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广州大学城网业务调整

广东中学拟增防震教育课 增加疏散演练项目 [复制链接] qrcode

查看: 11463 | 回复: 0

wind
发表于: 2008-5-18 11:41:56 | 显示全部楼层

孩子,永远是这个社会肌体中最柔软的一部分,更是这个社会最有希望的章节。面对灾难时如何把伤亡降到最低,正成为羊城中小学校园的“紧急话题”。

增加防震疏散演练项目

“地震了!”随着一声惊呼,师生们分别从教室、学生宿舍等处鱼贯而出,有的头顶着书包或枕头,有的身裹着棉被或床单,迅速地沿着楼梯道疏散到空旷的校园里或操场上。

疏散中,每一个房门边、楼道拐角处都伫立着一名臂佩红袖标的老师,同学们虽然惊恐,但自始至终没有出现一起推搡、拥挤或踩踏事故。

这是四川省汶川县发生7.8级强地震后,广东实验中学地理政治科正着手制作的一个教育辅导片。“过去我们大多把防灾难应急的教育集中在火灾逃险的教育,对地震这一块的应急教育确实有欠缺。”该校办公室主任姚训琪告诉记者,自从灾难发生后,学校除了开通捐输的绿色通道外,还马上组织有关的老师和专家研究地震的防灾害应急教育,将来会请有关的专家到学校讲课,并在日常的灾难防范课程中增加防震疏散演练项目。

据了解,目前广州市不少中小学校都已经开始思考如何对学生进行防震教育。有的学校想到了模拟地震灾害场面,有的计划从下学期开始增加防震教育课,有的则计划加重地理课中的地震科普教育。

灾后心理教育正逐步加强

据了解,四川省汶川县7.8级强地震消息通过广播、电视播出之后,普遍中小学生的情绪都不甚稳定,有时上课的心思也不在课堂内。为应对这一情况,不少中小学校都加强了对学生们灾后心理的辅导。

在育才中学的心理咨询室,学校增开了辅导的时间,同时在辅导室内也加设了地震的科普书籍。在华师附中的心理咨询室,老师们这些天也加班坐镇,有的还专门对情绪波动比较大的孩子进行心理辅导教育。

“尽管不是在现场,但因为灾难的发生在一定程度给孩子们带来了恐惧、不安及难过的心理,因此针对这些状况所采取心理治疗、危机干预是必须的。”华师附中心理咨询室夏老师说,因为当一个人,尤其是青少年产生了恐惧、无助等心理,甚至失去对生活的信心时,靠自己的恢复,往往效果有限,并且还有容易形成永久性的心理创伤。

不少中学还认为,在老师和学生中有一些害怕、担忧、惊慌和无助等心理体验是很正常的,不必刻意强迫自己抵制或否认这些心理的存在。专家指出,在面对灾害时,老师可尽可能地带动学生去考虑一下个人的行为对社会的影响。同时,还需启动科学的心理调节措施,进行一些能让个体放松的良好习惯或活动。“比如听音乐、看小说、与朋友聊聊天等。” (本文来源:南方日报 作者:记者/谢苗枫)
跳转到指定楼层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