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实用的宝藏网站 - 广州大学城网点亮大学生活!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广州大学城网业务调整

[服装配饰] 在互联网强攻之下 传统服装企业要如何“转”? [复制链接] qrcode

查看: 1183 | 回复: 0

fengg123
发表于: 2015-6-11 14:11:56 | 显示全部楼层

  互联网强攻之下,门店自有压力。门店要如何“转”才不至于迷失方向?不同的门店,自有不同“转”法。根据门店具体情况出发,才不至于“削足适履”。
  有很多传统的连锁店老板、门店经营者询问,“如何使其门店转型,尤其是转型到互联网”。这个话题让我比较头疼,因为门店的类型不一样,转型的方法多数有些差异;还有就是企业的经营理念、优势不一样,转型的方法也会有所差异。
  举例说明:一个商场的服装店如何转型为互联网淘宝连衣裙门店?大致的方法可能有:从用户服务角度做一个试衣的软件,用户可以在网上试衣,然后到店提货;或者干脆在天猫、唯品会等平台上售卖该产品,直接从门店邮寄;或者通过有赞之类的平台传播服装的品质、特点,收到预订订单进行定制,然后邮寄或者到店自取。
  这个案例就能说明一个问题:企业的优势不一样,则转型的方法不一样。如果企业主本人是设计师出身,那么定制这条路径无疑是不错的路径;如果是服装工厂出身,则天猫、唯品会会是不错的选择;如果是做软件出身,则做个试衣软件是个不错的选择。
  这只是冰山一角。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做法,结合企业优势之后做法更是五花八门,千差万别,这得根据个例判断。是否就找不到共性呢?显然不是。门店在转型的路径上,有着十分清晰的路径套路,只要花功夫,多数都能摸得着门道。大致总结如下:
  1.确定门店类型
  慢消门店VS快消门店。这种分类方式差异于KA卖场店、商超店、专卖/专营店的传统划分。我们习惯按照渠道类型分类的商超和卖场,此种类型的门店按照笔者观察,在未来3~5年将死掉80%以上,剩余的20%中,商超将成功转型为慢消门店,卖场将转型为快消门店。而专卖/专营店是按照投资者的所有权来分类的,这种门店的定位也将失效,但是这类型门店将比较走运,部分将转型成为以外送为主的快消门店(即外卖),部分转型为具有独特风格和场景体验的慢消门店。
  必须说,慢消门店的核心特点是场景化消费。例如创业咖啡店、咖啡厅、高端的法式餐厅等,人们来到这类门店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某种场景。例如创业者需要一个交流的空间,所以产生了像创业家、车库咖啡、3W咖啡等诸多创业咖啡。再比如高端的法式餐厅,在恋人追求浪漫的时候会是不错的选择。场景化消费对应的是相对较高的毛利、客单价,以及较长的消费时间。
  快消门店的特点是服务快速、毛利低,但是用户基数巨大。例如大量的所谓互联网思维的餐厅,黄太吉煎饼果子、西少爷肉夹馍、雕爷牛腩、调果师未来水果店等。这类型门店非常受白领喜欢,尝鲜、有趣成为很重要的调性。有个特例是雕爷牛腩,雕爷将一个低毛利的产品做得毛利十分高,许多人吃完后习惯性不以为然。实际上板砖大余非常推崇雕爷的经营思维,我们会发现他的思路中一个明显的特点是高调性的场景(符合慢消特征),单纯的牛腩是种快消产品,但是做足了前戏,让用户感受到不一样的体验。最有意思的是每个门店的面积十分小——此点暴露了快消门店的本质,但是却让一个快消门店具有了慢消门店的体验。
  2.确定服务半径
  商圈店VS社区店。工作将生活分为了潮汐状态,进而产生了商圈店(上班状态)和社区店(下班状态)。我们会发现:7-11过去从纯粹的商圈门店开始快速向社区门店迁移,大量的超市也推出了社区店模型,从商圈店逐步向社区店转移,这是一个大趋势。这个趋势的背后是人们逐步回归到放松、自然、家庭的状态,社区门店的形态未来潜力十足。因为用户喜欢呆在家里,社区店的服务半径可以覆盖家庭。
跳转到指定楼层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