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广州大学城网业务调整

广州一高校提供给老师的中转房租金上涨10倍 [复制链接] qrcode

查看: 12627 | 回复: 0

gzuc
发表于: 2008-3-17 13:41:58 | 显示全部楼层

近日,天河某高校教师向时报反映,今年5月起,校方将把提供给教师租住的中转房由原先的每月每平米3.5元提升到每月每平米54元。“涨价没问题,但涨得太多”,老师们对此怨声载道。记者调查发现,目前广州各高校在新进教师的住房安排上都会有一个缓冲期,缓冲期内住学校的中转房可享受“福利房租”,过了缓冲期则按市场定价交租。

李教授,天河某高校管理学副教授,来校工作四年

住房面积:60多平米

目前交租:200元

提价后:3000多元


房租一翻十几倍 副教授“要沦落街头”

李教授向记者反映,四年前,学校分给他一间10平米的小单间,之后,又迁到两房一厅的小居室。因为是公房,李教授需向学校交纳房租。以每月每平米3.5元来算,李教授60多平米的住房,每月需交200多元租金。但是最近突然接到学校通知,根据当初住房时的协约规定,今年5月前房租要提价——按照市场价收取,提高到每月每平方米54元!

得到消息后,李教授颇为震惊:“这是一个火箭式的消息,太突然了!”“以此价格计算,家里住房60多平米,一个月至少要交3000多元,从原来的近300元一下子提高到3000元,如何吃得消?”

李教授说,妻子是小学老师,两个人月收入加起来不到8000元。这样的房租几乎花费全家月收入的一半,如何承受得起?李教授坦承,自己也曾想过到外面买房住,但没想到近两年房价涨得这么快,天河区更是贵得离谱,根本买不起。“难道一个副教授也要沦落街头么?”李教授无比辛酸地说。


黄教授,天河某高校哲学系正教授,来校工作六年

住房面积:70多平米

目前交租:400元

提价后:4000多元


预先知道按市场价没想到定价这么高

黄教授目前住在学校分的两房一厅70多平米的房中。按照规定,每月交400元左右的租金,前不久,听说学校要涨租,按新价格估算,同样大小的房子,每月至少需交4000多元。

黄教授坦承,两年前学校曾经跟他们签过一个合同,说住满两年就按市场价收租,但是没有想到“这个市场价”会定得这么高。“虽然已经是教授,但收入却不见涨,一家人日子过得紧巴巴的”。黄教授说,如今自己也不指望学校能“集资建房”分房给老师,只希望房租不要涨得那么高。

黄教授对记者说:“其实我们也知道学校有难处,以前3块多一平米的租金的确收得有些低,因此学校提出跟市场价接轨我们也不反对。但是一涨就是10多倍却让人难以理解。要知道54元/每平米的价格远远超过了市场价。”为此黄教授特意在学校周围做了调查,调查发现,天河五山、岗顶等地方高校周边房子租价大多是20元~30元/平方米之间。面积约一百平方米的套间租金也才2500左右,房子还比他现在住的大很多。

黄教授表示,“希望学校定价更合理一点,不能让高校教授‘举家食粥’生活为艰!”

好不容易争到房发现如今住不起

一些老师还谈到,在老师结婚的时候,一般都会向学校申请换大一点的房租住。由于以前学校房租便宜,一套70平方米的房子一般每个月租金只要200来元,因此在换房过程中往往千军万马争破头,资历浅的老师基本无望,只能自己到外买房,资历久一些的,按照工龄,在各方面条件都满足的情况下,可以向学校申请领取一套大一点的房子,通常是一房一厅或是三房一厅。但申请需要繁杂的手续,要求也十分苛刻,比如:中级职称,即副教授或副处级可以加多少分;已婚加多少分;工作十年加多少分;硕士研究生加多少分等。

然后根据分数的高低等排位,排到了,就可以领房,换了大房。本来一件大喜事,如今却发现供不起了。因为现在的“市场房租”54元/平米。一间大房往往要3000多元的房租。一些刚结婚分到房的老师无奈的对记者说:“之前为了分房挤破了头,好不容易分到了,却发现根本住不起。”

记者调查:过了中转期,福利房租变市场房租

高校中转房租金涨价的依据何在?高校又是出于怎样的目的做这样的改革?连日来时报记者进行了深入调查。

缓冲期过后房租成倍提升

记者调查发现,目前广州各高校在新进教师的住房安排上都会有一个缓冲期,规定老师在一定的时限里,拥有住房的教师可以享受价格低廉“福利房租”,教师们可以在这段缓冲期里,到外面寻找房源,租房或是自行买房!缓冲期过后,学校会要求老师们交价格高昂“市场房租”或者干脆不再续租。空出的校内“中转房”会留给新引进的教师,““吐故纳新”,周而复始。这个缓冲期一般都是1~4年,因此今年正好是开始广州各高校老师交市场房租的时候,老师们的房租价格也集中在这个时候成倍提升。

