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广州大学城网业务调整

[城内/高校新闻] 只见“大学城”,不见“小谷围” 大学城缺乏小谷围历史 [复制链接] qrcode

查看: 27696 | 回复: 2

小子
发表于: 2014-7-17 08:59:30 | 显示全部楼层

早茶来论
    □郭嘉明(小谷围岛村民)
    近日,相关部门领导及高校教师出席广州大学城管委会的座谈会,会议通报了大学城提升计划实施以来取得的成就,并商讨大学城建成10周年纪念活动的细节等问题。不出所料,当中只字未提小谷围4个保留村。大学城包围着4个村庄,一举一动均对村子带来影响,不该只在发展需要用地时才想起我们。
    2003年,因广州大学城建设需要,小谷围岛上原有的13个自然村世代居住的村民大多数举家外迁,把千百年历史的家园故土让给大学城开发,现存的4个村因为文物众多而得以部分保留。不可否认,因为周边高校学生的消费多多少少发展了村集体经济,但官方对大学城的提升计划,不应完全忽视小谷围人的利益。
    由拆迁那天起,岛上小学初中相继撤销,小谷围学生读书由近变远。而后新建的广大附中、广大附小一开始也把保留村学生拒之门外,后来经过家长争取才得以改变。
    在大学城坐公交车,有奇怪的现象:全长4137米、沿途有8对车站的中环东路,在学校的车站以学校简称命名,有的学校甚至两三个站名,完全与村庄无关,比如贝岗村牌坊口的车站却叫“中环东路站”。2010年亚运会前夕在环绕4个村道路上架设的铁皮围墙,还把村与高校分隔成两个世界。炎炎夏日,村内因铁皮的存在而变得更加酷热难耐。走进村内,找不到与“大学”有关的东西,更看不出与“城”有什么关系。一道至今仍在的围墙似乎告诉村民: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但与你无关。
    十年来,小谷围历史文化的传承,也缺乏官方呼应。一方面,由原练溪村改建而来的小谷围历史民俗文化村(大学城博物馆)已变成收费的旅游景点,而且外来元素远多于本土元素,商业味远浓于历史味。另一方面,原有的文物古迹没有得到好的保护。小谷围4大古迹中,除了康陵有人看守以外,其余的德陵、石人石马墓和穗石炮台遗址因位于校园,长期缺乏打理而被淹没于草丛。粗略统计,原来各村的祠堂有7座因有关部门认为保留价值不高而直接被拆。大学城建于小谷围岛,但官方宣传中却只见“大学城”,不见“小谷围”。
    大学城要打造成“文化之城、创新之城、生态之城”,但实际上,融入小谷围才是有地方特色的大学城。撇开小谷围谈大学城,既无文化底蕴,也无历史积淀。
跳转到指定楼层
禅修
发表于: 2014-8-11 13:45:15 | 显示全部楼层

禅文化青年社每天AM9:00-PM9:00,一周七天。
可禅修(坐禅,行禅,动中禅,禅茶),读书,共修,疗愈,沙龙。
欢迎能提供公益身心灵支持的老师,
和会场维护的爱心天使。
作为修行人的家,
任何形式的活动均为纯公益。
具体请联系陈居士:13301989070
guanseo
发表于: 2014-9-22 17:51:55 | 显示全部楼层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