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广州大学城网业务调整

[城内/高校新闻] #大学城十年#一纸规划孤岛崛起变大学城 十年回望荣耀亦有 [复制链接] qrcode

查看: 39350 | 回复: 4

gzjian
发表于: 2014-9-16 21:21:43 | 显示全部楼层



3605549418.jpg 3606735339.jpg
   3606735339.jpg
  2000年,一片绿地的小谷围岛 羊城晚报记者 魏辉 摄
   3605549418.jpg
  2003年9月8日,建设大学城的建筑工人 羊城晚报记者 邓勃 摄
  一纸规划,孤岛崛起新城 十年回望,荣耀亦有遗憾
  羊城晚报记者 林世宁 通讯员 张元亮 李宇红 卢庆雷
  2003年之前,广州番禺区新造镇的小谷围岛还是一处与外界没有任何陆路交通联系的孤岛。2004年9月起,它却摇身一变成为全国闻名的广州大学城,高速、地铁、隧道、轮渡……交通便利,四通八达。
  从项目启动到首批大学生入住,小谷围岛上发生了翻天巨变,短短19个月时间里,建成了总面积230万平方米的129栋建筑,这“不可能的任务”是如何完成的?记者走访了当年大学城的设计者和建设者。
  超前设计,仍在引领潮流
  李传义,11年前担任广州大学城建设指挥部办公室总工程师,谈起大学城的规划设计,他一直都引以为豪:十年前就能贯彻以人为本、生态优先、环保节能的规划理念,融入数字信息化等新技术,依然值得未来广州的类似项目借鉴。
  热电冷三联供、分质供水、智能楼宇……这些先进技术普通民众甚少接触,但在广州大学城已使用了10年。大学城的分布式能源站以天然气为一次能源,通过燃气轮机发电制冷,发电的余热则用来为大学城学生宿舍提供热水;大学城还是广州率先启用分质供水的区域,优水优用,低水低用,高质水与杂用水两套管网独立,其中高质水主要用于饮用、沐浴及洗涤,杂用水主要用于冲洗绿化及要求不高的日常用水。
  “一般城市家庭都是使用饮用水冲厕所,消防用水、景观补水使用的也都是清洁用水,这是对宝贵水资源的极大浪费”。李传义说,大学城四面环水,杂质水就地取材珠江水,通过初步净化处理即可供应使用,大学城水厂最初设计日产5万吨,后扩展到10万吨仍供不应求。
  大学城中环路的中央绿化带为何那么宽?不少到过大学城的人都有类似疑问,其实在绿化带下有一条长达18公里的“隧道”,可谓是连同大学城的神经中枢。这条隧道正式名称叫综合管沟,宽7米、高2.8米,集中铺设电力、通讯、燃气、给排水等各种管线,避免了“拉链路”的出现,这是省内第一条,也是当时国内最长、规模最大、体系最完整的综合管沟。
  “广州大学城是全国大学城建设热潮中最后一个也是最成功的一个。”广州大学城提升计划主要编制者、规划专家袁奇峰教授认为,广州大学城与广东经济发展的契合度,以及大学城本身的规划和达到的效果都是成功的。
  事不过夜,创造建设奇迹
  2003年5月15日,广州大学城施工便桥开工,标志着大学城土建施工正式启动,至2004年8月26日首批大学生入住,短短469天便完成了大学城一期工程230多万平方米校区建筑,实现了孤岛起新城的翻天巨变。
  “累,至少少活五年”,10年后谈起当年“会战”大学城,曾任第二组团项目总监的倪建国,第一感觉仍旧是累,“每天都是从天亮干到夜里11点,吃饭时间、休息时间基本都在开会,大家戏称这是天天‘夜总会’”。累归累,大学城却是倪建国最怀念的项目,也是他做得最开心的项目,“干工程的人不怕累,就怕干不顺,常有三五层楼的项目20个月建不好,要知道大学城从项目启动到一期工程完工都才只用了19个月”。
  “现在很多工程时间都浪费在折腾图纸上,干到哪里图纸变到哪里,非常要命。当年大学城根本不存在这种问题,各高校基建处直接参与,完全按照学校的实际需求设计,施工过程中基本没有改动。”倪建国印象最深的是,当年大学城工地有个硬要求:事不过夜,施工单位遇到的问题,要马上反映,指挥部当天就要拍板解决,雷厉风行。
  就在不久前,倪建国公司监理的一个政府项目,施工时发现桩型设计不符合地质情况,要进行修改,结果两三个月没有批复,而工地只能停工,“在大学城,这种事最晚第二天就能解决。设计、监理、指挥部人员都吃住在工地,而且指挥部的负责人会不停地在各个工地巡视,有问题不用你找他们,是他们上门帮忙解决”。
  为保进度,工人争抢材料
  广州大学城建设的高峰期,小谷围岛上聚集了十多万名建设者,“那时候工人们不会想着怎样偷懒怠工,都想方设法又快又好地完成任务拿奖金。”倪建国津津有味地说起了当年的故事,那时大学城指挥部每两个月会对所有施工单位进行一次工程施工综合考评,最多可获30万元的奖金,“这个方法可比干不好罚款好用多了”。
  倪建国笑称,当年工地上最吃香的是泥罐车司机,那时混凝土由搅拌站统一配送,先送谁后送谁,基本上司机说了算,“最初送一车混凝土来,施工方会慰劳司机一包芙蓉王烟,后来各家又暗地里加价升格成了中华烟,再后来施工方干脆直接上路拦车‘抢’了。进入装修阶段用的地砖、门窗等装修材料基本也都要靠‘抢’,不然考评时怎么比得过别人。”
  时过境迁,模式难再复制
  广州大学城当年是作为特大型工程建设项目来执行的,一期工程能在19个月内完成,在李传义看来是“政府主导、高校主体、社会参与、资源共享”的建设理念和思路得到了很好的贯彻,并且创立了“小业主、大监理、社会化、专业化”的先进施工管理模式。
  “当时不是一般性的政府主导,统筹、投资、建设管理都完全由政府主导,政府实实在在拿出钱来办教育,许多程序上特事特办。”李传义感叹,能在短短半年时间内完成大学城项目的前期项目建议书审批,可行性报告审批,规划立项审批,规划设计等等,是一个奇迹。
  相隔十年,社会大环境变了,政府的决策机制也有了一些改变,“10年前,无论哪个方面的人,只要能参与大学城项目建设,都有荣誉感。现在,往往项目刚启动,各方面的负面声音也随之而来,招投标问题、规划不科学、工程质量问题、腐败问题……这说明群众的监督意识更强了,这当然是好事,但对于工程建设者来说,做事显得更难了。”李传义感慨道,当时大学城的管理模式已经不可复制。 编辑:王燕子
   1 3608963561.jpg
  广州大学城建设大事记
  ■2000年8月大学城选址工作开始;
  ■2001年3月2日广州市委常委会议确定大学城选址。随后,广州市规划局完成《广州大学城发展规划》;
  ■2001年12月《广州大学城发展规划》获得省政府常务会议通过,广州市政府正式公布实施;
  ■2002年2月27日广东省广州大学城领导小组全体成员第一次工作会议在省政府举行,明确省市共建广州大学城;