暨南大学总务处房产科一名工作人员介绍:根据暨南大学2004年7月15日出台的房屋租金调整文件的规定,学校夫妻双方均未享受过房改房的教工:在学校实行货币分房后,租住公有住房,3年周转期内,按标准租金计租,使用面积每平方米每月3.5元;3年后开始按成本租金计租,使用面积每平方米每月13.5元;4年后(即第5年起)按市场租金计租,使用面积每平方米每月25元(2004年市场租金标准),没有独立卫生间的住房每平方米的房租是15元。今年9月1日,正好是房屋租金调整的第四年,届时学校凡是满了这个缓冲期的老师,他们的房屋租金将提高到15元或者25元每平方米的市场价格。

在中山大学,总务处房管科工作人员介绍,学校目前提供给老师的住房房租全部按市场价格,每平方米平均35元左右。3年后,如果职工还要继续租用学校房屋,将每年加价20%。

而广东商学院房产科的工作人员则告诉记者:“目前学校房价也大幅攀升,而且政策很紧。新进来的教师,学校只会给一年的缓冲期,其租金是每平方米13.5元。一年到期后,老师必须要去外面找房。”

华南师范大学目前也计划进行一项改革,目前其最新房租价格正在制定中,但校方表示,同样会按照市场价格收费。

有高校通过政策补贴提价

也有一些高校通过政策补贴逐步提高价格,给老师们一些缓冲期。如华南农业大学规定,从2004年6月1日起,教职工房租都开始按照市场化租金计租,但学校给予三年过渡期住房租金优惠政策,即第一年租住住房标准面积内的租金只按市场租金的25%计租,第二年按50%计租,第三年按75%计租,第四年开始按全部计租。其宿舍楼推行市场化后,租金最高的是18元左右每平方米。

“涨租依据市场价,只低不高”

3月10日下午,记者来到教授们报料的高校房管处。一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负责人接待了记者。该负责人对记者说:“虽然一切还没有定下来,只是出于公示讨论阶段,但是由于这次改革涉及范围大,关系到学校里近千名老师的切身利益,因此目前我们部门所承受的压力非常大,因此也不方便谈论过多。”

54元是根据市场定的价

该负责人同时对记者说:“54元的市场价格只是当初预计的,还要通过学校相关部门和领导的审议,最后还要和教师们民主协商来决定最终价格。不过我们这个价格也是根据‘学校所处地段的市场价格’来作为依据的。

记者了解到,这种“所处地段市场价”的标准在于:学校地处“黄金地段”,而且“校内软硬件设施在广州也数一数二”,负责人说,“从这些标准衡量,该校校内房价已超过2万/平方米,租价也绝对超过50多元每平方米”。负责人还有些叫屈,“我们这样算还有些便宜呢,因为是按‘使用面积’来计算的,如果按现在广州各高校通行的‘按照建筑面积’来算的话,那最后的总租金会更高。这也是为什么有的高校每平米的租价仅为40多元的原因。“因此54元从市场价来说,其实只低不高,拿到市面上肯定大把人抢!”

老师难承受学校表理解

记者在采访时,广州众多高校房管处负责人无一例外的表示,“高校住房改革势在必行,也是大势所趋。不然按照以前的住房体系,学校根本难以承担这个重荷。但是福利价与市场价前后的落差,的确让老师们难以承受,尤其是从心理层面上来说,这点学校也能理解!”

记者采访获ぃ??昀矗?孀殴阒菔蟹考鄹咂螅?咝@鲜β蚍孔夥康难沽σ苍嚼丛酱螅?芏嗬鲜Ψ追籽≡窦木友?#?揽垦?5母@?孔庠菀云苌恚?却?被?墒煸偃ヂ蚍俊5??昀从捎谏?嘀嗌伲?咝D芴峁└?淌ψ庾〉姆课菀丫?嚼丛缴佟@鲜γ堑淖庾∥侍飧?咝4?淳薮笱沽Α?

