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广州大学城网业务调整

[心得交流] 那年夏天,我在伦敦 [复制链接] qrcode

查看: 2014 | 回复: 0

平地起波澜
发表于: 2014-12-3 17:40:10 | 显示全部楼层

伦敦,是世人都向往的旅游目的地。记得那年夏天14天细致的伦敦游赏,更恰逢奥 运盛会,自然让我是充满了期待。
  去程一路辗转,从北 京飞到阿姆斯 特丹,再转机向伦 敦飞去--好事多磨,奥 运中的伦 敦,从空中到地面至于地下,都格外的繁忙。幸运的是,航 班邻座竟是一位北 京大学的原 子物理学教授,我们相谈甚欢,近二十个小时的航程回想起来,其实并不枯燥。由于参报了北京新东方国际游学营,我这个大学生在团中也算是"上了年纪"的人,脸上不好意思像团中十三四岁的小孩子们那样挂着那么多兴奋的表情,绝对是真真切切的。虽然这并非我第一次漂洋过海,但此行较为细致的游学体验与之前走马观花的跟团游,必然大为不同。目的地是英语国家,国内难得的练习口语的机会到这里变成日常。甚至,我还有理由比他们更加兴.,因为在书本上久闻大名的欧洲文化和英伦风貌,如今将有机会亲眼见证。走出机舱,满心期待。
  到达寄宿家庭的接送点,伦敦时间已是夜里九点,但不列颠的天色仍是黄昏。接送点是一个近郊的社区俱 乐部,站在空旷的停车场上,远望地平线上染得通红的天空和头顶披上了夜色的云彩,看得出其无比的洁净。修剪整齐的草坪如绿毯一般一直铺到天边,融入到地平线上那一片灿烂的夕阳之中,草坪上的长椅、球门镶着金边的剪影,静谧而安详,让人一解路途的疲累而倍感舒畅。这样一片梦幻般的草坪,在如今的中国莫说是在城市之中,恐怕去到了乡村也难以寻见。拜见伦敦的第一眼,已经如此惊艳。
  初次见面,我们的英国家庭主人Mel话不太多,也让初来乍到的我们略有些紧张。在他的帮助下,三个大箱子塞进了他不太宽敞的车厢内,我习惯性的朝右前方的车门走去,Mel突然笑出声来,问道:Are you going to drive? 我愣了一下,便也笑了起来,气氛顿时轻松了许多。小车在夜色之中沿着狭长而安静的英国小道朝着我们将要居住的Oxford Street驶去,Mel向我们介绍起了寄宿家庭的基本情况,我努力集中精力听他说明,然而一路上看到我们的车子总在道路的左边行驶,略有些逆向行车的惊悚。
  接下来的旅程,既如预料中的精彩,也有不少不期而遇的惊喜。
  有人说,伦敦是一座叫不上名字的城市。理由是,说到巴 黎,人们会称其浪 漫之都;说到纽 约,人们会想到金 融中心和摩 天大楼。而同为世界一线城市的伦敦,却难以冠上一个简单的名字。雾都?那工业..时期的煤炉烧出的阴霾天色,早已经散去,"雾都"这个称谓也已经作古;如今也已经被现代城市的活力所替代;而柯 南道尔笔下的都市,事实上也太过离奇而缺乏真实感。伦敦,这座从古罗马时期就闪耀着人类文明星火的城市,有着太过厚重的容量,文化名城、金融中心、时尚之都,都是伦敦,但都不是伦敦的全部。它就像一位学问渊博的老人,他没有某某教授或某某学者的称谓,但他丰富的头脑,经过多少年来默默地思考与沉淀,已经称得上是一位真正的智者。
跳转到指定楼层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