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考研政治思修与法基名言警句
名言警句题是思修与法基这部分内容在考试中经常出现的题型,在历年考试中也多次以单选或多选的形式出现,如2010年第11题和第12题,2012年第11 题,2013年第31题,2014年第31题等。如此高频率地在考试当中出现提醒我们对这一类型题目的重视,因此,我们针对思修与法基这门课中比较重要的 名言警句进行归纳总结,方便同学们集中复习这类知识点,以便更好地应对考试。(中公考研) 一、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 1.热爱祖国,矢志不渝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位卑未敢忘忧国”;“报国之心,死而后已”等名言,都寄托了对祖国矢志不渝的热爱和一片赤诚之心。 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思想深刻表达了中华民族的爱国情怀。 3.维护统一,反对分裂 4.同仇敌忾,抗御外侮 二、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 1.爱国主义 2.团结统一 3.爱好和平 4.勤劳勇敢 5.自强不息,它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涵。具体体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坚贞刚毅品质;体现为“夸父追日”、“精卫填海”、 “大禹治水”、“愚公移山”等不屈不挠的精神;体现为“因时而变”、“随时而制”、“与时偕行”、“与日俱新”等与时俱进的精神(中公考研) 三、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 1.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对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 (1)《诗经》“夙夜在公” (2)《尚书》“以公灭私,民其允怀” (3)贾谊《治安策》“国而忘家,公而忘私” (4)范仲淹《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 (1)孔子“仁者爱人”“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克己复礼为仁”,“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2)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3)荀子“仁者自爱” (4)墨子“兼相爱,交相利” (5)“和为贵”“亲仁善邻,国之宝也” 3.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 (1)“恭敬之心,礼也” (2)“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 (3)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左传》上也说:“礼,人之干也。无礼,无以立。” (4)“事思敬”“不居功”“择善而从” (5)老子告诫人们不要“自矜”“自伐”“自是”(中公考研) 4.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 (1)“养心莫善于诚” (2)孔子“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民无信不立” (3)“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信近于义,言可复也” 5.追求精神境界,把道德理想的实现看作是一种高层次的需要 (1)孟子“是非之心,智也” (2)《礼记 ,中庸》强调“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要求人们通过勤奋学习,学以成德,学以成性,“变化气质” 6.重视道德践履,强调修养的重要性,倡导道德主体要在完善自身中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 (1)孔子“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吾日三省吾身” (2)荀子“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3)墨家“察色修身”“以身戴行” 通过归纳总结,同学们可以清晰明了地掌握思修与法基中涉及到的名言警句,在集中记忆的同时也注意一一对应,以防混淆。同时可以结合真题进行复习,一来巩固学习效果,二来可以了解出题规律,更有针对性地复习这类考点。(中公考研) ——每一段努力的时光都值得被纪念 加油 考研人 中公考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