  ■2002年6月10日广州大学城征地拆迁工作动员大会召开,广州大学城建设正式动工;
  ■2002年8月大学城规划设计招标工作启动;
  ■2003年1月21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对广州大学城规划和建设前期准备工作进行实地考察,要求广州大学城要建成全国一流大学城,保证2004年9月1日首批大学生进城开课;
  ■2003年4月大学城整体设计与校区组团详细规划设计、中心区城市设计国际咨询、道路交通及市政工程综合规划方案出台;
  ■2004年5月底市政道路路面施工完成和二期开工;
  ■2004年6月底10个校区一期建筑装修和机电安装及公共绿化施工完成;
  ■2004年7月底完成煤气、有线电视、电讯等系统的施工;
  ■2004年8月底医院、一期工程、大学城部分建筑的集中供暖工程完成;
  ■2004年9月初广州大学城如期迎来首批近4万名学生。
  (林世宁 司徒泳灵)
  大学城·数据
  ■广州大学城建设高峰时,共有1000多个参建单位、10万多名建设者日夜奋战。
  ■2003年1月至2004年8月,广州大学城小谷围岛一期工程经过19个月的努力,建成了18平方公里市政基础设施和230多万平方米校区建筑。
  ■广州大学城城区道路总长度66.06公里,其中主干道25.04公里、次干道13.18公里、支路27.84公里。公交站场建筑面积0.19万平方米、停车站0.5万平方米、公共停车场0.55万平方米、轮渡码头0.16万平方米。
  ■广州大学城信息与体育共享区项目总用地面积121.4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6.36万平方米,包括体育中心7.36万平方米、公共图书馆10万平方米、科研中心10万平方米、学术交流中心3万平方米、信息网络中心6万平方米。
  大学城·荣誉
  2006年获国家人居环境范例奖
  2006年获全国十大建筑科技成就奖
  2006年获部省级优秀设计奖31项
  2006年获国家优质工程奖银奖8项
  2006年获部省级优良样板工程108项
  2007年获第七届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
  2007年获建筑节能年度新闻榜、年度十大代表工程奖
   3608963561.jpg
  李传义
  李传义:大学城中环路 设计最大失误
  文/图 羊城晚报记者 林世宁
  广州大学城开城10年来,无论其设计建设,还是对广东高等教育的促进,都将作为成功经验写进史册,但在大学城的建设者们看来,它还不完美,如果能在功能上加以完善,它将日臻完美。
  建议:中环主做绿道
  羊城晚报:大学城设计建设的成绩毋庸置疑,在您看来除了经验,有没有一些不完美的地方?
  李传义:大学城建设中,还是有些需要反思的问题,中环路的规划就是失败的。中环路承担的功能应该主要是校内交通,实际上却按照双向八车道,大城市过境交通的规格来设计,把大学的教学区和生活区分隔开了,这是比较严重的失误。
  每天早中晚三个时段,过马路的学生像潮水一样,而中环的交通流量又很大,导致学生横越马路险象环生,虽然大学城启用不久就在中环沿线加建了10座天桥、隧道,以缓解学生过马路的难题,但人为拉长了学生的步行距离,学生们都不愿意走。
  羊城晚报:这个问题还有办法弥补吗?
  李传义:有人建议把大学城中环的红灯延长到5分钟,就是让开车的人停下来,让学生过。既然这样,倒不如直接把中环降为校内交通,拓宽自行车道,人行道,建立以中环为主体的连接十大高校校园的慢性交通系统,即绿道,节省出的路面归还绿化。
  至于交通疏散问题,可由现有的12条大学城放射线来解决。
  配套:建设教师公寓
  羊城晚报:把教学区和生活区完全割裂,还有哪些影响?
  李传义:大学城各高校采用的都是大分区的设计,学校按照生活区、教学区、体育活动区等划分功能分区,现在看来,这有些不人性化。学生从宿舍去上课要走一公里以上,课余时间学生多数不愿意去课室,造成资源浪费。
  此外,教学区缺乏必要的生活辅助设施,学生想买瓶水都困难,造成了生活与教学活动脱节。国外很多高校设计得非常舒适,图书馆一楼就是餐厅。这一教训我在澳门大学横琴校区的设计建设中进行了修正,澳门大学建了13个书院,都有自己的饭堂、活动室、图书阅览室等生活辅助设施。
  羊城晚报:大学城老师走教的问题,10年来一直未能得到解决,当初规划设计时,为什么没有建教师公寓?
  李传义:房改之后,政府不再允许学校建教师产权房。设计广州大学城的时候,考虑到国外大学,老师基本不住在学校,所以就没有过多地考虑教师居住的问题。
  这样规划脱离了中国国情,在国内高校,老师基本都是住在学校的,老师跟学生互动非常紧密,现在一到下午四点半,老师就着急回市区,学生就放羊了。
  其实,当时应该有教师公寓的规划预留,就算不能建产权房,至少可以建周转房。现在,当年预留的公共用地都搞了商业开发,进入了商品房市场,几万元一平方米,老师怎么买得起。
  羊城晚报:这些问题现在还有办法解决吗?
  李传义:我个人认为,还有三个层面可以挖掘建设用地:首先是外环以外的公共绿化用地,广工南侧的外环公园有800多亩,广药、广中医的外侧也有大片绿地,算下来全岛至少还有1500到2000亩空地,这些地方基本没有人去,长时间在那里晒太阳,为什么不可以用来建教师周转房?
  其次是大学城的组团绿化用地,第三则是校内公共绿化用地,都可以适当用来建设教学辅助设施。
  我这样建议,肯定有人会骂我蚕食绿化用地,出馊主意。现在大学城绿化率超过50%,建设容积率不到0.7,通过调整绿化率降到国家对城市要求的35%,容积率提高到1.0左右,对校园舒适度不会有太大影响,但却能解决大学城面临的几大难题。
  节能:学习华工经验
  羊城晚报:大学城设计上采用了很多先进理念,但好像使用者并不买账,例如集中供冷,大学生感觉不方便,学校感觉花费高。
  李传义:集中供冷系统设计上没有问题,但是利用现代技术手段管理的环节出了问题。很多学校的智能管理系统并没有启用,好像目前只有华南理工大学等少数几个学校启用了。
  画外音:华工大学城校区面积排名前三,校区耗能却仅排名大学城第八位。2008年,华工在大学城预留的弱电控制系统上加装了自主研发的校园能源监控与空调集中控制系统,学校教室空调按照课程表时间开放,窗户安装了自动关窗器,空调开启的同时自动关窗,避免了能源的浪费。系统启用前,学校图书馆每小时耗电1万度左右,而系统启用后,高峰期耗电也只有6000度,全校整体节能超30%。
  羊城晚报:大学城启用以来,不少学校都出现了一些建设质量问题,您怎么看?
