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刘锋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提出了“威客”的概念,这种全新的工作模式在业内被称之为在线外包,介于企业与工作者、传统行业和互联网之间的桥梁。
现在四年过去了,各界对“威客”的关注从未停止,然而从光鲜到黯然,昔日的网络新贵在与传统设计界的搏奕过程中却不得不陷入廉价竞争的尴尬境地。
同一份工作可以让不同的人去做,得到不同的结果,能够优中选优,而只需支付一个人的薪酬,这种对企业来说超值的选择,却没有得到中小企业广泛的欢迎,威客模式所谓自由的工作方式也只是在小范围内流行。
某些威客网站仍旧用所谓百万交易额掩饰门庭,而内中有多少水分早已是人尽皆知。这种一度强烈冲击传统设计界的工作模式为何叫好不叫座?昔日刘锋所指出的“威客模式”还能承受多少长时间的考验?
剖析威客模式的本质,不难看出,在它节约成本、提供就业的特点背后,所潜藏的弊病:威客在竞争之中的被动脑力成果的贬值,狭碍的网上兼职道路,让威客网站犹如廉价菜市场,持续的恶循环中停滞不前,需求者和工作者都诸多不满。而威客网站周而复始地通过案件喂养威客的这种陋习,难以得到威客的忠诚拥戴,若即若离的态度让威客网经营者步履维艰。
威客模式是否已经到了尽头?下一步该怎么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