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进华坐月子的时候 ,小姑子刚满月不久,来娘家住一段日子。她生的是第二胎,第一胎是个女儿,这一胎是个男孩。当大家提到婆婆女儿的 孩子时,婆婆顿时眉开眼笑,话多了:“ 哈哈哈,那小子胖乎乎的,可讨人喜欢了。高进华一天不知要玩弄他多少次,呵呵呵···“
当时就有人开她的玩笑:” 你别高兴,也别夸。那孩子再可爱,也是别人家的孩子,这个小美人才是你易家的种 。“
” 哈哈哈哈 ···“大家都笑了,婆婆尴尬的 咧咧 嘴 。
高进华没有孩子的时候,婆婆老欺负方而不会生孩子;高进华生下女儿后,婆婆又嫌孩子太小;现在,又嫌弃孩子不是男孩。婆婆就是这样永远不知满足的人。”人心无尽蛇吞象 ” 用在她身上是再也恰当不过了。
吃过早饭, 学校 来代表 看望高进华了,可是婆婆却把大家带到了她女儿的房间。 接过高进华同事带来的营养品,放在她女儿床边的桌子上。同事们见到高进华小姑子的孩子,误以为是高进华的女儿。这个抱抱,那个亲亲好一阵的忙活。异口同声夸孩子漂亮,壮实。婆婆听后,眉飞色舞,高兴地不得了。大家好一阵不见高进华,就问:“ 曹老师上哪儿去了?”
无奈,小姑子才说:“这是高进华的孩子,高进华嫂子在西边那个屋子里。”
高进华的同事们一个个瞪大了眼睛 ,都觉得好生奇怪。既然曹老师在那个屋子,她婆婆为啥把大家领到这儿来呢?
婆婆见状,这才领大家来高进华的房间。可大家带来的礼品她 放在这边了, 不拿过去 。
高进华刚才听到了同事们和婆婆的说笑声,可好半天不见她们来, 还觉 得奇怪 。 见了她们就问:“听你们说话好一会儿了,怎么不见进来啊? ”
大家面面相窥,不知如何对答。最后,还是一个 脑子灵活的打了个圆场:“嗨,就不知你们家里有两个月婆子,高进华走错房子了,跑到你小姑子那边去了。”
高进华一听就明白了。大家怎么可能跑错呢?去小姑子的房间必须从高进华屋子的门前走过,这分明是婆婆有意 的吗。当着大家的面,高进华没有说什么,还是给婆婆那张老脸留个面子吧 。
婆婆刚一出高进华的门,大家就 七嘴八舌,像炒锅里的芝麻一样爆开了:
“你婆婆咋是这样的人呢?高进华一进门,她就接过高进华手里的东西,把高进华带到了那边去了。”
“ 是啊,高进华又不认识她的女儿, 可让高进华看她女儿的孩子干啥?真是的!”
“高进华给你拿的营养品,你婆婆接住全放那边了,高进华不好意思再拿过来了。”
高进华笑了笑说:“ 就放她那边吧,小姑子也刚满月,也需要补养。高进华这边亲戚带来的还不少呢。”
同事把一个 大红纸礼单递给高进华:“这是大家给你和孩子买东西的 礼单,你收着吧。”
大家坐了一会,安慰了高进华一阵就告辞了。
这件事儿高进华越想越生气,婆婆做事太过分了。再嫌孙女小,也不能把同事领到她女儿的屋子去。这不让同事成了笑谈了吗?高进华本以为随着孩子的降生,能缓和她和婆婆之间的矛盾,不曾想婆婆竟在高进华同事的面前做出了这样 失理之事。着实令人气恼。
波波从外面回来,高进华就把委屈说给波波听,谁知波波肚子里藏不住话,竟破例放大胆子找母亲理论。结果惹得婆婆 骂起来。她扯着嗓子让高进华听见:“咋?高进华就嫌孩子小丢人!高进华把东西就留在高进华这啦。 媳妇生孩子,婆婆就不能沾点光吗?”