  倪建国:大学城土建工程结束后,所有室外工程要在三个月之内完工,自家装修都要两三个月,何况这么大面积的学校。因为时间太紧,装修前后工序间必要的搭接时间都被省略了,地面塌陷,外装修破损等问题难免会出现。
  如果大学城建设工期能延长一年,从容建设,质量会更好。 编辑:王燕子 3593079023.jpg
   3593079023.jpg
  2008年5月23日,广外大学城校区毕业礼上,学生抛帽庆祝步入社会 羊城晚报记者 何奔 摄
  
  2004年8月30日,大学城迎来首批新生,家长学生走过略显荒凉的校园 羊城晚报记者 侯恕望 摄
  老校突围,上演涅槃故事 高教蜕变,尚有提升空间
  羊城晚报记者 陈晓璇 尹安学 林世宁??实习生 蔡佳贤 通讯员 李宇红
  曾经的小谷围岛,岛民生活以农耕为主,自给自足,几乎与市区隔绝。而正是2001年《广州大学城发展规划》的颁布,不仅改变了这座孤岛的命运,更由此开启了广东高等教育飞跃发展的新篇章。
  对比十年前后,可以发现,广州大学城让广东高校异军突起,为广东高等教育打造了一批硬朗的主力军,为广东产业转型升级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据不完全统计,10年间,广州大学城一共为广东输出近40万名大学毕业生,向社会输送一大批高素质人才。很多高校领导不无感慨地说,“假如没有建设大学城,广东高等教育就没有这么漂亮的数字。”
  时代需要建大学城
  广东为什么要建广州大学城?这恐怕跟时代有关系。现任广东省教育厅厅长罗伟其,2003年广州大学城打下“第一桩”时,他担任的是广州大学城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他可谓是广州大学城从无到有的见证者之一。
  对于广东教育的发展,罗伟其了如指掌。他说,2002年,广东的经济已经飞速发展了,但广东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只有15.3%,只是刚迈入高等教育大众化初级阶段。“高等教育规模偏小,与广东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客观需要不匹配,与人民群众对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迫切需求也不适应。”
  为此,省委、省政府作出加快高等教育发展的重大决策。2003年1月,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站在广东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增强发展后劲、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高度,提出“建设全国一流大学城”和“2004年9月开学招生”两大目标,宣布广州大学城建设全面启动。
  “轰隆隆,小谷围岛瞬间从一个荒岛变成了大工地……”19个月要在首期18平方公里土地上建起10所大学,141栋建筑,这可能吗?其困难程度罗伟其感触良多。“尽管千头万绪,但我们面对困难不退缩,不抱怨,各部门通力配合,对大学城建设开辟‘绿色通道’,坚持特事特办,及时解决各种困难……”2004年9月,奇迹真的出现了,广州大学城建成并投入使用,中山大学等10所高校开门迎客,首批近4万学生进驻。
  其实,除了克服赶工的困难外,大学城的“招驻”也有难度。华师大教育科学学院教授李盛兵透露,10年前主动想进驻大学城的高校并不多。“当时个个高校都想留在市区,不想去那么偏僻的地方,再加上要建新校区,要分开管理,很麻烦。”
  李盛兵坦言,扩招并非当初高校进驻大学城的动力,真正的原动力是广东为了推动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必须建大学城,让广东的高校扩大接纳程度和能力。而这也是广东要建南方教育高地,建立研究性大学群迈出的第一步。
  进驻高校收获自信
  现在回过头来看,选择进驻大学城的10所高校是明智的。
  华师大教育科学学院院长卢晓中教授说,大学城让老城区高校实现了“两个突围”,一是办学空间大幅拓展,实现了大学扩招的“硬突围”;二是学科建设的“软突围”,随着广东经济高速发展,对理工类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但是理工科对设备场地要求比较高,过去施展不开,连实验室都不够用,学生没办法做实验。大学城也为各高校学科发展调整提供了空间。例如,华师大就借机调整了学校理工类学院的架构。
  在进驻大学城的10所高校当中,广州大学是唯一整体搬迁的学校,所以其变化也是最明显的。之前合并了多个学院的广州大学共有5个校区,很分散,管理难度也大。学校统一进驻大学城之后,“就像一家人住在一起,沟通起来都方便多了。”这一点广州大学党委书记庾建设感受最深。
  庾建设说,进入大学城之后,广大的办学质量提高不少,师资队伍水平也提高很快。更明显的是,科研水平提高了,“我刚来的时候,科研经费也就两三百万,现在都有2、3个亿了。现在竞争激烈,能够在这种环境之下,通过自己的实力争取科研经费这是很实在的。”一系列综合实力的提升,带来的就是好名气,生源质量也跟着提高,“我们率先在省外实现一本招生。生源很好,超出一本四、五十分,甚至七、八十分。”
  大学城绝非是一座毫无魅力的空城,它的诞生还吸引了不少国家重点科研项目进驻。比如,广大引进了教育部的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还有国家的人才培训基地,包括一些学科的硕士点、博士点都是从无到有,“这些原来都是我们不敢想的!”庾建设说。
  据统计,各高校大学城校区拥有30多个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多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迁入或新增各类国家级创新平台近20个,省部级科研平台50余个……
  岛民生活不输市民
  时过境迁,随着大学城人气渐旺,各种配套设施也跟上了。2005年12月26日,广州地铁4号线大学城专线(万胜围至新造段)开通,尽管要8分钟才有一趟车,但对于只有“华山一条路”的小谷围岛来说,已经是极大幸事。不久后,南沙港快线开通,从大学城进出市区的时间大大缩减。到近年,官洲隧道开通,公交线路不断优化,大学城的交通状况也得到了全面提升。
  有了路,一切皆有可能。很多到大学城上班的老师开始开私家车上岛,多条公交线路也可以把学生送往城内的四面八方。政府给进大学城做生意的的士发补贴,所以他们愿意上岛来接送客人。对于不开车的王笑君来说,出行不再是痛苦的事情,“一个电召就有的士过来。”
  年轻老师孙旭炜说,她已经习惯了大学城的生活,“这里的树长高了,走在下面很舒服,有时去市区,都觉得空气没有这里好。”而随着广东科学中心、岭南印象园、小洲村等景点的吸引,大学城不经意间竟成了一个休闲旅游的好去处。“现在觉得住在大学城挺骄傲的,经常邀请朋友来玩。”孙旭炜说。
  那些此前不大情愿到大学城上课的老师,也爱上了这里宽敞明亮的办公环境,“除了家里有紧急事情,老师们都处理完工作再走,不像以前那样一上完课就跑了。”王笑君说。除此之外,不少老师周末还会拖家带口到大学城度假。甚至不少市民也慕名而来,到大学城骑单车,到中心湖放风筝……
  2007年,广大商业中心开业。肯德基、必胜客等进驻,购物商场开门迎客,顿时让岛民们生活上了一个档次。而彼时,中大和广外宿舍区之间的贝岗村也发展迅速,各种餐饮、商业店铺也纷纷崛起。“吃饭、逛街、娱乐……城里的生活,岛上都有。”
  发展至今,大学城已有5大商业中心,包括广大商业中心、GOGO新天地、北亭广场、综合商业服务区(南、北商业区)、4个村的临时商铺。
  高教蜕变仍有空间
  来自省教育厅的统计数字显示,10年过去,进驻大学城的学生数量从2004年的首批4万人,发展到2014年16万多人,数量翻了两番,10年间,大学城一共为广东输出近40万大学毕业生。
  然而,10年前广东建大学城就是为了住更多的人,没有别的要求了吗?显然不是!
