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实用的宝藏网站 - 广州大学城网点亮大学生活!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广州大学城网业务调整

一花六叶事已完&禅制与公产 [复制链接] qrcode

查看: 4767 | 回复: 12

虚有
发表于: 2014-5-8 14:42:48 | 显示全部楼层

禅制与公产

      公产: 公家之财产,用于民众之公共产业。

  公产立足于社会主义基础上,以国有经济有主体。但生产资料由一人(了脱生死之人)统领,并在全社会范围内实现生产资料公共化转变。

  公产是用于全民之公共产业,与私产不相对,不消灭生产资料私有化。这是公产与共产之区别!

  公产不均富,不需消灭生产资料私有化。社会生产环节的生产创造力各不相同,所产生之生产资料各不相同。均富,消灭生产资料私有化是共产主义的最大缺陷,这注定它的失败。公产最大限度的将社会生产资料实行公共化转变。私有化不再主要,无需消灭生产资料私有化。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之社会必会直接进入公产。公产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最终形式!
跳转到指定楼层
虚有
发表于: 2014-5-8 14:44:40 | 显示全部楼层

公产与福利事业

  公产不同于福利事业。福利事业是资本主义的产物,它的作用是缓和资本主义制度下产生的矛盾。当今社会福利事业,以资本主义为导,资本家坐享绝大多数剩余价值。国民,通国之仆隶!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福利事业只是缓和矛盾的手段,不从根本上消除绝大部份生产资料被侵占。压榨与剥削还是最主要的经济形式。
虚有
发表于: 2014-5-8 14:45:20 | 显示全部楼层

权力斗争

  权力斗争的实质是经济斗争。

       无实权总统的实质是资本家手中的工具。
  民主投票选举,只是既得利益者欺骗民众的手段。
虚有
发表于: 2014-5-8 14:45:44 | 显示全部楼层

压榨与剥削
  资本主义提倡自由与平等,但在大生产上不过是通过手中的权力与金钱侵占及霸占生产资料。
  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发展,必是一个由发明创造向生产制造转变的过程。社会越往后发展,能发明创造的生产资料将会越少。此时社会价值通过生产制造产生。由大群体制造的社会价值。而只有少数人坐享,这是不公。公产最主要解决的问题是由少数人领导的大群体制造的剩余价值的分配及再分配问题。而禅制的思想是,由一人领导社会大群体制造,切底解决分配与再分配的不公问题。
虚有
发表于: 2014-5-8 14:46:34 | 显示全部楼层

公产
  由一人领导社会大群体制造。切底解决生产资料分配与再分配的不公问题。在社会各方面消灭压榨与剥削,将生产资料最大限度进行公共化转变。公产不缓和矛盾而是切底消灭矛盾。
虚有
发表于: 2014-5-8 14:46:59 | 显示全部楼层

人体潜能
  当今不论是主媒本导向还是学院教育均以科学技术为主,主张肯定世界的组成为物质。精神是物质的产物和反映。死亡是生命的终结,脱离物质身体则无精神可存。哲学与唯心主义也不过是反映思想与物质的关系,对生命的认知甚少。否定灵魂学说,若说鬼神,是为迷信,必受各方非议。讽刺的是很多的社会名流,知识分子避而不谈的同时却在背地里研究修习。以至很多国家与地区纷纷成立气功研究所与超心理学会。其主要研究对象更以人体特异功能为首。这是虚伪的,这种怪异行为形成的原因很多,但更多的只是利益驱使下的结果
虚有
发表于: 2014-5-8 14:49:10 | 显示全部楼层


