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广州大学城网业务调整

[就业新闻] 学成回国难施抱负 “海归”应先适应人文环境 [复制链接] qrcode

查看: 4943 | 回复: 0

骏翼职业
发表于: 2009-12-30 12:53:32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自:2009年12月30日 凤凰网
近日,第十二届中国留学人员广州科技交流会召开。参展人数、项目、学历层次创了历届之最。“目前国内提供大量的政策和科研经费支持,给留学人员一个很好的施展平台。” 广汽研究院副院长陈子棨说,但同时,在科研、创业的外部环境方面,还要减少他们的后顾之忧。

喜:国内市场机会多、政策优惠大

中国市场潜力大,政府也出台了系列优惠政策,留学生回国创业热情高涨。从加拿大留学归来的陈江明是广州市研理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创办者。他说,中国正处在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对留学生创业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而且,留学生回国创业能得到很多优惠政策,比如子女上学、专家签证等问题,在政府帮助下都能得到很好解决。

“创业最难的就是融资。前段时间,政府请风险投资老总和我们开会洽谈,第二天就到我们公司,解决融资问题。”广州奇码科技有限公司创办人黄亚欣说,“这使我们很感动,政府给我们留学创业人员提供了很好土壤。国内对海归创业的支持、广阔的市场和机遇吸引,是海归选择回国创业的重要原因。”

据悉,目前,国内启动了“千人计划”、“千万启动资金资助计划”,还广设留学生科技项目交流平台。而且为归国留学人员的子女落户、签证、教育等方面提供方便,诚意广纳海外高层次人才。

广州开发区经济发展与科技局副局长申平介绍,为解决企业初创难的问题,政府设置了“种子基金”,共投入5000万元。留创人员通过审核评估,就有机会拿到一笔100万元以内的创业基金。同时,区财政2个亿的“科技担保基金”已建立,以由政府担保向银行贷款的形式帮助企业融资,对高科技企业进行帮扶发展。

忧:“人情社会”掣肘事业发展

虽然政府提供了大量的优惠政策,但是不少留学人员仍对国内的“人情社会”会否影响自己事业发展表示忧心。不少海归表示,回国后最怕听别人说自己是在海外待不下去才回国的。

陈先生在美国主修信息安全,他说,虽然国内为我们回国创业提供了不少优惠条件,硬件条件是上去了,但“软环境”还需改善。他说,不少国外优秀的实验室整套仪器搬到国内,成果却大不如前。主要是因为在国内当科学家除了科研外,还要考虑太多的“关系”、“人情”因素,科研中受“外界”干扰较大。他建议,除了政府投入、政策支持以外,这些问题也该逐步解决。

主攻材料科学的柳教授则说,国内科研有个问题就是国家提供的科研经费不足,所以在申请经费上,有时不是看专业能力,还要看“圈子”。而且有的圈子似乎不是单纯以专业来划分,比如某专业领域形成的一个学术圈,实际上是由学术圈、行政圈甚至商圈等结合起来,形成了更复杂的圈子。很多时候,在圈内的人士会享受很多“特权”。

他说,目前,我觉得最难适应的是国内的人际关系比较复杂,除了学术外还要应付来自各方的“关系”。

回国创业需主动调整行事方式

对此黄亚欣建议,刚归国创业的留学生,要主动调整思维和行事方式,使自己尽快融入国内的人文环境当中。

“当年回国,原以为技术领先就能成功,但后来渐渐发现与当地社会对接也很重要。在国内和国外做事的方式有很多不一样。”原来,黄亚欣在回国创业前一两年也曾处处碰壁。虽然自己的公司已经是全国最大的鞋业电子商务公司,而且当时也知道广州是全国最大的鞋城,但真正推广起来还是困难重重。“广州当地从业人员不接受我们的技术,甚至都不愿意听我们介绍。”

起初,黄亚欣与公司的同事一筹莫展,空有先进技术却毫无用武之地。“后来我们就与当地政府沟通,政府很支持我们,办事处工作人员帮我们疏通一些人际关系,通过他们的人脉介绍一些商家给我们。”黄亚欣说,通过这种方式拉近了与从业者之间的距离,业务开展起来就顺利得多了,起码他们愿意坐下来听我们讲。

虽然公司业务发展起来了,但黄亚欣依然被一些习惯困扰着。“国内外生活习惯不一样,国内应酬喝酒是必须的。”现在的黄亚欣正在努力慢慢适应这种交际方式,他说,既然要在国内发展,就必须调整自己的思维和方式,主动融入当地社会。
跳转到指定楼层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