  华师大国际文化学院的詹春燕认为,大学城的发展定位应该是从高等教育结构优化——高等教育大众化——产学研一体化——高等教育国际化。如果仅仅是完成了扩招,那只是完成“大众化”而已。
  今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到中大、华工大学城校区调研时,提出广东要建成更多的名牌大学,在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高等学校中争创一流。李盛兵认为,这是对大学城内涵建设提出的新要求。
  10年前,广东建大学城是为了让人才培养适应经济的发展需求,同时促进广东科技、文化、经济的发展。所以其初衷绝不是简单地把地点分散的大学搬迁在一起,大学城对于教育、科技和文化的发展应具有1+1>2的功能。
  广州大学高等教育研究室扬勇俊认为,这种功能应该来源于资源共享,提高投资的使用效率和办学效益。通过多学科的信息沟通,促进科学与艺术的交流,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增强教育与科技的竞争意识,有利于教育与科研管理体制的创新。
  不过,目前大学城各个高校的资源共享仍有很大提升空间。“学生间的交流相对多些,但老师间的交流几乎没有。”据李盛兵介绍,原有的校际图书馆互相开放、十校联办选修课这样的设想,推行效果并不理想。
  除了资源共享难外,大学城有些生活配套措施至今还未跟上。扎根大学城的孙旭炜已经在广州成家,孩子都上幼儿园了。但由于大学城至今没有幼儿园,孙旭炜每天还是得把孩子从岛上送回市区上学。“下一个10年,大学城的幼儿园、小学、初中这些配套能完善,那就好了。” 编辑:王燕子
  访谈
  广州大学党委书记庾建设:
  这十年,广大变化让人振奋
  羊城晚报:当年建大学城很多学校是观望的状态,广州大学是怎样的态度?
  庾建设:当初从老校区搬到大学城,很多教职员工是不愿意的。但是大家也知道没办法,这是一定要搬的。但是我是看好的。因为世界一流的大学,没有教师住在学校里的,这种住在学校模式不可持续发展。当时确实是打乱了他们的生活节奏,但是现在也发生变化了,要他们搬回去还不愿意了。
  羊城晚报:很多人也说学校要有历史沉淀,刚开始进驻大学城,面对新建筑,是否有些失落?
  庾建设:广州大学相对来说好一点,因为市区的校园环境太差,到这里后更好一些。当时一年多就完成了第一期的建设,而且我们没有债务,全部是广州政府解决的。所以,如果不做出成绩来,我也过意不去,一定要办好。
  羊城晚报:这十年广州大学变化太大了。
  庾建设:这十年取得的成就之大,令人振奋、令人鼓舞。首先是大学城建,原来是5个校区,总共加起来也就500多亩地。校区很分散,地质不好,管理难度也大。到了大学城,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达到国内一流,甚至国际一流。国外的大学,也不过如此。第二,通过这十年,精神面貌完全不一样了,现在的广大人充满自信,充满激情。
  羊城晚报:听说今年广大要对学校规划进行调整,好像准备建抗震大楼?
  庾建设:对,我们是寸土必用、寸土必争。其实早在2003年就计划建设的。至于校内,还有很多功能要完善。前很多东西没有,比如教师、学生活动中心,综合教学楼等,还有教室规格的调整,这些只有通过盖新建筑来不断完善。
  羊城晚报:学校使用久了之后,对学校的功能也有相应的调整。您去年在学校讲话时说道,把商业中心收回来,费尽了周折。
  庾建设:商业中心其实是个后勤保障配套设施。建的时候,成本很高,也需要管理人才,所以就把它社会化,后来问题出现,承包方想要谋取更大的利益,当时施工也存在安全隐患,我们就决定收回来,商业氛围太浓,就会淡化学习、学术氛围,这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
  老师:从一等生活到四等生活
  市民到岛民
  “走路上班是一等生活,骑车上班是二等生活,开车上班是三等生活,坐班车上班是四等生活,挤公车是五等生活。”
  2005年之前,华南师范大学物理系老师王笑君过的都是“一等生活”。教在华师,住在华师,吃在华师,高校大院式生活让王笑君过得很知足。
  2005年9月,华师大10个学院整体大搬迁。王笑君跟其他100多名同事,第一次坐上了从华师大石牌校区开往广州大学城校区的班车。当班车驶上华南快速路,老师们纷纷望向窗外,高架桥下,就是他们曾经的办公楼,还有温馨的家。
  “平时提前半小时起床,20分钟就能整理完毕走到教室,中途还可以经过饭堂买个早餐,但现在不行了,必须踩着班车的点赶路。”一下子从“一等生活”降到“四等生活”,王笑君和不少老师一样,心有怨言口难开。
  不过,有点小安慰的是,当时任物电学院副教授的王笑君,在大学城拥有了一间单人办公室。还有,在新校区,他的实验设备不仅“摆得开”,还更新换代上档次了。
  岛民不出门
  早期,大学城的配套设施基本上为零,连出租车司机都不愿去。
  王笑君还很记得十年前的一个晚上,他指导学生做实验忙碌到深夜12点,“没有公交车,更加不用说打到的士了。”最后,王笑君想到一个很“绝”的办法:打电话给住在石牌校区的同事,让同事打一辆的士到大学城接他,“说好来回两程司机才肯去,不打表,80元。”
  一年后,从重庆西南大学毕业的大学生孙旭炜也来到了广东,她应聘进去了华师大,跟王笑君同一个学院。不同的是,作为年轻教师的她,必须完完全全进驻大学城,她也可以过上走路上班的“一等生活”。
  只是,此一等非彼一等。孙旭炜说自己是“岛民”,那是因为她必须长时间待在大学城里,有时还要去岛上的村里买菜,只有周末才会出岛进城。一到晚上,大学城更加冷清,“有点怕,不敢一个人出门。”来自异乡的她,心里有那么一点孤独。好在,身边还有跟她一样常驻大学城的“岛民”老师,一起做饭,一起散步,一起聊天,成了他们互相依靠的方式。
  “如果可以选择,那时我当然想选择在石牌校区。”然而,几乎没有选择的余地,因为每年怀揣着大学梦的近4万学生还是被送到了这里,他们需要老师。
  大学城·十年变化
  ■从2004年到2014年,驻岛人数从最初的1.3万余村民,到如今20万人口,翻了13倍,其中包括广州大学城约有16万在校大学生、1.2万教职工、7000名常住居民、5000名产业园区企业人员。
  ■广州大学城建有7大商用住宅楼盘,总共提供约3600个单位入住,按照广州平均每户家庭人口为3.1计算,将至少有1.2万居民进驻大学城。
  ■从2002年到2014年,广东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15.3%提高到30.5%。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从46.78万人增长到171万人;在校全日制研究生从2.15万人增加到8.52万人。在大学城就读的本科生、研究生数量分别约占全省的15%和30%。
  ■根据小谷围街道办统计数据,2004年村民的人均年收入在6268元,2013年的人均年收入大约在1.51万元,10年时间大约翻了一番。10年前,这里几乎是没有税收的,现在每年4个亿的税收。2013年GDP总量达到5.0784亿元,比上年增加12%。 编辑:王燕子
  
  2006年8月16日,暑假的广州大学城图书馆内,学子“刨书”度过炎夏 羊城晚报记者 何奔 摄
  
  2012年7月3日,广州大学城放学时间 羊城晚报记者 朱文海 摄
  青春起飞,小城充满喜乐 坚守生活,岛民今非昔比
  羊城晚报记者 陈学敏??通讯员 蔡珊珊 刘红艳
