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广州大学城网业务调整

[培训辅导] 属于我的海外世界--"澳特斯特利亚" [复制链接] qrcode

查看: 3002 | 回复: 0

平地起波澜
发表于: 2013-11-20 19:22:28 | 显示全部楼层

以阿拉伯语念"Australia"这个单词时,发音不再是"喔斯吹利亚"(谐音),而是"澳特斯特里亚",这个新念法成为了我心中那个世界的名字。
                                                     
睁眼,是洁白干净的天花板。
闭眼,是那片永远望不见一丝云朵的湛蓝色天空,是阳光牧场的小考拉,是那可以大口大口吸进肺里觉得全身都被洗干净的青草气息……

不得不说的是,我所描述的都是我个人强烈的、想要告诉更多人的事情,这些都是独一无二的、在别的文章里所无法找到的回忆,而对于优美的风景写的人太多了,我也就藏着我脑子里珍贵的画面,作为这一行的私有财产吧!

思绪回到2012年7月31日。
大部分同学对欧洲、美洲的国家趋之若鹜,我却选择了正值冬日的澳洲,也许正是冥冥之中的牵引使我选择了她,去年我报名了北京新东方国际游学营。
即使体验了新加坡航空的高质量,在飞机上的时间也还是很难熬,感觉从上海到澳大利亚远不止我在地图上看完之后用比例尺算出来距离一样。这段时间像被谁拉长,拉长,长到绕了地球整整一周,让我迷迷糊糊、晕头转向。

终于到达了第一站--布里斯班
踩在地上,我异常亢奋,这是我第一次出国,忍不住到处乱跑,晒晒并不灼人的太阳,闻闻没有灰尘的空气,听听只在电影里听过的奇妙口音。布里斯班的向导是个非常好的大叔,他称我们,这么一个词在我脑海里构建出了一副场面,7个人穿着风衣戴着黑墨镜,背后打来强烈的光,还放着节奏感极强的音乐,这样一幅场面俨然与眼前这像饿狼一般的七个小毛头不副,便也打消了这莫名其妙的念头。
我和别的营员们很快就熟络起来成为了朋友,还佯作不高兴地称澳大利亚人民为"大忽悠",不过当然是开玩笑的,可千万别被他们知道了!这名字也不是生捏硬造出来的,这是因为我们所游览的"袋鼠角"是没有袋鼠的,仅因为它的形状像袋鼠尾巴才如此命名的。还有那座令人好奇的"故事桥"是没有故事可讲的,硬要说的话就是这名字是由人名"Story"命名的!如果只是这样也没什么好说的,向导一句话就把我们所有的幻想扼杀了--冲浪者天堂不是用来冲浪的,这只是一个片区的名字。布里斯班"了我们就算了,连悉尼著名的"岩石区"(The Rock)也跟岩石没有一丝联系,硬要说的话就是房子是石头造的,不过这都是后话了。

第二站--悉尼
在悉尼呆的时间最长,是两个星期,却只有两天可以游玩,其余时间都是学习,虽然有些惋惜,但是毕竟是"Study Tour",学为先,游为辅,边游边学才不枉此行。
我们的寄宿家庭主人是Fadia和Mohsen,他们是叙利亚人,母语是阿拉伯语,所以说起英语有些别扭,不过我们很快就习惯了。他们有两个和我们同龄的儿子,家里还有三个中国留学生,第一天吃的就是鸡腿饭,我连盘子上的油都舔了(有点不好意思哦),谁说澳洲的东西不好吃,我就觉得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美味,只是没有带着品尝美食的心情去吃而已。
值得一提的是,以Fadia的阿拉伯口音念"Australia"这个单词时是"澳特斯特里亚",这个新奇的念法让我们争着模仿。
每天吃完晚餐Fadia都会和我们聊上一个小时,只要和她聊天,没什么不敢说的。我们有不会的单词只需要描述一下她就能明白意思并告诉我们是哪一个,她常常在我们吃饭时得意洋洋地说她买了最新鲜的肉、最健康的调料,连盘子都是用无污染的洗洁剂清洗的,看着她讲起自己做的东西来滔滔不绝的样子,我不禁想到了一个词--"文化差异",许多外国人尤其是美国人,总是热情豪放,有什么说什么,而咱们中国人往往会谦虚内敛,不自夸,其实我觉得告诉别人自己做的好的地方,既能得到别人的肯定,又能够给自己一种"继续加油"的心理暗示,何乐而不为?她的丈夫Mohsen曾是一名化学老师,在他风趣幽默的语言里我像回到了化学课上,学到的却是化学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每天放学4点不到,我和朋友总会在前一天计划好第二天下午的行程,放学后就去各个地方玩,两个星期让我觉得我都快背得悉尼CityRail的线路了。这样的感觉就像原本穿上了一件有些紧的衣服,在尝试弯下腰去闻路边花朵时,由于动作幅度太大,扣子一粒粒蹦飞出去,开始还有些害怕,待到顽皮的扣子全部跑掉时,既闻到了花香,又一身轻松没有束缚,还拾到了一把漂亮的扣子。
临行的前一个晚上,我们给寄宿家庭写了三封信,里面写满了我们在悉尼的美好回忆,以及在这个大洋彼岸的家里感受到的温暖。第二天早上和Fadia拥抱的那一瞬间,我的眼泪就涌了上来,第一次见到她好像就是昨天的事情嘛,她因为睡不好觉有了深深的眼袋,那时候我们三人还开玩笑用"巴巴一嘎"(俄语里女巫的意思)暗地里形容她,可是这么快就到分别的时候,我还没有学会怎样用俄语说"仙女"、我还没有坐遍悉尼的CityRail……我还有好多好多想要做的事情!悉尼,我一定会回来的!

第三站--墨尔本
这个城市我早已从很多同龄人口中听说,也不知道究竟它有多大的魅力。
到达墨尔本之后,我们马不停蹄地赶到巧克力工厂,现在想到那块巧克力时唾液腺都会条件反射地分泌出唾液,别说我恶心,这可是真实体验!我也想长大之后开一个巧克力工厂,想吃多少吃多少!
在墨尔本寄出了所有的明信片,却无法心满意足,有太多太多想要再做的事情,却只能是存在于我的记忆和以后的计划书上了。

在回程飞机上,时间过得飞快,那绕地球一周的长度好像变成了从上海浦东飞到虹桥,明明还在想着会不会飞机飞错地方了飞回悉尼了之类的事情,却已经跨过大洋到了出发的地方。
好像一场梦,莫非就是一场梦?可是相机里的照片、博客上的日志、以及一页页撕掉的日历本……它们都在告诉我:"你的澳特斯特里亚之旅结束了。"

结束是另一个开始,澳特斯特里亚是我的海外世界,她留给我的是永远的回忆。
跳转到指定楼层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