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广州大学城网业务调整

俄罗斯能源外交得与失 [复制链接] qrcode

查看: 4646 | 回复: 0

八日水
发表于: 2014-6-1 21:21:04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和俄罗斯刚刚签订的天然气供应协议,被外界称为是“世纪交易”。交易当中最关键的信息是俄罗斯将会从2015年开始每年向中方供应天然气380亿立方米。中国2013年全年天然气消费总量为1676亿立方米,其中进口530亿立方米。由此可以看出,根据协议,未来30年里俄罗斯向中国供应的天然气将会成为中国天然气进口的关键组成部分。这份协议对于中国来说是“世纪交易”并不为过。
  对于俄罗斯来说,这份协议本身的商业意义,则要远低于它的外交意义。换言之,这不过是俄罗斯过去20年来能源外交的应有结果,只是在一个关键的时候所结出的必要成果。
  用能源撬动国际关系
  俄罗斯现在是世界上当之无愧的能源第一大国和第一大出口国。2011年俄罗斯本国天然气产量就已经达到了6770亿立方米,出口量高达1920亿立方米。向中国增加出口380亿立方米虽然不是个小数字,也仅仅占其2011年年产量的5%左右。增加出口对于俄罗斯并不是一件难事。关键在于,中国将为这个天然气供应协议向俄方预付250亿美元的费用,以及协议所涉及到4000亿美元金额,再加上双方可能就能源进行合作的广阔前景,将给俄罗斯陷入动荡的经济予以强大的信用保证。
  自今年乌克兰克里米亚宣布加入俄罗斯以来,西方陆续对俄罗斯出台了程度不一的制裁措施。根据欧洲中央银行的估算,到五月份最多有2200亿美元资本逃离俄罗斯市场。虽然俄方对于今年第一季度撤出俄罗斯资本的估计值为510亿美元,但是这已经足够造成俄罗斯的经济恐慌。
  此刻,中俄之间的天然气供应协议正好起到了稳定市场的作用。当外界争论于中俄协议天然气定价是否合理的时候,它至少给俄罗斯经济带来了刚性信用,这一成就很难用资金加以衡量。
  打量中俄天然气供应协议,不难发现它在这个关键时间点达成的根本原因。但是如果将这个协议置于时间纵深来看的话,持续了至少8年的谈判(实际谈判从2006年开始),其实就是为了等待这一合适时间点。
  这并不是中俄能源交易当中的一个特例。以俄罗斯向中国供应原油的远东输油管道谈判为例。1994年俄罗斯急于向中国出售能源以换取紧缺的硬通货,主动向中方提出通过建设远东输油管道供油。但是随着国际油价的节节攀升,以及日本在外交上的节外生枝,这条输油管道的谈判和建设进展缓慢。直到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蔓延,俄格战争迫使俄罗斯陷入不利的地缘政治形式之后,相关谈判才算“胜利”结束。俄方向中方正式开始供油。
  在上述两个谈判当中,俄罗斯能源政策作为其外交政策的延续表现得极为明显。事实上,能源输出是俄罗斯外交政策当中为数不多极为有利的筹码。它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地缘板块上:
  首先是欧盟。欧盟国家每年消费的天然气大约有30%~40%来自俄罗斯。一些原东欧国家对于俄罗斯能源形成重度依赖,如波罗的海三国、前南斯拉夫国家对于俄罗斯天然气的依赖更达到了100%。因此,俄罗斯时不时以提价、催债和“断气”等各种方式从这些欧洲国家获得外交利益,也就不足为奇。仅仅从1991年到2006年,俄罗斯向欧洲的能源供应就发生了44次带有政治原因的“事故”。连白俄罗斯这样与俄罗斯关系密切到了近乎一体的国家,也曾经遭遇到原油供给的中断。
