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公”问题研究专家、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指出,治理高校“三公”乱象,必须堵住源头,将来源多样的高校资金,进行规范性的预决算管理,特别是要加强对科研经费的管理,防止用科研经费进行“三公”消费。同时,也要关注高校日益严重的行政化问题,推进高校管理体制改革,对“三公”乱象进行釜底抽薪式的治理。 |
近日,科技部部长万钢怒斥科研经费的“恶性问题”,再次引发公众对高校财务问题的关注。其实,除了科研经费问题,目前高校的“三公”消费乱象也是一个令人头痛的老大难问题。 |
日前,新一轮中央巡视工作中唯一一个派驻高校的巡视组——驻中国人民大学第十巡视组晒出“成果”,直言该校存在出国管理不规范、公款吃喝等“三公”问题。而在中纪委最近通报的一起违规公款消费案例中,主角也是作为地方高校的海南省卫生学校。近年来,以“三公”消费乱象为代表的高校腐败问题,早已引起公众的关注与不满。高校“三公”经费公开的进程,却一直处在只打雷不下雨的状态。 |
上周,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对36137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87.3%的受访者表示关注以“三公”消费乱象为代表的高校腐败问题,90.6%的受访者直言当前高校“三公”消费乱象严重。95.0%的受访者主张,高校“三公”经费应该定期强制公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