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广州大学城网业务调整

[求职百感]   “我”一代愿为谁打工? [复制链接] qrcode

查看: 4938 | 回复: 0

dreamwing
发表于: 2009-9-30 09:27:0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一代愿为谁打工?
转自:FT中文网 余敏 2009-09-27

自全球进入经济危机两年来,中国的高校毕业生从2007年的495万迅速增长到今年的600多万,从未经历过经济危机的“我”一代们在现实的就业压力之下如何选择职业方向? 2009年的“青年理想家”职业倾向选择调查提供了一份答案。

这份由优兴咨询(Universum Communications)于2009年9月12日发布的中国高校学生最佳雇主排名调查结果上显示,国企升外企降是2009年的明显趋势。与2007年的被访问学生中有一半选择毕业后去外企工作相比,2009年选择这一项的学生比例下降为33%;同一时期,选择“毕业后去国企工作和做公务员”的被访问学生比例则由2007年的25%上升到了42%。

在今年上榜的综合类前十家最理想雇主名单中,七家为国字头大型企业。中国移动连续蝉联中国高校学生最希望加入的企业名单榜首;受金融危机以来外资银行人员招聘规模缩减的影响,以及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革以后良性效果逐渐得到释放,外资投行及商业银行的排名全面下滑,而中资银行在商科类学生选出的十佳雇主排名中占据了三个位置。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和国家开发银行成为商科类学生最理想的雇主;其他位居前十的国资企业还包括国家电网,中石油和中国电信。

2009年的“青年理想家”调查还显示,理工科类学生在就业选择上看重企业提供的专业技术的培训,文科类学生则希望工作能够实现生活理想和工作理想间的平衡,商科类学生选出的最佳雇主排名则反映了经济危机下哪些企业最能给自己带来“实惠” 。将2009年商科类学生的最佳雇主与一年前对比,毫无意外的包括宝洁,麦肯锡和汇丰银行在内跨国公司的排名都有所下滑。

对此,优兴咨询中国区总经理高颖表示,国企之所以再次受到学生们的关注,与其能够带来的生活事业两不误的工作节奏有关。“据我们收到的反馈,(经济危机下)很多学生们得知已经工作的朋友面临裁员和减薪这样的困境,这使得学生们更加向往稳定的有保障的工作,这是我们看到选择到国企和政府机关工作的学生比例会上升的原因。”

另一个令高校学子对国企和政府机关职位趋之若鹜的原因是国企逐渐改良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以中国银行为例,在经过四川和江苏省的人力资源管理试点改革后,2005年,中国银行开始就一些重要管理岗位在全球进行招聘。

中国银行的新闻公关部陈静介绍了该行的人力资源改革。在股份制改革后,该行意识到急需人才。于是中行打破了以前封闭式选拔人才的方式, 在2005年人力资源改革后, 将员工的岗位梳理分类,通过双向选择和内部公开竞聘使得员工能够在银行内部进行有效流动。另外,于2007年中国银行又建立起了全辖统一的校园招聘平台,由总行统筹,全国的一级分行协调配合,公开全部的招聘信息,统一组织校园宣传和全国笔试。中行在人才招聘制度上的改革赢得了学生们的关注。2009年,中国银行招聘的毕业生规模超过1万人,而报名参与的毕业生人数毫不逊色于单个省的高考规模,超过了20万人。

与眼下不少跨国公司的人事招聘已经冻结相比,国企在2009年仍然保持了较大的招聘规模。中国银行2009年全国应届生招聘的职位数量约为一万个左右,相对于外资银行多以个位数为单位的进新人规模而言,显而易见选择国企对高校生们而言把握更大。优兴咨询中国区总经理高颖说,“国企对高校毕业生存在的刚性需求也推动了学生们更加热衷于选择国企。”

对此,上海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路晓文想要提醒现在的高校学生们,“90年代外资刚刚进入中国不久,同时国企又在进行改制时,当时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要大很多,因而勤奋能干的大学生进企业没多久就能提拔为中层干部。但是,经过近几年的发展,中国的大型国企已经建立了基本的员工队伍,不像当初刚改制是企业发展急需人。现在进去之后,要想快速进入管理层,难度要大的多。”

【骏翼简评,仅供参考,欢迎参与评论】
  
那只是一份工作,不论雇主好或者不好,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依然等同于那自己每周40小时的工作换取工资以支撑自己和家庭剩余时间生活与其他。

二十年前,改革开放不久,机会无数,辞职下海做生意无疑是劳动实现经济富裕的捷径,而且如果稍有头脑和运气,获得的收益将远远超过在职工作时的情景。

十年前,外企数量增加很多,用人数量也不少,成为大学生追捧的焦点,核心原因就在于同样时间的付出,得到的综合回报远远高于就职其他单位——包括薪酬、经验值、社会地位等等。

如今,公务员最为炙手可热,国企超越外企,为何?人是聪明的,大学生非常的理性。经过时间的验证,每个大学生都会发现,创业虽然可以成就顶尖级的辉煌,但对于大多数而言都是死路一条;进入外企虽然收入颇丰,但挣来的的钱大部分要支付给权力和垄断机构——税收、房、车、子女教育等等,生活质量不错,但很辛苦,社会尊重也不断下降;而公务员和国企,薪酬收益快速增长(尤其是谁都期望并难以估量的浅灰色与深灰色收入),容易获得各种资源、优惠、以及难以用金钱衡量的办事捷径,并不十分辛苦的工作,优质的社会地位,……

成为公务员或国企,理论上并存的两种基本欲望——政治抱负与社会服务责任,似乎在大多数追逐者的身体难以寻觅——他们看到的更多是经济角度的回报率。
跳转到指定楼层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