  此外,建设输油和输气管道也是俄罗斯为自己外交利益服务的方式之一。中俄安加尔斯克到纳霍德卡的输油管道长达15年的谈判就是一个例子。在欧洲,俄罗斯正在修建通往德国的“北溪输气管道”。该管道没有走一般的过境波兰路线,而是绕开波兰从波罗的海直通德国。此举引来了波罗的海三国和波兰的抗议,因为它们无法从中分享好处。
  第二个受到影响的区域板块是中亚地区。中亚地区本身油气资源丰富,但是缺乏开采实力、资金和输出渠道。中亚国家是中国进口油气的重要来源之一,事实上中国第一条重要的进口天然气管道,即“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就经过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哈萨克斯坦三国。俄罗斯利用自己在中亚的影响力对该区域的油气市场进行了布局,一方面保持和中亚国家紧密的联系,另一方面则影响到中亚国家油气出口中国的定价权,以保持自己对华能源出口的收益不下降。
  第三个区域板块则是东亚,以中国为主。在过去十年当中,俄罗斯对华出口产品60%以上为能源产品。这种稳定的贸易关系对于中国经济来说是一个利好消息。但是对于俄罗斯来说,除了经济收益之外,它更像是俄罗斯双头鹰外交政策在能源贸易上的具体体现。
  当俄罗斯在西方有所失的时候,它必然会调头向东以寻找平衡。换言之,俄罗斯外交政策的一个巨大特点是,在中亚以能源为杠杆来平衡中亚、中俄关系;在东亚则同样以能源为杠杆撬动中俄关系,进而为俄罗斯整体外交利益服务。
  能源外交的短板
  作为当今世界第一大能源出口国来说,俄罗斯的确将能源贸易的外交效应发挥到了极致,而且它的作用的确可以称得上立竿见影。在乌克兰克里米亚危机当中,欧盟的态度并不明朗,尤其是德国对于制裁俄罗斯表现并不热心,来自俄罗斯的天然气是让它们投鼠忌器的原因。但是俄罗斯的能源外交本身也有一定的问题,决定了目前俄罗斯只能作为一个地区大国,而不是全球大国的尴尬地位。
  首先,作为本国外交政策最重要的支撑点,俄罗斯能源外交的影响力并没有遍及全球。除了上述的欧洲、中亚和东亚板块之外,俄罗斯无法用能源贸易影响别处,尤其是美洲和非洲。同时,单一的经济结构(俄罗斯对外贸易当中70%的产品为能源产品)使俄罗斯无法全面融入全球贸易体系当中,无法像中国那样在全世界建立贸易关系。这使得在某些重要的国际议程上俄罗斯没有发言权。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在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上俄罗斯的销声匿迹。
  其次,俄罗斯虽然通过能源出口获益,但是却没有世界能源的定价权。
  这与现有世界贸易体系当中西方权重较大有关,也跟俄罗斯的外交影响力有关。俄罗斯曾经试图以上海合作组织为平台,单独建立一个“能源俱乐部”,使之能够像石油输出国组织那样,以本身的经济和能源总量影响世界能源价格的走向。这种努力因为中亚各国试图保持外交政策的平衡而无果而终。
  最后,俄罗斯的能源外交对于关键的美俄关系没有正面促进作用,这使得俄罗斯与美国之间始终没有可能结成利益共同体,因此很难像中国那样和美国保持相对稳定的关系。相反,美国则可以利用俄罗斯在能源问题上产生的与欧洲的龃龉插手欧洲事务,对俄掣肘。这一点,俄罗斯清醒地意识到了,也无计可施。
  对于中国,俄罗斯通过能源发挥了重要的影响。但是中国的能源多元化步伐早已开启。中国现在正在谈判修建缅甸-中国天然气管道,使之成为中国陆上天然气进口的第三个重要渠道。俄罗斯提供给中国的能源会让中国经济锦上添花,这一点毫无疑问。但是在可期的未来,这一条天然气管道的重要性将会随着中国能源安全政策的逐渐落实而相对降低。
跳转到指定楼层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