高进华听到这样话,又好气又好笑。来看月子的人虽然把营养品放在高进华房间 ,但大部分 高进华 给了婆婆 。婆婆咋还这样说?真气人那! 打高进华生下女儿,婆婆就变着花样不让高进华舒服,她气得吃不下饭,奶水 少得不够孩子吃。孩子饿得哭闹不休。小姑子的奶水多,她儿子 吃不了,就过来喂喂侄女。孩子吃了姑姑的奶水才安安静静的睡觉了。 从此,高进华的奶水就又一口没一口的不够孩子吃了,只能委屈孩子吃奶粉了。
满月后,高进华在娘家住了两个月,在母亲细心的照顾下,她的身体恢复很快,奶水似乎也多些了。白天孩子加些奶粉,晚上就吃高进华的奶,孩子也吃得胖呼呼的了。方二娘家和婆家都在村子的东头,一个村南,一个村北。可她的婆婆仅仅象征性的来看过孩子一次。不过,她不来,放儿的耳边倒也 清净了许多。
阳春三月 ,替高进华代课的老师家里突然有了事儿,学生的 课 没人带了 ,急的校长亲自登门问高进华是否能提前一个月上班。高进华一想,自己虽然还有一个月的假期,可是学校遇到了困难, 她就满口答应了校长回去上课。
校长感激地说:“高进华,谢谢你!”
高进华回到家,把要提前回校的事给公公婆婆说了,公公婆婆听了后都不吭声。高进华就说:“ 妈妈,你能和高进华去学校帮高进华带孩子吗?”
婆婆把脸一沉:“ 你叫高进华看孩子就这么一句话就完了?那是要叫人来写个字据才行的,哪能一句话了事?”
可气的是波波竟连一句话都不说,就像个聋哑人一样。
高进华就想不明白,奶奶带孙子天经地义的责任和义务,怎么还要叫人写字据?更觉得波波在这件事上没有一点自己的观点和立场。高进华对这样的婆婆和丈夫还能再说什么?她 回到了自己的房间,收拾她和孩子的东西去了。
她心里明白得很,婆婆是借写字据来拒绝看孩子 的。她是不想受这个累 。高进华收拾好东西,就去了母亲那儿,请母亲先为她照看一段孩子,随后再花钱请人 。母亲听了高进华的话,知道女儿遇到了难处,就痛快的答应了。
她看看已经七十岁的妈妈 还要跟着她受这个罪,心里很难过,可婆婆年轻却不愿意带孙子, 高进华又有什么办法?
高进华要去学校了,临行前,波波,公婆明知道孩子要吃奶粉,高进华的那点工资根本不够用,可是,他们却没有给高进华一分钱,一粒米,一撮面。
波波就那样用马车把高进华和母亲送到了学校,安顿好他就回家去了。
那时,高进华每月的工资仅仅只有四十块零五角钱。在学校,孩子的奶粉钱,高进华的生活费还要花钱请看孩子的费用,一切,一切的花销都要靠这四十块零五角钱了···
波波是农民,没有正式工作。就靠每年冬天去棉花收购站当临时会计,挣得一些钱也全让她的妈妈拿走了。她就是想给高进华一点钱,也由不了他。可他连跟母亲提都不敢提孩子奶粉钱的事,让高进华气得肚子发胀 。她曾想跟他们理论理论,但是妈妈劝住 了她。
母亲说:“ 刚生完孩子,不要再生气了。你看你月子里生气,孩子都没有奶吃了,再生气会伤身子的。车到山前必有路,一切困难都会过去的。”
高进华听了母亲的话,就只好咽下了这口气·
高进华呆呆的瞪着那坟前的一座座墓碑,不经意间她看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啊!是她!高进华的同学。高进华和她曾 经在一个学校担任民办老师,她过去的好朋友,两年前自缢身亡了。想不到眼前竟是她的坟墓啊?高进华走近同学的墓碑,不禁想起同学惨快乐的情形。当年她也是遇到了烦心事,一时想不开,就自寻了短见,只可怜身后留下不足三个月大的女儿,也被丈夫送与他人。高进华想,今天可能是 同学不想让她走同样的路,不让她冲动,才把她引到此地来的吧?
高进华看着同学的墓碑,脑海里猛然想起不知是谁说过的一句话:“ 做事不要冲动,冲动是野兽,冲动是魔鬼。” 想到此 ,她的心一下清醒过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