 名人与佛法
虚有
发表于: 2014-5-8 14:52:13 | 显示全部楼层

李连杰
4f4da21906cb52dab1d18.jpg


李连杰谈学佛的真实原因

视频:http://www.56.com/u22/v_NjE4MzYzNDE.html

摘要
  李连杰:“其实是对生命的一种了解吧,我1997年的时候,34岁,因为我一路以来对宗教都有一些亲切感,但是什么原因自己找不出来。那么到那个时候我在考虑,突然之间自己对生命,对物质方面都有一定基本的保障了,可以不为这些一日三餐急于工作去发愁,你会看到生命说,周围很多人有几十亿的身家,或者甚至于上百亿的身家,他们都在那里痛苦和着急,那他们在着急什么呢?
  我也看到身边有一些朋友为几千块钱在着急,几万、几十万、几十亿、几百亿,不同的人同样在着急,那大家都在着急什么?那我就去思考生命。那我发现人们都希望,第一个人类一开始的是什么?是有一个‘情’。就是说,我们想开心,所有的人类都要开心。第二个我们没有安全感,我们要开心没有安全感。
  所以,人在一个小孩子时开始的就是情,他来了没有安全感,他就哭。一哭他父母就来抱他,他觉得原来哭是有用的,原来叫爸爸妈妈就有人来保护我,就是原来情是这么产生的。可是到了我们三、四岁,四五岁的时候,以前还到了七八岁,现在的年龄可能到了三四岁,就开始,情完了就是名了。
  你要上出名的幼儿园,你要考第一名,你要什么都要第一名,所以小孩子也是,弹钢琴要第一名,这个小提琴要第一名,所有东西都是名,原来心目中被大人灌输的名是如此之重要了。而这个名的重要,一直跟着你到你的成长。重点中学、重点大学,大公司、有名的职务、有名的东西。
  那到了一定年龄,我们走向社会了,有了名还不够了,因为有了名没有利。名完了最实惠的就是利,就希望有点实惠,那就追求利。那追求利了以后,创造了一段,人生中段的时候,就是30多岁的时候有利,他发现还不够,原来要有权。有了权才更容易有利。更多的名更多的利,我要有权力。
  但是如果我们一直渴望这种增长,用外在的力量去保证我们内心的快乐的话,可能增长到最后人生结束,你仍然不觉得最有名、最有权、最有利。所以那时候我就思考,谁有这种答案呢?我就发现2500年前有一位人,有一位王子他具备了我们人类中心目最理想的状况,四样东西。他有权力,他是王子,未来的国王,一定有权力,对吧,国家的财富都是他的,利也有,名就不用说了,国王、王子,这个名就更不用说了,情这个情也不用说了,不光自己有,可能要多少个都可以。什么都可以满足,那么这个在今天的社会里,应当是人类最满意的状况吧,那他还是痛苦,为什么痛苦,原来生老病死他解决不了。他解决不了好多东西,所以他离开了,放弃了。在我们认为名、利、权、色可以给保证的我们幸福、快乐、安全,他却离开了,他苦行了六年,找到了一个真正快乐的方法。而且这个真正快乐的方法,在2000多年人类历史上,影响了很多的人。而这些人里不一定是我们大家,简单理解的说都不是迷信者,因为这里头有文学家、思想家、科学家。包括今天很多物理学家,化学家。在西方我接触很多一起打坐的人,有医生、有物理的、化学的这些人,他们不可能都迷信,他们一定在寻找着一个东西。”
  主持人:“对。”
  李连杰:“那么我就说,既然你有一个方法能够真正快乐起来,那我就去了解你,我去学习。”
  主持人:“所以从1997年开始?”
  李连杰:“1997年从这样的方法我开始追随,但我越追随越发现,是可以从中找到很多从不同的角度看生命,所以就一路走一路走。其实到了2004年我已经很快乐了,我已经见了很多的老师,不同的教诲,不同的比如小乘、大乘、秘乘,很多的老师,我已经很快乐了。”
虚有
发表于: 2014-5-8 14:59:52 | 显示全部楼层

 李嗣涔
c83d70cf3bc79f3d37d53a27b8a1cd11738b4710b91271cd.jpg

  李嗣涔,1952年出生于台湾,祖籍河南省济源市,台湾大学校长,是台湾地区电机工程学学者,主要研究半导体领域,为台湾地区早期研究非晶矽的学者,并为国际电机电子工程学会会士(IEEE Fellow)。后来应台湾地区“国家科学委员会主委”陈履安等人(蒋氏)的邀请转入气功、特异功能方面的研究。
  著作:《 難以置信:科學家探索神秘信息場
             《 難以置信II:尋訪諸神的網站 》
  视频:《 人体身心灵科学》《李敖开天眼》
虚有
发表于: 2014-5-14 13:42:54 | 显示全部楼层

