大活动可以安排在室内进行或者改期。当沙尘暴来临,要关闭门窗,携带口罩、纱巾等防尘用品,以免沙尘对眼睛和呼吸道造成损伤。
(来源:中央电视台 责任编辑:张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