  “亲,明天下午三点在大学城聚会,可不要忘了哟!还请各位邀上你的同室舍友,相互通知。”8月29日,杨凯桓不忘在微信群里发出温馨提醒。
  8月30日,中山大学2004级市场营销本科专业22名“老岛民”相聚中大大学城校区。“那天,我们仿佛都回到了大学时代,同学们变老了,大学城变好了,唯有青春没有褪色。”杨凯桓感叹。
  迎来送往,十年间,这座并不起眼的小孤岛,因一批又一批年轻的大学生而变得耀目生辉。从陌生、熟悉到落地安家,10年后,这些曾经的“拓荒牛”们,在这个他们仍然深爱的小岛上,继续挥洒着青春和热血,孕育着属于自己的“小城故事”。
  孤岛“拓荒牛”
  2004年9月4日清晨6时,一个瘦小的女孩拖着沉重的行李箱走在大学城泥泞的校道上,远处工地扬起的尘土,把女孩白净的脸蒙上了一层灰色。女孩叫林晓,是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大学城校区国际经济与贸易系04级新生。
  那年9月,广州大学城迎来了10所高校首批近4万名大学生。林晓就是其中一员。
  “第一感觉是失望。没有漂亮的大门、干净的校道,它就是一片工地,很荒凉。”从来没有离开父母独自出远门的林晓,此刻开始特别想念远在500多公里外的汕头老家。
  2004年9月的大学城,唯有彩旗飘飘和大幅标语让新“岛民”稍稍感觉到“新家入伙”的热闹。军训马上开始,作为“拓荒牛”的新生们,也开始了自力更生的日子。
  没有师兄师姐教路,设施不全,林晓坦言“从来没那么苦过”:“交通不便,没有商场,几千号人挤在饭堂唯一的小卖部买矿泉水、买方便面……”
  终究是年轻人,“岛民”们找出各种法子寻乐。“那年中秋夜,班里的男生们跑到中大附近的商业区买了几大箱啤酒和零食,全班同学围坐在草地上,唱歌、喝酒、游戏,一起看月亮,一起想家,一起哭,一起笑,疯狂而美好。”
  入学那年在大学城举办的文艺晚会,让林晓记忆犹新:“大学城里10所高校的学生都来了,在中大图书馆前面的广场上,我们一起大声唱广州大学城‘城歌’——‘青春起飞’:太阳每一天升起,都燃烧新的笑容,我们的青春起飞,在广州湛蓝的晴空;是那年轻的风,吹拂我们的大学城,每一颗火热的心,都伴随时代的搏动;我们来自四面八方,祖国的南北西东,带着希望带着憧憬,还有学业有成的梦……”
  381上的爱情
  “待我下课了,必然会乘着381去看你。”在大学城,这是一句誓言,为友情也为爱情。作为大学城唯一的内环岛线,381曾满载着多少少男少女甜蜜的梦。
  广州大学人文学院2004级小文(化名)的初恋就发生在大学城。“说来也巧,我们是在2004年大学城首个文艺晚会上认识的,他在中大,我在广大,在彩排走位的时候,他拿错了我的书包,我们就这样认识了。”
  找出小谷围大学城的地图就可以看到,中大位于大学城最北边,而广大则独处西南角,从中大到广大,绕了小谷围半个岛,除了自行车,381就是唯一的交通工具。“只需10多分钟,我们就可以找到对方,他来自河北,我来自广州,我们在大学城相爱了。”
  同样,2004级中山大学中文系的晶晶(化名)和“他”的相遇也发生在381上。“那天中午,381不是特别挤,却有个人老蹭我的背。我以为是色狼,马上厉声呵斥。然后全车人都看过来,一个高高瘦瘦的短头发男生捧着书包弱弱地说‘你的衣服链子撑爆了,我其实是想帮你挡一下,我不是色狼……’我的脸霎时就爆红。”而后,那位贴心的“暖男”就成了晶晶如今的好丈夫。
  今年8月25日起,381正式更名为大学城环线1。尽管从这个学期开始,381已经不再是381,但这个陪伴了大学城十年的名字,依然在“岛民”心中占据着那个最柔软的位置。
  岛民“一家人”
  广州大学教育学院教育信息技术系2002级巫玉斌,毕业那年才成为大学城的“岛民”。毕业后,巫玉斌并没有像其他同学一样,把简历寄出去,而是走出宿舍往左拐,直接送到了隔壁广州美术学院人事处。“我就想留在大学城,哪也不想去。”
  如今,巫玉斌已经在大学城结婚生子,她的人生轨迹已与大学城无法割舍。
  同样,华南理工大学的闫嘉骏2011年研究生毕业后,留在母校任教。来自陕西的他,早在10年前进岛之初就爱上了这里,“生活在岛上,心灵也会变得纯净”。
  10年来,除了学生和老师之外,还有一些“守岛人”,在默默地为这片土地挥洒着热汗。
  “一早走在校道上,迎面走来一个拖着行李箱的美女,来到面前她停住了脚步看着我,心里小激动。‘有事吗?’‘哦,没事了,我以为你要检查我的行李箱呢。’哈哈,早安!逐渐喧闹的小岛。”8月27日清晨8点,广州大学城小谷围派出所华南理工大学社区民警周泓发了一条微博,马上攒得上百个赞。
  也是这天,大学城在读学生“小猪妹妹”发出一份倡议:“我是大学生,我希望更多的人关注大学城环卫工。”
  她在倡议中写道:“作为与环卫工人生活在一个共同体的大学生,作为大学城环卫工人最直接主要服务对象的大学生,面对这一群最美的城市美容师,以汗水装饰美丽生态岛的底层劳动者,我们该做些什么?”倡议随即被大学城各个学校学生论坛转发。
  “大学城本来就是一个整体,学生、老师、岛上的工作人员等,我们是一家人。”“小猪妹妹”说。
  住200平米别墅,开摩的谋生活
  小谷围原住民的艰难与坚守
  羊城晚报记者 林世宁 实习生 许吉贝 吕艳君
  “摩的大叔带我飞!”9月1日开学当天,大学生小佳就在朋友圈上留言,感叹摩的的快捷便利。和小佳一样,不少大学城学生喜欢自诩“岛民”,他们或许不知道,身前的摩的大叔居然住着200平米的别墅,却干着一份风里来雨里去的辛苦工作。
  小谷围岛上的原住民们不会忘记,2003年5月23日那天,首批30户居民搬入了谷围新村的安置房。谷围新村位于番禺新造镇与化龙镇交界处,占地1219亩,距离大学城直线距离不到3公里,新村共修建了522套连体别墅、176套公寓来安置小谷围岛的拆迁居民。
  早四晚二,拆迁后的坚守
  凌晨4点,天还未亮,第一批摩的便出现于大学城人流较多的路口,而这么早“到岗”,仅仅因为“偶尔有学生在中心湖、新天地这些地方玩到半夜,需要返回学校”。早起的鸟儿不一定有虫吃,有时等到天亮都没有人搭摩的,摩的师傅就在昏黄的路灯下,听着夏天的虫鸣、冬天的寒风声。
  与早起相对的,是夜守,当其他同行都打烊返家时,个别师傅还在继续等待下一个赚钱的可能。在情人节、女生节、圣诞节等大学生欢庆的日子里,夜守更意味着师傅们要坚守到凌晨两点。
  在广州大学城里,像这样“朝四晚二”的摩的师傅,大约有300个,以男性为主,女师傅不足10人。他们绝大多数是小谷围岛的原住民,即来自建城前的广州番禺区新造镇。十年前的拆迁,将镇上的人分成两部分,一些人留在大学城,另一些人则搬到谷围新村。
  在这个行业里,有很多不成文的“行规”,比如,每个人都有固定的载客点,等客时要按先来后到的顺序,又比如,约定俗成的起步价是10元,远一点的地方则按实际情况收取15至18元的费用。这样的“行规”既形成垄断又保证收入,破坏“行规”者,会受到整个群体的一致打压。
  摩的司机黄师傅说,生意好时,他一天能赚200多元,但在寒暑假期间,很可能一整天分文无收,一年平均下来,一天差不多能赚100多元。自从广州禁摩后,摩的载客就成了灰色行业,小谷围岛上的摩的很多都没有牌照,师傅们也清楚其中的安全隐患,但工作毕竟还算轻松,甚少有人愿意放弃。
  村民生活,变中亦有不变
  下午3点,地铁大学城北站出口,40多辆摩的无规则地停放着,人流量不多,师傅们刚好可以小憩一会,20多岁的小伙子拿出手机独自煲剧,50岁的大叔聚一块闲聊、下象棋。
  一到饭点,他们有的选择回家吃饭,有的则就近解决,经常和学生同桌吃饭的廖师傅憨笑着说:“中大饭堂挺好吃的,价格也不贵,一餐基本在8块钱内搞定,还可以要求加饭!”