李嗣涔:后来我们用佛 菩萨 耶稣 这些宗教的字。发现识不出来,只看到一团光。
01300000035100121540052597705.jpg

宗教人物的画像通常头部有一团光。这些光并不是信徒们为了神化其教主而特别加上去的,而是佛,菩萨们其实都能发光。这种能力,很多有大修行的人都能做能。光线好的情况下,要是他们发光,用肉眼就能看到。
虚有
发表于: 2014-5-19 10:28:12 | 显示全部楼层

查良镛

rdn_4f86308a5f4b2.jpg
查良镛先生 大紫荆勋贤,OBE(Louis Cha Leung-yung1924年3月10日-),浙江海宁人,1948年移居香港。自1950年代起,以“金庸”为笔名作原著创作多部脍炙人口的武侠小说,代表作《天龙八部》,《笑傲江湖》,《鹿鼎记》,《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等历年来被改编为多部电视剧、电影、广播剧,对华语影视文化可谓重大贡献,亦尊定其成为华人界最知名武侠小说作家之一的基础。金庸早年于香港创办《明报》系列报刊,被称为“香港四大才子”之一。
虚有
发表于: 2014-5-19 10:44:27 | 显示全部楼层

金庸先生皈依的心路
U2333P1443DT20120917102850.jpg
池田:金庸先生信奉佛教,且对佛学甚有造诣,先生皈依佛教,是缘于什么事呢?
  金庸:我皈依佛教,并非由于接受了哪一位佛教高僧或居士的教导,纯粹是一种神秘经验,是非常痛苦和艰难的过程。
  1976年10月,我十九岁的长子传侠突然在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自杀丧命,这对我真如晴天霹雷,我伤心得几乎自己也想跟着自杀。当时有一强烈的疑问:“为什么要自杀?为什么忽然厌弃了生命?”我想到阴世去和传侠会面,要他向我解释这个疑问。
  池田:是吗?我可是初次听到。失去孩子的父母亲的心情只有当事者才可理解。我也是这样,我曾失去我的次子。我的恩师户田先生也有过这样痛苦的经历,他还年轻的时候,他的仅有一岁的女儿夭折了,这是发生在他皈依佛教前的事,他曾经感伤地缅怀道:“我抱着变得冰冷的女儿,哭了整个晚上。”过了不久,他的夫人也撒手人寰,这使得他认真地思考有关“死”的问题。
  金庸:此后一年中,我阅读了无数书籍,探究“生与死”的奥秘,详详细细地研究了一本英国出版的《对死亡的关怀》。其中有汤因比博士一篇讨论死亡的长文,有不少精湛的见解,但不能解答我心中对“人之生死”的大疑问。这个疑问,当然只有到宗教中去求解答。我在高中时期曾从头至尾精读过基督教的新旧约全书,这时回忆书中要义,反复思考,肯定基督教的教义不合我的想法,后来我忽然领悟到(或者说是衷心希望)亡灵不灭的情况,于是去佛教书籍中寻求答案。
  池田:户田先生也曾在失去长女及妻子之后的一个时期信奉过基督教,但是,关于“生命”的问题,却始终无法令他信服,也无法解答困惑和疑问。您之所以认为基督教不合您的想法,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它不能解答“生死观”的问题吧!
  那次会晤,我们说起过的康丁霍夫·卡列卢基先生曾经说过:“在东方,生与死可说是一本书中的一页。如果翻起这一页,下一页就会出现,换言之是重复新生与死的转换。然而在欧洲,人生好似是一本完满的书,由始而终(没有新的一页)。”这也就是说,东方与西方的生死观有着本质的不同,对于“生死观”,您曾作过竭力的思考,当然也不会满足于那种将人生视作“一本完整的书”的生死观吧!但是,佛典浩繁,不可能一口气学完,那种苦读和钻研殊非易事啊!
