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不常看电视剧我,昨天竟看了好几集《蜗居》,盖因媒体对这部片子赞誊有佳,尽是溢美之言,看过之后感觉也不可尔尔,但收获毕竟还是有的。
剧中最讨厌的人反而是大姐海萍,一切原因皆由她产生。为了买上与超出自己支付能力极限的房子,改变了她自己及周边人的生活轨迹。小贝说的没错,其实她就是虚荣心在做怪,以前看过电视剧《双面胶》很讨厌里面的女主角,感觉二人有点神似。毕竟一个作家写出来的作品,六六写上海女人真是入木三分,虽然我想上海女人应当不是她作品中的那样,那里都有俗气的女人。虚荣害死人,虽然有说海萍是这部作品里是积极向上,乐观生活态度的代表。
喜欢小贝,为了当初的海藻,真是情真意切,为爱付出所有。幸好短信暴露了海藻和宋秘书的秘密,让他不至于冤枉的再陷下去。像小贝这样的男孩子,假以时日,肯定是个“经济适用男”。
苏淳也是一个不错的男子,在和虚荣心极强的海萍面前居家过日子,能忍无鱼无肉的生活。在急需钱的时候,一面是妻的逼迫,另一方面因自己的父母条件,斗胆借了高利贷,实属一个好男人的无奈之举。
宋秘书是一个复杂的人,但我认为作者有美化他之嫌。贪官就是贪官,说他睿智,风雅,沉稳、大气、渊博、深谋远虑还加点童心未泯都是表象。真实他的是一个行走在权势之间,张着黑手,不停的捞钱的人。他是真小人,假君子。欲望的满足都是需要时间和精力去维寄的,个人认为有得必有失,他失去的更多。在他们这些一人之下,权倾之人,常常能办到我们一般人认为是天大的难事。看似不张扬的他,最后却是一步步起向自己的末日。其优点再多,但一个贪字,却让这样的人走向毁灭,特鄙视这类人。
海藻是可爱又可恨之人。当初她和小贝在一起,亲密无间,一切都是平等的,我想那种快乐是出自内心的。因为是超生的孩子,天生就有些自卑感,或许这造就了她忧郁的气质。小说中说她前平后板,长得并不特漂亮,或许就是她的那种气质和年轻,燃起了宋的情欲。但和宋在一起,却是带着对小贝的负疚感和对宋帮助予以报偿的复杂心情。她其实是一步一步走进宋的陷井里去的,做为老男人的宋,对此道不可谓不精心。当她和小贝决裂,死心蹋地的当了宋的职业二奶时,她的悲剧就注定:没有了自己,没有了未来,为这半个男人,有时还算不上半个的男人而活着。
已无所欲,勿施于人。正是大姐海萍一心要买房子,演绎这个故事。中国目前的房价之高,世间为之侧目,当不当房奴全是自己的选择。在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之一瑞士,没有自有住房的人也占了差不多50%,人家很多人也是租房的,不是买不起,是人家有人家的消费理念。消费一定要量入为出,根据实际的,自身的情况。
我相信现世的说法,如果真的像海萍那样生活,在体制内做事情,就算花个10年20年把房款全还完了,住上了舒心的属于自己的房子,但本当最快乐的10年20年的生活乐趣还到那里去找?我是绝不会当蜗牛的,背着沉重的房子,让自己活的太累。设想如果海萍早日走出来的话,做自己想做的事,凭自己实力去打拼赚钱的话,这故事也许就不会发生了。
性格决定命运,思路决定出路。
附一个朋友写的有关〈蜗居〉感言,很喜欢。
——一个人必须要掌握起码的谋生能力。经济上越独立,越不容易被物质和权势所诱惑。也越有能力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不必依赖他人。须知,任何交换都是需要付出相应的代价的。
——一个人必须要有对社会和人心有起码的了解,要知道自己行为带来的后果和代价,这样就可以评估值不值得去做,该不该去做。不会轻易被人牵着鼻子走。
——对自己要有真正的了解。如果连自己的内心都看不清楚,就很容易迷失方向。就算手里已经拥有的幸福,也会失去——这就像一直追赶兔子的猎犬,看到窜出来的狐狸就去追狐狸了。最后的结果和可能是兔子没了,狐狸也没追着。
——如果要做一件与社会主流道德相悖的事情,首先要问问自己是否能够承受压力?如果事先把困难想得多一点,日后面对困难就会容易一点,也不会动辄后悔。因为你不是小孩子了,没有人会原谅你。
——物质和精神不是对立的。万一对立的时候,想想选择后十年的情形,以供参考。
——做选择的时候,必须要想清楚。做了,就不要后悔。
——如果你是个有良心的人,永远不要做对不起别人的事情,宁愿让别人对不起你。
——不要为了爱放弃一切。世界上没有任何事情可以值得让你放弃自己的尊严、亲情、社会关系、正常生活、独立自主的能力~即使为了爱,也不可以。因为你必须要考虑到,如果失去这份爱,你必须要活下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