  廖师傅坦言,时过境迁,自己快记不得村子原来的模样了。自己的家被划入拆迁区域,谷围新村建起后,他举债买下一套别墅,就再也供不起家里四个小孩上大学了。自己的家让给别人家的孩子上大学,他没有任何怨言,只是偶尔看到一群女大学生从眼前经过,会忍不住自我调侃,“那一堆人里,有一个是我未来的儿媳妇”。
  拆迁好不好?师傅们的答案是异口同声的支持。拆迁之后,村民们开始摆脱种田的日子,除开摩的外,有的村民当上了环卫工、学生饭堂大叔阿姨,有的在家里做点手工活,有的则靠每月的房屋租金度日。
  在贝岗村,像新天地这样的中心地段,整栋楼每月能收1万-2万元的租金,差一点的地段,每月租金也有三四千元。在大学城摩的行业里,开摩的又坐享租金的师傅总令月收入来源单一的师傅十分羡慕,在他们闲聊的过程中,前者不时被后者称为“大老板”,而“大老板”不喜显富,又“揭发”出下一个“大老板”。
  不过,小贫民也好,大老板也罢,他们开摩的的理由都是一样的——“咁做系为佐揾食”。有的师傅说,为顺利地与外地大学生沟通,他的普通话说得越来越好。有的师傅说,当年买摩托只想着一个人在村里飙飙车,想不到如今却成了养家糊口的工具…… 编辑:王燕子
  
  2011年4月7日,广州大学城治安交通视频监控中心启用。当时,500多个摄像头贯穿大学城全岛,治安交通视频监控中心构成大学城智能化控制系统,设备十分先进? 羊城晚报记者 朱文海? 摄
  @大学城周Sir:驻岛十年,不改初心
  羊城晚报记者 唐珩 通讯员 侯荣
  在大学城约20万“岛民”中,网名“大学城周Sir”的周泓,是一个绕不开的名字。2004年4月,大学城还在建设中时,周泓便从市局科技处调到了小谷围派出所,这一干,就干到了现在。他的认证微博粉丝人数已经超过了12.5万,发表博文近8000条。他走在大学城校园里,连刚入学军训的新生见到他都会亲切地喊声“周Sir好!”
  10年来,“岛民”人数越来越多,周泓肩上的任务也越来越重。不过,每天面对着青春洋溢的笑脸,他想的却是——希望能一直在这里干下去。
  “到处都是黄泥、黄土,只要是出警,一定会踩一脚泥回来。办公地点虽然风景不错,但蚊虫很多。”这是2004年4月,初具雏形的大学城给刚到小谷围派出所的周泓留下的印象。
  实际上,连小谷围派出所都是刚成立不久的,在建设大学城之前,小谷围岛属于新造派出所管辖。小谷围派出所最初的办公地点,设在广外一座小山上的简易板房内。
  一年后,小谷围派出所搬到广大棒球场办公,2007年后才搬进现在的地方。随后,华工率先在校园内设立警务室,这一举措又推广到全部10所高校,最终形成了现在的大学城治安体系。
  尽管拥有20万“岛民”,但比起广州市其他辖区,大学城的案发率一直维持在较低水平,恶性案件更少,10年来只出过一两单。在大学城发生的案子,多数是盗窃和诈骗。“大学城的高校都是开放式校园,学生涉世未深,防范意识很低,所以造成这两类案件多发。”周泓说。
  盗骗案件多了,周泓萌发了宣传的念头。一开始,他做了个网页,随后开了博客,2010年底,他注册了微博“大学城周Sir”,诙谐生动的风格深得学生喜爱,从此一“火”不可收拾。
  如今,超过12.5万粉丝的他,每天都会接到数不清的学生私信,这些学生对他说话的语气就像对邻家兄长,他也几乎有信必回。这三年里,由于时时对着手机,周泓的眼睛坏得厉害,手机的屏幕也越换越大,还自备了一个硕大的放大镜。随着微信兴起、微博影响力式微,周泓又开了个人微信和公众号,还增加了为新生开安全培训讲座的任务。
  在岛上10年,周泓结下了不少学生朋友。他用自己的个人微博帮助创业的同学宣传产品,也借助学生的力量制作警情宣传片。家住白云区的他每周至少五天要奔波在大学城和市区之间,但谈起未来,他还是希望能够留在大学城。“每天和朝气蓬勃的学生交流,我自己也能吸收更多正能量,希望领导别调我走吧。”
  创业牛人陈满谊:让人住得安心,才是大学城的根本
  羊城晚报记者 唐珩 实习生 吴大海
  26岁的陈满谊,是广州市瀚潮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2010年毕业于中山大学。2008年,当时正在读大二的陈满谊就组建了瀚潮创业团队,同年8月,她的团队在全国大学生创业团队大赛中,凭借“瀚潮生态净水项目”勇夺冠军,并获得主办方提供的100万元创业支持资金。
  随后,她在2011年注册成立现在的公司。在政府的创业政策扶持下,她的公司先后入驻广州市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广州市大学生创业苗圃,获得包括场租和物业管理费减免、创业指导、政策咨询等创业基地配套服务。熬过艰难的创业阶段后,公司慢慢步入正轨。今年上半年,公司总销售额约为204万元。
  提起大学城这个打拼了6年的地方,陈满谊感叹说,“回去一次就变一个样。”她刚入校时,大学城基本没有商业可言,那时学生想吃个夜宵,得穿过半个大学城。“现在商业发达到已经开始影响正常秩序了,前不久我回去了一趟,看见新天地和中大中间的一个路口,密密麻麻摆了近百个摊位,地上不少垃圾,着实吓了我一跳。”
  “这么做是有问题的。”作为一间环保公司的老板,陈满谊对于大学城的发展忧心忡忡:刚上大学时,现在的GOGO新天地原址还是一座小山丘,有植被覆盖,突然有一天,这个山丘被围了起来,挖掘机、泥头车进进出出,一个多月的时间,整座小丘就被移走,开始兴建现在的GOGO新天地。
  陈满谊说,自己是做环境科技的,会特别关注这方面的变化。“现在大学城的害虫比我上学的时候多了不是一星半点,蟑螂、火蚂蚁、老鼠四处横行。”陈满谊在广东药学院做的生态修复工程,养的植物总是被害虫吃掉,杀虫药杀了一波又一波,根本杀不完。
  “现在大学城内商业条件好了,创业条件好了,风投进来了,人文环境在不断改善。但是,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注意自然环境的保护,让人住得安心,这才是大学城的根本。”陈满谊说。 编辑:王燕子
  
  2014年6月24日,广州大学城内,“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静静地运转,“天河二号”获世界超算三连冠 羊城晚报记者 陈秋明 摄
  
  广州大学城其中一座图书馆
  共治共享,高校联盟起航 完善配套,教师不再走教
  羊城晚报记者 张林 林世宁 通讯员 卢健民 王丽霞 苏运生
  今年10月,广州大学城高校联盟即将挂牌,迈出高校间共享共治的重要一步。令人欣喜的还有:大学城十所大学图书互借已率先实现,实验室资源共享、优质公共课程共享、公共课学分跨校互认等正在加紧推进;2016年年底前,跨校攻读双学位的机制也将建立……
  “下一个十年,大学城将打造成文化之城、创新之城、生态之城,成为中国南方的‘中关村’和智谷。”这是广州大学城建设的亲历者,现任中山大学东校区管委会主任、党工委书记的杨元红的心愿,也是省市层面、大学城近20万小谷围“岛民”的心愿。
  差距
  催生大学城提升计划
  2004年,随着中山大学进驻大学城,时任信息科技学院党委副书记,现任中山大学东校区管委会主任、党工委书记的杨元红,也进入了大学城工作,成为大学城建设的亲历者。
  回顾这十年,杨元红觉得,这是非比寻常的十年,是值得载入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史的十年。“只用十年时间,就达到了宜教、宜研、宜学和宜居的目标。”
