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明河海大学考研网分享: 院系历史:
能源与电气学院成立于2009年10月,由原电气工程学院与水利水电工程学院部分学科专业调整合并组建。学院下设四个系,即电力工程系、自动化工程系、动力工程系、新能源系;三个实验中心,即电工电子实验中心、电气自动化实验中心、能源与动力实验中心;六个研究所,即电力系统自动化研究所、河海大学智能电网研究所、河海大学可再生能源研究所、能源与动力研究所、水电自动化研究所、电力电子与运动控制研究所。水利部水工金属结构检测中心和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两个省部级科研基地也挂靠本学院。
师资力量:
学院现拥有一支结构合理、老中青相结合的教学、科研师资队伍,教职工人数达100余名,其中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特聘教授1人、博士生导师15人、教授和副教授共55人。学院设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热能与动力工程、风能与动力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5个本科专业,并拥有电气工程一级博士学位授权点;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流体机械及工程、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等6个硕士研究生专业;电气工程及控制工程等2个专业学位领域的工程硕士。学院同时招生培养电气工程、控制工程领域的工程硕士和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兼招在职攻读高校教师硕士专业学位人员。学院现有在校本科生1260名,在读博士、硕士研究生近450名。
科研成果:
学院科研发展迅速,多个项目获部、省级科技进步奖,多个研究成果获发明专利或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学院科学研究的特色是强弱电相结合,在电力系统分析、电力系统运行及控制、新能源开发、水力机械安全运行、故障诊断与测试;水力机械内流及外特性预测;水力机组过渡过程控制与仿真;水工金属结构与起重机械安全研究;机电一体化研究;水电站自动化、智能仪器仪表等领域有较强的科研优势。学院学术气氛活跃,与国内外十余所著名大学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相互交流,互派访问学者,联合培养研究生等。
能源与电气学院各系教师名单
(按姓氏笔画排序)
自动化工程系
王亦红 王 平 王 冰 尹 斌 王万成 王宏华 孙永辉 卢新彪
叶彦斐 李志华 吕国芳 任祖华 朱 拓 张卫存 苏建元 周 军
徐 群 袁晓玲 钱艳平 钱惠敏 梁 华 楮福涛 路天航 滕德红
电力工程系
丁晓群 马宏忠 卫志农 王海风 王 敏 孙黎霞 孙国强 史林军
刘皓明 余 昆 余一平 严登俊 吴 峰 陈星莺 陈 谦 金 平
周 玲 林 霞 周海强 金宇清 赵晋泉 袁 越 秦 川 傅质馨
廖迎晨 潘学萍 潘文霞 鞠 平
动力工程系
卜现港 方红庆 李 龙 张德虎 杨光明 吴 新 吴文桑 周大庆
郑圣义 郑 源 屈 波 郭建斌 赵恒文 夏仕锋 秦战生 曹林宁
潘 虹
新能源系
冯晓琼 左 潞 许 昌 胡鹤轩 钟淋涓 赵振宙 霍志红
电工电子实验中心
电气自动化实验中心
能源与动力实验中心
王惠庆 孙 臻 叶华顺 史小燕 冯 晔 刘长辉 刘久付 吴卫芳
何建国 陈冬红 李 琦 严慧敏 赵翠华 郭 苏 高乙月 钱荣根
谢小磊 韩敬东 蒋 怡 程 俊
昌明河海大学考研网欢迎有志于16河海考研能源电气的考生,能加入16考研群,与全国各地研友相互交流、分享心得!
2016河海能源电气考研群 27797420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