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山路继续往上行驶,又坐了好久的车,隐约看到了雪山的轮廓,那就是白茫雪山,这时已经天阴,刮起了大风,尤其当我们站在眺望白茫雪山的草场时,还下起了小雨,顾不得风雨的异常兴奋的队友们,都冲到草场的最边缘,为的是距离雪山再近一点点,旁边是成群的牦牛,还有条狂吼不止的藏獒,幸好是拴住的。
当走近雪山时,看着旁边的草场,看着被遮盖了一半的雪山,再往上走就是“说拉拉卡垭口”了,海拔4000米,是白茫雪山的第一个垭口。当我们上到山垭口时,这里正在修建观景台,不过,天气还不错,没有平整的路可以通向观景点,于是我们就摸索着穿过工地,走向悬崖边拍照。害怕拥挤的缘故,我找了另外一个角度,自己胆颤心惊的爬上了一个高处,欣赏着属于我一个人的风景,底下是金沙江,对面就是四川,居高临下,嘿嘿,还是小有成就感的。走回来的时候,虽然有拉旦师傅在前面带路,我还是有点脚下发抖,等到观景台修好再来看的人是幸运的。
白茫雪山地处横断山脉中段,巍峨的云岭自北向南纵贯全区,海拔5000米以上的山峰有20座,主峰白茫雪山海拔5430米,相对高差超过3000米。区内植被垂直分布明显,在水平距离不足40公里内,有7-16个植物分布带谱,相当于我国从南到北几千公里的植物分布带,蔚为奇观。每年12月到来年3月是大雪封山的时候,车辆基本不可通行。待到4月过后,春暖花开,冰雪消融,山坡上到处开满了高山杜鹃,一片姹紫嫣红,十分壮观,白茫雪山高山杜鹃林入选中国十大最美林区。
白茫雪山上下落差大约3000米,在山下时还穿着短袖,然后一路上套衣服,我和小玉、小蓝已经在西藏高原将近转了一圈了,还算能适应,可小红就不同了,到“说拉拉卡垭口”时,就有点头疼恶心的感觉。到了垭口的观景台,我还很兴奋的跑了跑跳了跳,才感觉到是些缺氧。
不过,我还是真佩服那些真正的旅行爱好者,我不怕高海拔,但我对绕来绕去的盘山公路抵抗力特差,坐在车上总是感觉到晕晕的。这一路上,我们大约遇到4、5队单车队,他们硬是骑单车翻越了白茫雪山,还有不少的女性,对他们能这样真的又是羡慕又是佩服了。
白茫雪山有许多美丽的传说故事,是云南省目前海拔最高的公路线段,这里有保存较完好的高寒原始森林,冬季雪深可以没膝盖,夏季冰雪消融,溪水潺潺,杜鹃如炽,百鸟争鸣,群猴嬉戏,令人目迷神驰,是典型的横断山脉峡谷。
白茫雪山山顶白雪皑皑,山腰林海苍茫。然而半山腰的山坡上却林草稀疏,山体裸露,这就是著名的横断山脉的干热河谷所在地,南北走向的横断山脉以其高耸的山体遮挡住来自印度洋、太平洋的暖湿气流。而发生的雨雪多在半山腰以上,所以就形成了:谷底、半山腰以下的坡顶、干热贫瘠、童发濯濯。山顶却林木茂密、雪峰连绵两种景象并存的奇景。由谷底至山顶,由针叶林到灌木林,再到高山苔原。秋阳之下、色泽斑斓。银白色的冰舌奔涌而下,气势磅礴。与金黄的灌木铺陈的山坡并列共存,形成鲜明对比。
真有气象万千的感觉。这里已经分不清,哪里是雾,哪里是云。巨大的云团,投影在凸凹起伏的山峦。仿佛奔腾的骏马在山间驰骋。金黄的落叶松,在银白色的雪峰映衬之下,犹如燃烧的火焰。秋日的白茫雪山瑰丽无比。可能由于植被稀少的缘故,有些裸露的山体已经沙质风化。怪石峥嵘,山体呈现石灰质般的灰白。红艳艳的灌木点缀着这裸露的山体,宛如玉体穿上了比基尼。
不知啥时遗留的工棚,遗落在荒山之中,大片似火的灌木映衬着绿色的塑钢瓦,构成难得的色彩大餐。阳光下,地面绿色的地衣点缀着这片难得的风景。
来源:taiyangchengguanli7k.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