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摇篮,维护大学生生命财产安全,确保在校生“安居乐业”是高校管理者的一项重要职责。高校安全问题是广大师生十分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目前,高校的盗窃案件时有发生,究其原因,一是一些师生员工安全防范意识差,缺乏警惕性,作案人利用高校独特的学习、活动及生活规律进行作案,为犯罪分子打开了方便之门;二是高校内部的治安防范存在着薄弱环节,表现在群防群治意识差、门岗管理制度不严、保卫素质偏低难以发挥重要作用、技术防范措施落实不到位。
如何才能使在校生的财产得到有效保障?据了解,针对此类问题,上海高校推行门禁系统,即通过视频监控等措施“隔离”外来陌生人,保护校园安全,并逐步引入学生保险箱制度。
为了保障高校大学生个人财产安全,建议:
1、加强防范意识教育。积极引导师生员工自觉做好防范工作,确保校园财产安全。
2、加强治安防范管理。加强重点部位防范;严格门岗管理,配合监控系统的使用,凭证出入,减少外来人员进校;加强校内流动人员管理。
3、学习借鉴其他省市的经验,逐步推行学生“保险箱”制度,大学生可以将比较贵重的电脑、手机、现金、MP3等物品都存放在特定的保管箱内,可根据实际情况,规定学生为这额外的安全保护措施支付一定费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