  但杨元红对“问题”看得非常清楚:“基础市政设施不够完善,教师宿舍、教育设施、商业网点与文化设施等基本生活配套不够完善,公共交通线路、接驳等不尽合理,教师‘走教’,学生抱怨‘进城’不方便;科教文化资源共享平台构建不足,校际教育资源共享、校园文化互动缺少整体性,基于协同创新的产学研合作机制不够健全;文化引领凝聚功能不足,师生对大学城的社区认同感、归属感、荣誉感难以建立。”
  而《广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完善大学园区(城)规划和功能定位。广州大学城要为提升广州的城市综合实力和我省的文化软实力、国际竞争力作出重要贡献,成为全国一流、国际知名的大学园区和产学研结合的重要基地。”
  2012年的大学城现状,与大学城师生的利益诉求和省里的政策目标相距甚远。当年5月,广州市委、市政府决定全面启动“广州大学城提升计划”。由番禺区和中山大学牵头开展课题研究,省教育厅和大学城各高校参与,充分发挥高等学校对政府公共政策的咨询服务功能。
  当年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时任省委书记汪洋作出批示,充分肯定了提升计划的课题研究成果。
  12月,广州市政府正式印发实施《广州大学城提升计划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大学城提升计划”),提出71个具体项目,分为近期(2012年11月-2014年8月)、中期(2014年9月-2016年底)、远期(2017年-2022年底)目标,争取用10年时间,将大学城打造成为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文化之城、创新之城、生态之城”。由此,大学城迎来了内涵发展的新机遇,迈向了研究型大学城建设的新起点。
  2012年,杨元红挂任广州大学城管委会副主任,参与大学城提升计划的实施工作。
  共治
  高校联盟10月份挂牌
  国家注册城市规划师、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教授袁奇峰,是参与大学城提升计划前期调研的核心专家之一。在他看来,大学城是一个“飞地的集群”,“大学城的初衷是共享设施和资源,形成共同体,结果变成了很多大学飞地的集合体。大学城校区与老校区是岛外与母校的关系,与岛内本身没有互动,不能实现共享。”
  如何破局?袁奇峰认为,首先要建立一个共同治理机制,构筑大学城共同体、大学生共同体,“按照目前的状况来看,大学城管委会显然难担此任,它是行政服务协调机构,也没有足够资源,让番禺区政府来做这个事情,也说不过去。”袁奇峰直言,“应该有一个学校之间的共同治理委员会,背后有财政资金支持。”
  改革体制机制,实现共同治理,已经迫在眉睫。今年3月下旬,受省教育厅委托,中山大学负责起草了《广州大学城高校联盟章程(草案)》。具体起草人杨元红介绍说,联盟按照理事会(议事决策机构)、执行委员会(日常管理机构)和专门委员会(职能机构)三个层级设立组织机构。“设立联盟秘书处,各高校、教育厅、大学城管委会派员共同参与联盟秘书处的工作。设立10个分委员会,职能覆盖大学城高校共同治理的各个方面,通过‘一高校牵头一分委员’的模式,促进高校间的共享共治。”
  据了解,今年10月,这个担当“破局”重任的广州大学城高校联盟将挂牌成立。
  共享
  后年跨校攻读双学位
  在教育资源共享方面,大学城提升计划中明确:组建大学城十校联盟,统筹大学城教师授课、课程设置、学分互认、科研活动、教学实践、学术交流、文化互动、设施设备共享等工作。此外,实现图书馆资源共享、实验室资源共享、优质公共课程共享、公共课学分跨校互认等。
  去年9月23日,由中山大学、广东省高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牵头实施的广州大学城十校图书馆馆际互借系统启用,大学城十所大学的师生,可以互借到其他九校图书馆藏书,目前实施反应良好。
  同时,广东工业大学牵头研究制定了“大学城高校实验室共享实施方案”,正在搭建共享网络平台,部分高校已经开展实验室资源共享工作,以多种方式开放高校实验室。华南师范大学牵头制定了“大学城高校优质公共课程共享实施方案”,正在完善跨校公共课程选课共享平台。
  记者从广州大学城提升计划指挥部办公室了解到,目前正在完善“大学城高校公共课学分跨校互认实施方案”,建立高校间公共课学分跨校互认机制,逐步实现大学城各高校间公共课程学分互认。启动实施2014年大学城名家讲坛,全年拟办20期。
  此外,根据大学城提升计划,2016年年底前,大学城将发挥高校多、学科齐的优势,探讨选拔部分优秀学生跨校学习多专业的新方式,满足部分优秀学生的求知需求。
  配套
  年底建成800套教师公寓
  广州大学城教职人员逾2万人,但教师“走教”者居多。“在地方土地财政的压力下,大学城的一些居住用地被各大房企瓜分,令大学城错失变成牛津、剑桥的机会。如果用来给教师做安置房、流转房,而不是做房地产生意,我想大学城会成为另一种局面。”袁奇峰扼腕叹息。
  大学城提升计划实施以后,局面发生了变化,公共服务不断完善。番禺区政府投资约5.5亿元建设的大学城南、北区教师公寓,可提供800余套教师公寓,将于今年年底建成。此外,市住房保障办拟另建1630套教师和人才公寓。同时,大学城将新增6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以满足各高校未来10年的发展需求,其中包括约6700套的教师公租房和一系列科研、教学设施。此外,广州今年试点建设来穗人员公租房1.33万套,将住房保障范围逐步向高校青年教师延伸。
  针对教职工子女入学问题,小谷围街中心幼儿园主体建设已经完成,广大附小、广大附中于去年9月开学。省中医院大学城分院已列入医保定点医院。
  总投资约6000万元的大学城交通系统优化整合工程,将于今年8月底前完成;中环路、内环路硬件、绿道建设等优化提升工程及智能交通系统建设正加快推进;实施“442”公交服务提升计划,投放20余辆大学城定点出租车。
  同时,开展平安高校创建活动,大学城社会面治安防控全面加强,各高校高清视频监控系统共新建、修复视频监控点约8000个,完好率达98%以上。
  校村共建稳步推进。“吸纳村民为大学城做一些事,主要是后勤服务领域,同时实施引智进村、加强文化共建,推动保留村的整体改造,与高校共享商业服务配套和文化配套等。”杨元红说。
  创新
  打造广东“中关村”
  “打造文化之城、创新之城、生态之城,在我看来,核心是创新之城。”杨元红说。
  去年年底,广州地区校地协同创新联盟正式成立,成为广州大学城高校科研成果产业化的重要平台。番禺区和中山大学、广东药学院、广东工业大学等高校合作,建设国家数字家庭应用示范产业基地、健康医药产学研孵化基地、广州国家IC基地等,目前已聚集企业270多家,实现年产值30亿元;与广州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合作共建广州大学生创业研究院、国家科技园(创意设计园区),起步顺利。
  同时,创新型企业不断集聚。依托广州超算中心,探索超算应用新机制,番禺区投入1.22亿元专项资金对接基因比对、动漫渲染等应用项目;与IBM公司合作建立大学城移动互联暨大数据应用中心……
  今年5月,副省长陈云贤调研大学城提升计划相关工作时,广州大学城提升计划指挥部建议在广州大学城设立广东省协同创新综合改革试验区,“支持其设立开放性人才引进基金,出台扩大科技成果处置权、鼓励科技金融创新和知识产权交易、激励高校科技人员创业等专项政策,建设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示范性基地。”??
