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坐灯下,浮想联翩……
早晨一到办公室,就听说刚刚来的路上撞死了一个人,一个中年男人。鲜血和脑浆一起流淌在路面上,估计是当场殒身毙命了。不免唏嘘感叹一番。于是心情便也如今日天气一般阴沉沉的。
午间休息时,又收到小马MM的短信,说她发现她的曾祖竟然和我的爷爷奶奶是邻居,真是有缘,有空可以一起打牌云云。吓了我一跳。想我那敬爱的爷爷奶奶,连我母亲尚且没见过,怎么能和邻居打牌呢?转念一想原来她是在上坟,碰巧看到我爷爷奶奶的墓紧挨着她曾祖的坟。不由一笑。小马刚过本命年,天真浪漫,童心未泯,时有惊人之语。不由人不羡慕她。
唤起女儿上学后,再次拿起季羡林的《清塘荷韵》,反复品读其中的一些篇章,《夜来香开花的时候》、《我的童年》、《兔子》、《老猫》、《喜鹊窝》,《清塘荷韵》,每一篇都很喜欢。觉得真正的大家散文就该这样——质朴自然而又笔蕴深情。尤其是《一条老狗》,那是曾经默默陪伴过他母亲的一条老狗。七十年来,“一闭眼睛,就会不时有一条老狗的影子在我眼前晃动,背景是一个破破烂烂篱笆门前,后面是绿苇丛生的大坑,透过苇丛的疏稀处,闪亮出一片水光。”
“母亲的丧事处理完,又是我离开故乡的时候了。临离开那一座破房子时,我一眼就看到那一条老狗仍然忠诚的趴在篱笆门口。见了我,它似乎预感到我要离开了,它站了起来,走到我跟前,在我腿上擦来擦去,对着我尾巴直摇。我一下子泪流满面,我知道这是我们的永别,我俯下身,抱住了它的头,亲了一口……一步三回首地离开了那里……”
“我从来不信什么轮回转生,但是我宁愿信上一次。我已经九十岁了,来日苦短了。等到我离开这个世界以后,我会在地下什么地方与母亲相会,趴在她脚下的仍然是这一条老狗。”
读到这里,心有戚戚,那些淤塞于心中的忧愁悲伤,终于找到了一个决口,泪水肆意流淌……
像这样读书而至于泪流不止的事情,发生的不止这一次。
也是读胡适先生的《我的母亲》,同样以朴实的语言,叙述了一位青年丧夫、含辛茹苦地抚养幼子,还要以继母的身份持一个大家庭的不平凡的母亲的一生。
胡适母亲的可贵之处在于,从来都是以一颗宽容的心对待别人。即使两个媳妇斗气而导致家庭纷争,她也没有怨天尤人、恶语相向。实在无法承受的时候,她也只是这一天不起床,不出门,只在房里轻轻地哭一阵死去的丈夫。如此一来,自知理亏的哪个媳妇往往轻轻的到厨房炖了汤水,再悄悄地端了来劝进。而母亲便也接受了这无声的道歉,一切的过节便也烟消云散。如此,往往可以换来大家庭里一两个月的太平。
而她对自己唯一亲生的儿子,要求却是极其严格。犯了错误,自然要惩罚,“无论怎样重罚,总不许我哭出声音来,她教训儿子不是借此出气叫别人听的。 ”
“我在我母亲的教训之下住了九年,受了她的极大极深的影响。我十四岁(其实只有十二零二、三个月)便离开她了,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爱母。 ”
每读至此,泪光盈盈之际,眼前总是浮起母亲那悲伤愁苦的面容,耳畔仿佛又听到她那椎心泣血的哭声……
还是读老舍先生的《我的母亲》:
“今天,泪又遮住了我的眼,又想起当日孤独的过那凄惨的除夕的慈母。可是慈母不会再候盼着我了,她已入了土!”读到这里,我的眼前依稀出现了苍白的灯光下,孤独的母亲捧着一张报纸细细翻阅的情景,伴着她老人家的只有家中的一只老猫。
“人,即使活到八九十岁,有母亲便可以多少还有点孩子气。失了慈母便象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有母亲的人,心里是安定的。”如今的我,不正像一枝插在瓶子里的花,遗世而独立,孤苦而无依吗?
“生命是母亲给我的。我之能长大成人,是母亲的血汗灌养的。我之能成为一个不十分坏的人,是母亲感化的。我的性格,习惯,是母亲传给的。她一世未曾享过一天福,临死还吃的是粗粮。唉!还说什么呢?心痛!心痛!”
是啊,在母亲骤然离世之后,除了心痛,我还能用什么言词来诉说对辛劳一生却从未享过儿女一天福的母亲的永远的歉疚与怀念呢?
九十高龄的季老如此说:“古人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现在这两句话正应在我的身上,我亲自感受到了;然而晚了,晚了,逝去的时光不能再追回了!”(《一条老狗》)
是的,晚了,晚了。人啊,为什么总是在失去之后,才开始追悔莫及!年轻时,我们总以为父母可以等到我们尽孝的那一天,殊不知,他们衰颓的身躯往往等不及儿女的醒悟就匆匆告别人世,于是留给儿女的只有悔恨,只有自责,只有无尽的悲伤与怀念……一辈一辈,莫不如此。
生命本是父母给予的,何时收回也不由我们做主。像早晨那个匆匆出门的中年男人,他知道自己是在奔向死亡之路吗?他知道家中妻儿还在苦苦等待他归家吗?然而这一切都在这个清晨戛然而止了,在刺耳的刹车声中,只留下一地的红与白。
当然,生命的过程可以由我们自己选择。在这旅程中,我结识了你,那是我们的缘。记得诗人写过:佛说,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才换来今生的擦肩而过。那么,亲人,朋友,今日我们能够相遇相知,又该是经历了多少次的劫波呢?
读大家散文,走进名人的内心世界,你会发现,有着渊博的学识、丰富的阅历、深刻的洞察力的他们,往往替我们说出了那些心里想说而由于种种原因终于没能说出来的话。我喜欢读这样的文章。
室内,孤灯一盏;窗外,春雨沙沙……
印刷公司 http://www.anfys.com/
印刷公司 http://www.anfys.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