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恩克的救赎》观后感
曾做过一件很傻的事,看成功人士看过的书,看成功人士看过的电影,有互联网,这些是很容易搜集到的信息。无它,我想知道成功的秘密。 而我的体会是,一本书好不好,取决于作者,也取决于读者。而电影取决于剧本作者,取决于导演,更取决于观众。2009年开始,我一直在做一件事,搜集最值得当代大学生看得电影。后来,我发现,这些电影值得所有想在职场与事业上取得成功的人士看一看,不,是多次看。
今天推荐《肖恩克的救赎》。
实际上,这部电影是我们的学生推荐给我看得。我看了,让我唯一遗憾地是为什么不早点看它。所以,今天我特别在此推荐给大家。
请注意,肖恩克不是一个人名,未看这部电影之前,我曾以为是男主角的名字。在剧中,它是一所监狱的名字。警告,在实际生活中,于我们,它是禁固我们思想的看不见的监狱。它可能无处不在。
看这部电影,若是要对其中深意有较切身的体会,一定要了解故事发生的背景。男主角安迪,年青有为的银行家,24小时内世界于他完全改变。妻子背叛,被诬告谋杀而且是枪杀自己妻子的杀人犯,无期徒刑。很经典的一幕,在警车送一群新抓获的罪犯去肖恩克监狱时,监狱里的犯人开始打赌:谁会在当天夜里哭泣。很多人选择了安迪,因为他在这一群罪犯中显得如此年青,儒雅。而实际情况是,当天哭泣的是一个大胖子。而安迪很安静。显然,身体的健壮与内心的坚强并不一定成正比。
无期徒刑。无期是什么概念,无期于很多人可以理解为永远。无期徒刑=永无出头之日。看这部电影,一定要记得三个数字。6年,20年,500码(近5个蓝球场那么长) 。
6年,他为了在监狱给大家建一个图书馆,让心灵有个栖息地,他每周写一封信给当地议会,似乎也是永远地无回复。坚持了6年终于有封看似回复的回复,及夹在信中的远远不够建一个图书馆的200美金。收信方希望此事因此划一个句话。而他不,他继续写信,而且是每周两封,直到得到正式且圆满的回复。
20年,在监狱,尽管起初谁也不相信他是无辜的。而他从没有遗失自己。用一把长不超过一本书的小锄头,用了20年给自己挖了一条通向自由的路。曾今,其狱友开玩笑说如果用来挖坑逃走要用600年。
500码,臭气逼人的粪便管道,约为5个蓝球场长。安迪不是走过,不是跑过,是爬过。曾今的银行家,年青,帅气,总是着西装打领带,头发一丝不苟。在监狱中忍气吞声地过了20年,在哪个暴风雨的夜晚,他爬了500码的粪便管道,爬向自由之门。这是怎样的精神洗礼?
6年,20年,500码。恒心,毅力,坚强这样的词汇用在这里仍然显得如此苍白。
请特别注意下面一段。
如果今天有人说“知识就是力量”,很多人听到会不置可否。甚至可能有人嗤之以鼻。特别说明一下,剧中说“安迪喜欢地质学,而地质学不过是压力与计算”。当安迪的好友瑞德跟他说挖墙要600年时,他有自己的计算与打算。之所以特别写上这句,是因为常听人说现在读书没有用。也可能是他听人这么说他也这么说。是读得书没有用,还是你没有用,注意,这是双关语。一,人无用;二,没有使用。特别强调一下,片中他之所以能顺利计划并实施越狱,更是因为他精通的财务知识,他用财务知识为监狱长与看守逃税从而赢得了他们的信任。
本部电影最发人深省的一句话:“监狱的墙是很有趣的东西,一开始你排斥它,后来你适应它,再后来你依赖它,然后形成一种体制化。” 什么是体制化,通俗地说就是按部就班。
于我们,没有监狱的墙,可是我们常常要面临可以禁铟我们思想的墙,这些墙可以阻止我们前行的脚。环境于一个人多么重要,环境往往影响行动,而行动形成习惯。习惯,可以成就一个人,可以毁灭一个人。剧中的老布,在监狱里呆了50年,当狱友告诉他可以获得假释时他竟然为此要杀死这个送捷报的人。为什么,因为他害怕离开监狱,这个他熟悉且已经习惯的地方了。最终,在假释期,在监狱外,他选择了结束自己的生命。悲哀么?而现实中的我们又如何呢?虽然躯体可能一直还是活动着的?
瑞德在狱中30年,当他获得假释时他更深刻地体会了老布的感受。与社会完全脱节,自己一无是处,没有人在意他是谁,他在哪,他在做什么。他甚至想过杀某个人只为了这样他可以被送回监狱中。但他选择得是另一种新生。之所以结果完全不同是因为他在狱中认识的好友安迪给了他生活的目标,并为他铺好了路。而这也说明了另一点:环境很重要,我们结交的人更重要。
我想用剧中的一句话作本文的结尾:“希望是一件好事情,也许是最好的事情。”播下的种子,不一定发芽,也可能发芽。种子无法选择天气,无法选择地壤。我们不能选择一切,可是,我们可以选择很多。至少,可以选择今天播下希望的种子。
本文为伯乐希尔原创,转发请注明伯乐希尔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