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实用的宝藏网站 - 广州大学城网点亮大学生活!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广州大学城网业务调整

如何做市长的“粉丝” [复制链接] qrcode

查看: 3342 | 回复: 1

八日水
发表于: 2014-11-16 21:43:48 | 显示全部楼层

  山西大同原市长耿彦波的“粉丝团”因参与多起事件“挺”耿,此前已频繁引起舆论关注。上个月,大同市委书记丰立祥被调查,“耿彦波粉丝团”和市民长期的不满又找到宣泄出口,导致10月18日发生近千人聚集,请愿要求耿彦波回大同。最近,有媒体对“耿彦波粉丝团”进行再调查,发现有人对耿彦波的“呼唤”带着另一种情绪,“让老耿回来收拾烂摊子,给我们个说法!”
  耿彦波调离大同后,丢下大量半拉子工程,致使一些拆迁户利益受损。现在,有人发出“讨说法”的声音,要他回来收拾“烂摊子”,尽管这些人被“粉丝团”称为“钉子户”,但我认为,他们的声音不应该被淹没和漠视。要知道,“耿彦波粉丝团”一直很火,很容易给人的一种感觉,认为那就是代表着大同的民意。如果只是简单把他们当作是市长“粉丝”的全部,就会让民意陷入盲从和不理性。
  很多人可能觉得,现在大同的“烂摊子”主要还是怪刚刚被查的市委书记丰立祥。毕竟,上个月丰立祥“出事”时,大同市区还接连响起鞭炮声庆祝。而在去年2月,耿彦波调任太原市委副书记、市长时,那可是有上千市民在为他自发送行。一边是“落马官员”,一边是“民心市长”,这两种形象的反差,自然容易固化人们的思维判断。
  把问题都推给落马官员,那是很容易的事,也是习惯性思维。不过,一个成熟而又理性的现代公民,在面对公共事务的时候,也不应该仅凭政治上的否定,更不应该轻易被所谓的“集体意识”捆绑,而应该在科学、民主与法治的框架内,来理性分析一个官员的作为,做出属于自己的独立判断。
  比如,耿彦波主政时开建的多项大型工程停滞,很多拆迁区域的基础设施被拆除,居民只能过着无水无电的生活,这才引发拆迁户和建筑商的不满。当初铺开的摊子之所以没人接管,有专家就认为,这并不只是因为后任的不作为,而是因为耿彦波当时投入太猛,没有把握好度,透支未来,使下一届政府背上了沉重的债务包袱。
  按照这种说法,大同现在的“烂摊子”,自然不能都怪当地领导在耿彦波上调时“撂挑子”了。更重要的是,对一位调任别处官员的政绩,人们更应该有勇气去科学进行评估。这实际就要求民意能够更加理性,更加注重客观真实。而在大同市委书记落马对耿彦波产生巨大的“烘托效应”背景下,现在自然必须去谨防“耿彦波粉丝团”一次次大张其鼓用“力挺”与“标榜”来捆绑民意,而应该有勇气去发现和打捞那些可能“沉没的声音”。
  一个市长有“粉丝”,形成“粉丝团”,从某种意义讲,必须平常心面对。一方面,这可能是因为市长是“好官”与“能官”;另一方面,这很可能是一些市民的“权力崇拜”意识使然。甚至,很多人成为市长的“粉丝”,就是因为自己是既得利益者,是在攀附权力。更何况,市长也不应该要都来唱赞歌的“粉丝”。前几天,江苏镇江女市长面馆接访,就被三百民众围得水泄不通。这些民众,很多当然也能说是市长的“粉丝”。对于权力来说,很多时候,批评也是建设,也是推动权力更加理性,更加尊重民意,依法行政。敢于批评的“粉丝”,往往才是真“粉丝”。
  事实上,调查也发现,在“耿彦波粉丝团”中,有的感动于耿的铁腕作风;有的在大拆大建中获益;还有的在官场仕途升迁。这本身,不是所有的市长“粉丝”都在代表民意,也不是所有的市长“粉丝”都代表正义。这样的“市长粉丝团”,有时自然也就可能会乱成一团。从某种意义讲,这也是对市长的不负责。前几天,就有几名“耿丝”被以寻衅滋事罪拘留,尽管有人指摘这背后可能存在警方滥用职权,但是,谁又能否认聚集于街头的上千“粉丝”里,就真的没有“变质”的呢?
  至此,如何做一个市长的“粉丝”,也就不难理解。首先还是要客观全面正确地认识市长到底是不是好市长,要做到既不能一概而论,又不能以偏概全,而应该就事论事,求真务实;其次就是不能人云亦云,盲目跟从,一头扎进“粉丝团”中被推滚向不知名的远方,那样,在看待市长时,就会丢掉了自由精神,独立人格。更重要的是,对于市长,也应该拥有敢于质疑与敢于批评的精神。当然,对市长来说,更应该将这些质疑与批评的声音,视为是粉丝的“真爱”。
  做市长的粉丝如此,做更大权力的粉丝亦然。这也就是剖析“耿彦波粉丝团”的意义所在。
跳转到指定楼层
gzjian
发表于: 2014-11-18 15:58:53 | 显示全部楼层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