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踏上云南这片土地,我选择了中国十大名茶产地之一的普洱市,慕名而来,时间刚刚好,我赶上了采摘春茶的第一波——明前春茶。 要感谢在大理偶遇的小昭,如若不是她的用心安排,我一定无法感受到与普洱茶这如时光穿梭般的邂逅。 在小昭家住下之后的第二天早上5点半,我就迫不及待的起床了。因为小昭妈妈说早上6、点钟,就要上山采茶了。因为普洱茶鲜叶采摘的最佳时间是在日出半小时后,这样就可以避免由于鲜叶水分含量过高而导致的萎凋问题了。 我们收拾好采茶的工具,就一起出门了。小昭家的茶园就在山脚下,不远,我们走路到了茶园。 第一次见到茶园,真的好美好香,看着都醉人啊。 采茶的时间总是紧迫的,因为采摘时间也会影响到成品普洱的级别。美丽的茶农们开始工作了,先来拍张照,我也要体验一把亲自采茶的乐趣。 美丽的小昭手把手教我如何采茶:用拇指和食指捏住芽叶,轻轻向上提采或折断,即通常所说的“提手采”,熟练者可以双手采摘。但是绝不能用指甲掐采,也不能抓采,撸采,要保证茶叶完整成朵,避免芽叶断碎。手采时一采一放,轻采轻放,避免芽叶挤压损伤。果然是茶园长大的姑娘,够专业。 瞧,我采的茶叶!来个特写,这可都是能够制作上等普洱的春尖哦。"春尖"可以说是老天最宠爱的茶了。因为经过整整一个冬天的休养,古老的普洱茶树积蓄了丰富的能量,在第一拨新芽中会得到充沛的释放。
手工采茶是一个极其细致的辛苦活儿,果然没有我想象中那般轻松。有点累了,我们陪爷爷到一棵百年茶树下休息,小昭的爷爷是他们茶园经验最丰富的制茶好手。这里连在一起的几个茶园都属于“驿库普洱”的直采地。爷爷顺手塞到嘴里几片普洱鲜叶,边品茶香,边给我讲起了一个叫“驿库普洱”的故事。 公元223年,时值三国群雄纷争,汉昭烈刘备饮恨白帝城,后主刘禅即位。是年,南中(今四川西南部、贵州中、西部及云南全境)越嶲、益州、牂牁三郡反蜀。诸葛亮多番劝阻未果,于公元225年春率军南征,一路势如破竹,5月便横渡金沙江入境云南,经过数月的行军征战和艰苦跋涉,途经斑鸠峰下的一平坝之地,见此地青山绿水,景致怡人,百姓男耕女织,生产有序,恍若世外桃源,遂决定安营扎寨,以养生息。 (请允许我脑补一张图) 当地人民对蜀军极为爱戴,杀鸡宰羊以款待之,诸葛亮为表谢意,便教授当地百姓学习先进的生产方式,倡导民族团结,并将从中原带来的名贵茶籽赠与当地,鼓励广植茶园,为当地部落增添生计。众酋长感激涕零,请求丞相为此地赐名,诸葛亮感叹当地民情风水之余,回首自己出门在外东征西讨十余载,一时触景生情思念起翠竹掩映的隆中茅庐和高山流水、琴棋诗词作伴的无忧生活来,便挥笔写下“思茅”二字。历经风云变幻,时代变迁,此名一直沿用至今,因当地人的口音差异,后世流传的多为“思茅”的谐音,有思摩,思么,西卯等多达数十种,不尽相同。(2007年思茅更名普洱市) 
(这张是到普洱的游客必拍图,偶也不能免俗哦,放在爷爷的故事里很应景。) 斑鸠山上阳光、空气、水分恰好得当,非常适宜茶树生长,当地部落便以茶为生,世代传袭,在部落中有一个名叫驿库的年轻人,凭其对茶道的精妙领悟发明了一种新的制茶工艺,其制作的茶叶,观其色,赏其形,汤色明亮鲜活,茶形饱满厚实,未尝其味,心已怡然……,后来因被选作进贡上品而广为流传开来,后人为了纪念先人,便将此茶唤作“驿库”。 历经漫长岁月霜雪的洗礼,古茶树集天地灵气,聚日月精华,生产出来的茶叶不但延续着独特的口味,还具有特殊的保健和养生功效,深受人们推崇,而伴随着滇藏茶马古道的不断延伸,和历史星辰的演变推移,驿库茶的故事也被一代一代相传至今,不绝于耳。 