  此外,支持以大学城为核心的广州国际创新城建设成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但目前面临土地规模不足、政策支持力度不够、省部共建机制不清晰等问题。希望省委、省政府将其作为重点项目,参照中关村的做法,创建国家自助创新示范区,打造成为广东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引擎。”杨元红说。 编辑:王燕子
  
  专访胡军
  暨南大学校长胡军:
  入驻大学城,我们有后发优势
  10年前,暨南大学为何放弃进驻大学城的机会?如今的二期为何又要进驻?拥有五个校区,暨大未来如何布局?大学城高校联盟预计10月挂牌,暨大有意愿共享共治吗?……近日,羊城晚报记者专访了暨大校长胡军。
  羊城晚报:10年前暨大为何放弃进驻大学城的机会?如今的二期为何又要进驻?
  胡军:因为大学城一期建设时,暨大已经有四个校区了,对拓展新的空间不是特别迫切。暨大发展到今天,学校在海内外的美誉度和知名度有了极大的提升,港澳台侨的优秀青年、国内的优秀学子都将暨大作为报考深造的热门高校,国内外许多的优秀科研团队也将目光投向暨大,有意加入,而我们现有的办学空间无法满足这些不断增长的需求。
  这是一个历史发展过程,现在正恰逢其时,需要拓展一个新的校区,更好地为广东服务,为社会服务,更好地研发、更好地培养人才。
  羊城晚报:暨大作为“后来者”,有无学习借鉴10所已经进驻大学城高校的经验教训?
  胡军:相比其他大学,我们确实费了点劲,因为广州大学城当年是统一规划,统一行动,而我们新校区就什么事都要自己来,遇到不少的困难,肯定有一定压力,但政府很支持我们,特别是国务院侨办、广东省委、省政府、广州市委、市政府,在资金、征地、拆迁、建设等方面,给予了学校很多的支持,帮助我们克服了不少困难。
  “凡事预则立”,我们未雨绸缪,建设、论证、准备的时间比较充裕,具备很多后发优势,对新校区的功能定位和未来长远发展想得更细。同时,我们学习借鉴了中大、华工、华师大等其他高校大学城校区的建设管理经验,在物业管理模式、多校区布局、资源配置、校区管理模式的创新等方面进行了借鉴和创新,少走弯路,形成我们的后发优势。
  羊城晚报:大学城的本质是实现高校教育资源共享,暨大进驻后有何设想?
  胡军:我们想加入大学城高校联盟和大学城提升计划。等我们的一些优势学院、研究院进驻新校区之后,优势学科资源也会向大学城的院校开放,完全跟他们结合到一块去,我们特别希望在图书馆资源、实验室资源、核心课程资源、广州超级计算机中心等领域进行共享,我想这些应该问题不是很大。
  羊城晚报:为了解决大学城校区教师“走教”问题,暨大是否会建教师周转房?
  胡军:是的,我们早已考虑到这个问题,在新校区计划兴建一批教师公寓,准备作为教师周转房使用,不仅为青年教师解决后顾之忧,也让教师和学生一起学习、生活在新校区,便于师生在课余的交流和沟通,营造大学的学术、学习氛围。
  羊城晚报:大学城提升计划的目标是打造创新之城,暨大有无考虑与位于番禺的广州国际创新城对接?
  胡军:创新产业正在积极往前走,我们现在也瞄准了这块,暨大新校区正位于新规划的广州国际创新城之内,离国际生物岛也很近,我们有好几个创新团队可以与番禺的产业、研发重点进行衔接。未来暨大会把相关学科组团放到新校区,比如生物医药、材料、信息科技等等,尤其未来药学院将整体进入到新校区,可以有效地跟创新城对接,加快产学研结合与转化,服务广州的创新和转型升级。
  大学城·提升计划
  围绕服务广东、广州经济社会发展,以国际一流大学园区为标杆,以建设世界级大学城为目标,与时俱进,科学规划,从容建设,争取用10年时间将大学城打造成为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文化之城、创新之城、生态之城”。
  实施“五大工程”:交通系统优化工程、生活设施改善工程、生态环境优化工程、和谐社区建设工程、教育资源共享工程;
  建设“四大基地”:珠三角国际修学基地、产学研创新孵化基地、大学生培训基地、大学城特色旅游基地;
  打造“三大品牌”:大学城名家讲坛、“美在大学城”文化艺术节、“力在大学城”高校竞技节。
  三大目标
  ●近期(2012年11月-2014年8月)
  硬件方面,改造区内交通设施,优化大学城公共基础设施,完善各项公共服务配套,提升大学城公共服务水平,为教职工和居民营造良好的生活居住环境。
  软件方面,建立大学城高校共同体联盟,推动各高校图书馆、实验室、公共课程等教育资源公用共享。加速人才引进,建设大学生创业中心,培育规模化的产学研创新孵化群。
  ●中期(2014年9月-2016年底)
  硬件方面,优化提升大学城教育、商业、生活配套,建成配套教师公寓,完成“城中村”改造。
  软件方面,全面推进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工程,知识创新发动机全面开启。
  ●远期(2017年-2022年底)
  硬件方面,大学城公共基础设施、高校教学设施、博物馆、体育场馆、商业设施等配套完善,成为拥有世界一流教学建筑群的高校园区。
  软件方面,教学科研整体水平达到全国一流、亚洲领先,基本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高等教育基地。编辑:王燕子
跳转到指定楼层
aiqing99
发表于: 2014-9-23 15:25:27 | 显示全部楼层

    
gzjian
发表于: 2014-9-23 23:18:08 | 显示全部楼层

  
头像被屏蔽
棒棒哒哒哒
发表于: 2014-9-24 10:55:2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该文被管理员或编辑屏蔽
欧弟啦啦
发表于: 2014-12-6 18:19:34 | 显示全部楼层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