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做“心虚”的人——否则小心下一个过劳猝死就是你
2005年8月18日,著名喜剧小品演员高秀敏心源性猝死。
当月30日,著名演员傅彪经抢救无效辞世……
2008年10月11日,商界奇才冯两努心脏病突发猝死,55岁,
事隔7天,18日凌晨,著名导演谢晋突然心源性猝死
……
许多名人的猝死给世人带来强烈的警示:为什么好端端的一个人会突然“走了”,这不得不引起世人的重视。从医学角度讲,不存在无缘无故的猝死。所谓“好端端一个人”,其实早有疾患在身,当诱发的条件成熟就会导致不可挽回的后果。
著名养生专家佟彤曾在著作《不疲劳的生活》里讲到“这种因为心脏病引起的猝死,称为“心源性猝死”,一般尸解后都会发现,死者是死于急性心肌梗死。”
其实任何一种心脏猝死前,都不可能没有先兆,只是患者自己不知道,也没往心脏病上想而已,而前兆中最典型的就是疲劳!前所未有的疲劳!因为在猝死前,心脏的泵血机能已经减弱了,血中的氧气也因为心力弱而减少,疲劳其实就是身体开始缺氧的提示了,只是因为疲劳感实在太常见,所以大多数人都麻木了。
《不疲劳的生活》还提醒说,有的人以为定期体检就高枕无忧,这种想法恰恰是最致命的。
“心电图正常,心脏可以不正常”、“喜欢长出气,也许是心脏疲劳了”、“上楼就累是心功能不好的信号”、“有些心痛是致命的”……不看不知道,一看真吓一跳。将这些症状科学的“对号入座”,还真是给我敲了个警钟。
过劳的现代人一定不要做一个“心虚”的人,留心《不疲劳的生活》里提到的心脏疲劳“信号”,也许你的命就是你自己捡回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