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广州大学城网业务调整

[娱乐八卦] 听歌难道和下馆子一样吗? [复制链接] qrcode

查看: 3419 | 回复: 0

神秘人物
发表于: 2013-12-11 15:47:51 | 显示全部楼层

  上周五看《梦想星搭档》,齐豫、齐秦联手演唱了梅艳芳的《女人花》,而和他们竞争的沙宝亮、黄绮珊演唱了张雨生的《天天想你》。两首歌其实各有所长,但齐豫娓娓道来的歌声仿佛一碗抚 慰心灵的暖汤,唱得现场一片落泪,看起来征服了绝大多数的人。但是当比分出来的时候,我的眼睛、耳朵,一切能够感知到这个世界的感官都被填满了两个字:呵呵。
  我不敢妄称可以做出专业评论的人,我只是一个不畏说出自己看法的普通观众。还有一点不同的是,我讲话有我自己的根据。
  我第一次接触这个节目,就是因为最初看到一篇网络新闻,说萨顶顶和常石磊组成了搭档参加央视的节目。后者其实我了解得不多,但是一首《High歌》还是很火爆的。而前者,那首哼哼唧唧,听得人云山雾绕的《万物生》,再加上各种稀奇古怪的造型,想不出名都难。这两位捏在一起,还真有点看头。
  后来一路跟下来,我觉得才发现不少很不错的作品,尤其是那些节奏慢,情绪柔缓的,得分总是不太理想。相反地,不少高举“大嗓门”、“高音调”旗帜的歌曲,倒是一路飘红。
  仔细回忆一下,这些年有多少歌曲,多少歌手,他们的出名多少有些“博眼球”的因素在里面。倒不是说他们的音乐本身不好,但是我相信他们的脱颖而出,绝不仅仅是音乐本身。
  龚琳娜。要说这位走进公众视野的过程堪称经典,一曲旋律极其奇特,变化极其丰富,表现极其夸张的《忐忑》,不仅为她赢得了“聆听世界音乐”最佳作品演唱大奖,更让她迅速成为大街小巷的焦点人物。可是,远在2000年青歌赛上,谁又曾关注过那个看起来与他人并无二致的亚军得主呢?
  维塔斯(Vitas)。如果没有他,恐怕国人对于俄罗斯音乐的认识永远只会停留在《莫斯科郊外的晚上》。你可能分不清他的名字和微软的操作系统,但是你一定会第一时间分辨出他那震碎过克里姆林宫水晶吊灯的声音。但他的走红,却不得不感谢各种草根选手在各种选秀大赛中的争相模仿。当《歌剧2》中的经典高音旋律听到耳朵起茧子的时候,他也已成了中国观众的宠儿。
  更别说好声音里的黄鹤、平安、张玮,星光大道里的阿宝、王二妮等依靠高音博眼球的歌手们了。
  《死了都要爱》。走进KTV的走廊,就算有些包间大门紧闭,你还是能够清楚滴听到各种声嘶力竭的呼嚎。那种爱到绝境的惨烈,那种痛到毁灭的力量,在男男女 女早已走调的吼叫中,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是大街小巷无人不知的歌曲,是KTV里从未缺席的自我修炼。
  突然觉得人们对于歌曲和音乐的审美,越来越像大街上的餐馆:辣得刺 激,爽得过瘾。不论什么歌曲,只要有几句冲破云霄的高音,就成功了一半,就是“好听”的歌曲。对于歌曲的评判,仿佛回到了军训时候唱军歌的简单标准:嗓门够大,就能赢。如果能是一首大家都能张嘴就来的大熟歌,就更完美了。
  这事儿不能细说,细说说就上升到了汉 族的民 族文化传承,音乐教育体 系,太累。
  空口无凭,我把几场比赛每组搭档的分数都做了一个记录,虽然现场评委这一关键因素的变数本身就很大,但是看到一些粗浅的规律,却仍有可能。
  
  
  这是齐豫齐秦在前六期比赛中的歌曲。我们可以发现有一个明显的低谷值——第二期比赛的歌曲《梦田》。这首缘起作家三毛的歌,文辞清丽,旋律柔缓,是典型的抒情走心的作品。比起《外面的世界》、《我只在乎你》,熟知程度则逊色不少。而第四期两人能够逆转古巨基李泉夺冠,凭借的是与姐弟二人风格完全不同的《爱拼才会赢》。节奏简单,情感欢乐的闽南语歌竟然成了两人迄今为止得分最高的曲目,不难看出观众猎奇心理的影子。
  
