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冰冷态势,已经蔓延到土地市场。今年以来,全国多个城市出现土地流拍、流标和底价成交现象,二三线城市这类最为普遍。 |
当前楼市供需关系正趋于平衡,导致市场预期生变。多数房企对后市的看法偏向谨慎,加之资金链趋紧,因此放缓了拿地节奏。这种迹象预示,随着供需双双回落,今年房地产市场将迎来“小年”。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库存量较大,“冰封”状态恐难以在短期内解冻。 |
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开发商购地意愿极度低迷。未来只有高周转、少拿地、多卖房的企业可能在下半年胜出。现在开发商除非ZF私下要求必须入市拿地,否则能不拿就不拿地。因为从银行贷款实在很困难,拿了地压住太多资金,又没有钱开工。 | 开发商谨慎拿地的一个结果是土地流标率攀高。从2010年4季度开始,13个重点城市住宅用地平均流标率持续攀升,其中上海、广州、成都、长春、杭州甚至达到2008年以来的历史最高位。受此影响,2011年13个重点城市居住用地成交量同比下降约32%。为了解决日益严重的土地流标问题,国土部在2月份要求,流标、流拍情况需通过土地市场动态监测与监管系统及时在线上报。 |
也许很多人会有疑问即使现在房市低迷,但是未来的房地产还是有很多的刚需购房者的,为什么土地市场会频频出现流拍的现象呢?个人觉得主要原因还是房价上涨幅度放缓甚至倒退,另外就是房地产企业对市场的预期趋于悲观,最后还有人们把目光转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