爷爷的讲述如流水般顺畅。这边的茶农都坚信每一块差地都有茶神,而自己就是茶神的子孙。我也相信,因为正是这种近乎天然的信仰,才能带给我们最好的驿库普洱。 11点半左右,我们完成了采摘工作,准备回家了。 吃过中饭,爷爷说要教我进行制作普洱生茶的第一步——摊晾。传统的手工加工的步骤分为:摊凉—杀青—揉捻—晒干—蒸压—干燥。 “摊晾”——把采摘下来的鲜叶晾开,以散失鲜叶中的一部分水分,这样茶青就会变得有些柔软,在以后的杀青过程中,茶叶就不容易折断,大家在茶泡开后才能看到了茶青的完整。同时在走水过程中有一些香气物质形成,部分大分子酯容性糖水解为小分子可容性糖。摊晾的时间一般为4—6小时,不宜过长,而堆放鲜叶的厚度以鲜叶的底层不产生热量为准。 (下面的鼓风机在必要时用于降低叶温,保持叶子的新鲜度) 我们的劳动成果:
然后就是杀青了。普洱生茶一般采用传统锅炒杀青,因鲜叶含水量高,杀青时必须快、抖结合,使茶叶失水均匀,高温快速钝化酶活性,制止多酚氧化。蒸发一部分水分,利于揉捻成条。
接下来就是揉捻,这也是制作普洱茶的重要一步,主要是为了破碎茶叶细胞,保证茶汁在冲泡时充分浸出。爷爷说,揉捻要根据原料老嫩灵活掌握,嫩叶轻揉,时短;老叶重揉,时长。掌握揉至基本成条为宜。 (好吧,上图请忽略我粗壮的胳膊。) 把揉捻好的茶叶在太阳光下自然晒干,就可以最大程度的保留普洱茶叶中的有机质和活性物质。而晒干的茶叶表面细胞孔隙最大,又有利于在发酵过程中产生大量热量。原来茶叶的制作需要这么多工序啊,又长了见识。 这是晒干的茶叶:
最后就是制作茶饼了,把晒干的茶叶用蒸汽蒸湿,再放在模具里用石磨压饼成型,好传统的全手工制作有木有?
压好的茶饼要放在通风好的木架上进行自然风干,以把含水量控制到能安全储藏的标准含水量以下。 我们这次是采摘的最新鲜的带芽春尖,这可是制作上乘的驿库普洱最好的原料。 其实,驿库普洱一直严格遵从古时制作贡茶的八弃,“弃无芽、弃叶大、弃叶小、弃芽瘦、弃芽曲、弃色谈、弃食虫、弃色紫”,保证驿库出品的每一杯普洱都是上乘品质之作,其外形色泽褐红,内质汤色红浓明亮,香气独特陈香,滋味醇厚回甘。
西方人将茶称之为“神奇的东方树叶”。我在见识了整个普洱茶的制作过程和苛求完美的工艺之后才真正了解,一杯茶叶凝聚了茶农多少心血。但也惟有它的清香与灵动,才能将我们带入一个细细品味的世界吧。 小昭特意将家里存有的驿库普洱茶饼拿出来与我品尝。盘腿而坐,细细品味的感觉真好。虽然这不是我第一次喝普洱茶,但这种在茶的世界里感受时光穿梭的感觉还是第一次。
普洱是一种有生命的茶,难怪有人将普洱比作可入口的古董。普洱茶在保存的过程中,不断地自然发酵,它的口感也就越来越甘甜醇厚。一如我们的生命,总是总要承载些经历,才能从青涩懵懂到成熟坦然,才能感受到沉淀的力量。 我想我是爱上了它。 离开时,爷爷将我自己亲手制作的一个茶饼精心包好,放到了我的背包里。我知道,也许再来将不知何时,但这一段与普洱的缘分,自知再也无法放下了。 驿库普洱,与我同行。 你最真诚的朋友:陶雨 特别提醒#现在我也开始做普洱茶了,今年型材的普洱不错,我愿意拿出一部分免费送给你品尝一下,不过生意不大,所以只有50个免费品尝名额!(包邮费哦)你可以添加我的个人微信:(ytm1760)免费领取!(送完即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