  
  古巨基和李泉的组合天然具有夺冠的基本素质:唱功扎实、美型、特色明显、各有所长且互相促进。连场取得高分也在意料之中。但依然出现了两次较低的表现:源自歌剧《卡门》的改编曲目,与黄韵玲合作的《天黑黑》。前者的旋律虽然也不陌生,但是跟同场的《爱拼才会赢》比起来,还是太偏了。而黄韵玲在钢琴前娓娓道来的样子,显然并不符合观众们已经习惯的口味:李泉在钢琴前表情丰富动作夸张的激情弹奏,并且时不常与古巨基“互抛媚眼”。
  
  
  这两位组合最初的定位就很占优势:以摇滚为主要曲风。杨培安“铁肺王子”的功力更是加分不少。两人最大的危机出现在第三期,两人演唱萧煌奇最著名的作品《你是我的眼》,只得到了全场倒数第二名的成绩。按说这首歌的熟悉程度,绝无问题。但两人柔缓抒情的展现,再次挑战了现场观众的“审美底线”。好在第二场两人果断切换到杨培安的代表作《我相信》。我认为两人是聪明的,接下来的两期,一首《王妃》一首《海阔天空》,将热血沸腾进行到底——结果就是全场观众的一致认可,如愿拿下一座冠军。
  
  
  这组一直围绕着选歌问题纠结。虽然是青歌赛出身,但是阿卓很懂得“优美的歌没前途”这个道理,她一再坚持要节奏强烈的摇滚风格,可惜程琳直到最后一刻才明白:第五期她坚持自己的作品《妈妈 的吻》,一首已经太过“老气”的歌曲加上二人慢悠悠的合唱,结果全场倒数第一。相比之下,下一场的《站在高岗上》,阿卓尽情地把高音释放到极致,竟然拿下当场第二名的成绩。或许阿卓心里会得意,她的理念被证明是受欢迎的。在音乐理念上我们不敢妄断,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对于现场观众的口味,阿卓比程琳更懂。
  
  
  从132分到261将近两倍的增长,只是从内蒙民歌《鸿雁》换成了流行歌曲《让我一次爱个够》,窃以为这是最完美的证据。《鸿雁》的改变和演唱,绝对不应该只有这个分数。两人的和声非常完美,将歌曲中悠扬的意境展现得十分完美。可是他们站得太高了——这种余味缭绕的特色料理,在吃惯了浓香麻辣的观众眼中就是索然无味。或许是第一场的打击太大,后面所有的比赛,常石磊都开始在编曲的变化和演唱时的高音转调上做足了文章。一下子让他们的组合成为了大众所期待的的模样:妖孽组合,永远出奇招让人大开眼界。别忘了,到目前为止《High歌》和《万物生》还没出现。
  
  
  本来不想把黄妈和沙宝写进来的,因为怕两人的粉丝,尤其是黄妈 的粉丝震怒。然而这就是事实,第四期两人创下迄今为止的单曲最高成绩328赞,赢在选了熟悉的歌,赢在做了热烈的编曲。最关键的:赢在黄妈令人惊愕的高音。如果不相信,可以看看后面黄妈缺席阶段沙宝亮与袁惟仁合作的民谣版《征服》、与游鸿明合作的《下沙》。成绩相较之前,一落千丈。黄妈走入我们的视线,凭借的便是那荡平八方的辽阔嗓音,充分满足了人们只求痛快和过瘾的诉求。难怪齐豫在黄妈刚刚加入战局的时候就笑言:“大嗓门来了,我们得准备PK曲了。”
  果然被齐豫自己言中,他们遇到了最头疼的对手。对阵黄绮珊的高音,换成古巨基,换成杨培安,换成常石磊,换成阿鲁阿卓,或许都还能掰一掰手腕。但是对于以民谣而见长的两位,又已经上了这么大的岁数,这对决在开始之前似乎已经失去了悬念。但是我相信很多人都会像我一样保留着一丝幻想:两人或许将伸出温柔的双手,轻轻地抚 慰人们疲惫的心情,用感动的泪水冲淡澎湃的激情。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难道也是歌曲世界的定理吗?难道温柔动情的歌曲就注定要被热烈激昂的节奏所压制吗?直到这之前我还不相信。
  所以在《女人花》与《天天想你》的对决中,当看到明星8-2的比分时,我以为这个世界还有救。可是当大众评委的投票结果时,我知道自己是在是太傻太天真了:这个世界早已放弃了治疗。
跳转到指定楼层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