  金庸:是啊!中国的佛经卷帙浩繁,有数万卷之多,只读了几本简单的入门书,就觉得其中迷信与虚妄的成分太重,不符合我对真实世界的认识;但还是勉强读下去。后来读到《杂阿含经》、《中阿含经》、《长阿含经》,几个月之中废寝忘食、苦苦研读,潜心思索,突然之间有了会心:“真理是在这里了。一定是这样。”不过中文佛经太过艰深,在古文的翻译中,有时一两个字有完全歧异的含义,实在无法了解。
  于是我向伦敦的巴利文学会订购了全套《原始佛经》的英文译本。所谓“原始佛经”,是指佛学研究者认为是最早期、最接近释迦牟尼所说佛法的纪录,因为是从印度南部、锡兰一带传出去的,所以也称为“南传佛经”。大乘佛学者和大乘宗派则贬称之为“小乘”佛经。
  池田:能以汉译的佛经与英译的佛经相对照比较,才可以对之进行研究。
  金庸:英文佛经容易阅读得多。南传佛经内容简明平实,和真实的人生十分接近,像我这种知识分子容易了解、接受,由此而产生了信仰,相信佛陀(印度语文中原文意义为“觉者”)的的确确是觉悟了人生的真实道理,他将这道理(也即是“佛法”)传给世人。
  我经过长期的思索、查考、质疑、继续研学等等过程之后,终于诚心诚意、全心全意地接受。佛法解决了我心中的大疑问,我内心充满喜悦,欢喜不尽———原来如此,终于明白了,从痛苦到欢喜,大约是一年半时光。
  池田:我希望您能原原本本地谈谈当时的心情。
  金庸:随后再研读各种大乘佛经,例如《维摩诘经》、《楞严经》、《般若经》等等,疑问又产生了。这些佛经的内容与“南传佛经”是完全不同的,充满了夸张神奇、不可思议的叙述,我很难接受和信服。直至读到《妙法莲华经》,经过长期思考之后,终于了悟———原来大乘经典主要都是“妙法”,用巧妙的方法来宣扬佛法,解释佛法,使得智力较低、悟性较差的人能够了解与接受。《法华经》中,佛陀用火宅、牛车、大雨等等多种浅近的比喻来向世人解释佛法,为了令人相信,甚至说些谎话(例如佛陀假装中毒将死)也无不可,目的都是在弘扬佛法。
  池田:《法华经》富于艺术性,有“永恒”,有广阔的世界观、宇宙观,有包容森罗万象一切生命空间的广大。其中许多警句般的经文有影像般的美,简直可以说是一本庄严的“生命摄影集”,可以一页一页翻转的,那一瞬一瞬的画面如在眼前浮现。
  金庸:我也是了解了“妙法”两字之旨,才对大乘经充满幻想的夸张不起反感。这个从大痛苦到大欢喜的过程大概是两年。
  池田:《法华经》是“圆教”,如果从作为大乘经典最高峰的《法华经》来看的话,其他的佛经都可谓各执真理一端的说教,一切经全部都可收纳于“圆教”的《法华经》中,宛如“百川归海”。您先学小乘佛经,后再研读大乘经典,得出的结论认为《法华经》是佛教的真髓,这确实反映出先生对于佛教的认真探索之精神。
  金庸:对于我,虽然从小就听祖母诵念《般若波罗密多心经》、《金刚经》和《妙法莲华经》,但要到整整六十年之后,才通过痛苦的探索和追寻,进入了佛法的境界。在中国佛教的各宗派中,我心灵上最接近“般若宗”。
  来源:《名家话佛缘:滚滚红尘中拈花微笑》
虚有
发表于: 2014-6-27 15:40:37 | 显示全部楼层

更多文章来自元会吧

http://tieba.baidu.com/f?ie=utf-8&kw=%E5%85%83%E4%BC%9A&fr=search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