为了能让新来学校的老师不至于无地安身和缓解高校内部住房压力。从2004年开始,根据当时广州市政府相关决议,广州各高校开始推行学校住房市场化改革之路,通过提高学校的房租价格,来逐步形成高校内部住房群体的“吐故纳新”,达到高校住房体系的良性循环。但这个市场化之路还处在试探阶段,因此走得非常曲折,并给一些老住客带来不适和阵痛。

多措施促教师校外购房

记者调查发现,住房市场化改革后,越来越多的教师必须自行到校外购房,但作为高校并不是“一点人情味也没有”而是按照政策提供各种补贴,尽量创造机会让教师买得起房。

比如,有高校会组织教师进行低价团购。与此同时,高校通常会给教师发放住房补贴,以每人每月280元核发,这还不包括住房公积金。一旦有教师要买房时,可以按照规定,一次性取完所有住房补贴和公积金,除此之外,还可以提前预支150个月的住房补贴,这笔费用约为3~4万元。”

学校诉苦

外租学校房 来养自购房


学校称教师“借鸡下蛋”现象屡有发生

巨大的市场需求带动高校住房商机,也成为催升高校住房改革的另一杀手。

记者采访发现,目前高校住房大多以团购、建廉租房、集资建房等三种方式满足购房教师的需要。单说团购,由于市场商品房房价的基数过高,即便高校出面团购,也最多能打个八九折,算下来楼价至少也要一万多一平方米,对于工龄尚短的年轻教师而言,仍然望而生畏。建廉租房吧,学校根本就没地,必须等候政府统一召令。集资盖房曾经被热炒过一段,但很快就在一片争议声中销声匿迹。无奈的购房现实让高校的教师们也做出了“不诚实”的举动。记者采访时,就有高校房管处负责人历数教师罪状:

有年轻教师结婚后,为了解决住房难题,不得不在外面另外买房,但买了房生活压力加大,于是就有人私下将学校分房的一半使用权转让给同室的室友,价钱自然要高一些,刚开始,室友想着两人房成了自己的“独家小院”,自然欣喜不已,但时间久了经济上承受不了时,大闹公堂,最终结果是,学校知道了真相,将房子“毫不客气”地收了回去。

也有教师在外买房后,将学校分房悄悄外租,“以房养房”,“借鸡下蛋”。最终的结果是,一方面这些教师霸着房子过自己的小日子,另一方面学校刚刚引进的人才没房住。“有的教师做法十分隐蔽,学校很难查得到,需要有人举报才能去收房。你们看,这样的情况,学校不改革能行吗?”负责人说此话时颇为无奈。

市场调查

教育资源优势大高校住房很抢手

记者了解到,高校房子从来不缺市场!一直以来,拥有幽雅环境的高校住房都是商家觊觎的“抢手货”,受市场供求关系影响,高校房价也是一路飙升!华南理工大学一位老教授这样对记者说:“真想不到,一套10多年楼龄的破旧房子,90多平方米,竟然能卖到95万元的高价!每平方米高达万元,比一些新楼盘的价格还高!”

记者采访发现,多年来,高校内绿树成荫,湖水相依,恬静淡然的住宿环境,以及相对单纯的人居环境,使得高校住房颇受商家追捧。一些二手楼的价格直线飙升。2006年底时,天河区某高校一套60平方米的二手住房仅需6000多元/平方米,现在却要10000多元/平方米。记者调查发现,近两年来,天河区高校的二手房价普遍增长了一倍以上。海珠区中山大学等地方的房价同样高不可攀。

房价还只是其次,“一房难求”更是高校的普遍现象,由于高校天生的“优质教育环境”,华师附小、中大附小等高校附带教育资源更成为高校住房的“隐性”升值扛杆,校外白领为了能让孩子进名校读书,不惜重金抢购名校住房的现象比比皆是。

一家之言

改革没有错,为何我们成了买单者?

从福利型房租再到市场房租,这里面十几倍的差价让一些老房客们形成巨大的心理落差。尤其是对于一些正在储钱准备结婚买房的中年教师来说,急剧增长的租房价钱让他们感觉喘不过气来。

在房租价格有可能涨到54元的那所高校里,学校的老师们自发开设了QQ群,讨论房租价格带来的影响。一些老师表示:“高校住房走市场化改革并没有错,但为何最后我们成了买单者?学校虽然设立了4年的缓冲期,但是这4年广州市的房子价格上涨有目共睹,很多教师都没有经济能力买房。同时学校走市场化之路,把学校房租价格与市场接轨也没有错,但是高校里面的房价由于硬件设施和各种软性因素,其价格往往都能和广州别墅价格媲美,这么高昂的价格高校老师们根本负担不起。因此本来应该成为改革的受益者群体却成为了改革直接伤害群体。

暨大的刘老师告诉记者:“25元每平方米的价格勉强能接受,但希望不要再涨了。”南方医科大学的韩老师同样表示了这个担心,韩老师对记者说目前他租住的房屋租金每平方米不到2元钱,但学校目前也准备大幅度提高价格,他希望学校不要把价格像某些高校一样,把它完全等同于市场价,54元的价格根本承受不起。

关键词

“所处地段市场价”:标准制定在于学校地处“黄金地段”,而且“校内软硬件设施在广州也数一数二”,高校相关负责人说,“从这些标准衡量,该校校内房价已超过2万/平方米,租价也绝对超过50多元每平方米”。

来源:信息时报
跳转到指定楼层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