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广州大学城网业务调整

[创业故事/指导] 创业先学不耿直 [复制链接] qrcode

查看: 2507 | 回复: 0

八日水
发表于: 2013-7-18 14:02:03 | 显示全部楼层


策划/商界招商网内容中心
当你看到这个标题时,或许在心中会泛起涟漪,在中国这样一个重视人情社会的国家,要树立不耿直观念?你还不如让我放弃吧。当人们习惯于通过人情创出你的公司,我们不禁要问,究竟是规则胜过人情,还是人情主导规则?
职场上说到的“人情”,往往含有最基本的两层意思。一种源于亲缘,另一种源于同感。亲缘之人情,主要指人际关系,强调“熟人”,因此有人在某种程度上也将其看做一种“私情”;同感之人情主要指同事、上下属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体谅,强调人性化出事方法。对于企业来讲,制度和人情那个更重要?该如何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恐怕是中国企业永远绕不开的一个话题。
中国的历史文化和人文特点决定了中国是个人情社会。当下,也有很多管理专家都将我国中小企业的短命归咎于企业内部的人情化管理,认为它是我国中小企业的死亡基因。企业内部的这种人情化真的是有如洪水猛兽般可怕吗?非要将之置之死地而后生吗?
朴素的人情观并非一无是处。不过人情过度,人性放则无规矩,所以要制度;制度酷,人性堵则无创造,所以要人情。只有人情与制度配合恰到好处,才能最大程度的激发员工潜能。
制度管理是一个成功企业的根本。任何企业,无论其规模大小,人员多少,都应该有相应的管理制度,对其日常经营活动加以约束。没有制度,只会使企业陷入混乱的无序的困境,造成内部资源无谓的浪费。
西方经济学的一个理论基础,映射到这个问题上同样有参考意义,即所有人都有谋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倾向。不成文的制度,会助长这种倾向,造成正式的、合理的、规范的制度被空洞化,取而代之的是那些不成文的制度。而这些不成文的制度恰恰都是满足个人利益最大化倾向的。那么,最终受损的将是企业本身。
实施制度管理,首先要有制度的建立。而在建立制度方面,主要涉及到几个因素:制度的可执行性、制度的合理性、人性化的变通方式。任何一个公司,制度制定就是为了执行的,否则,这个制度等同于无效。制度其实就是一个公司成员间的“信用”,如果每个人都可以随意破坏制度,那么公司的领导层在员工的心目中就没有了“信用”。所以,制定制度之前,要多花些时间考虑制度的合理性,同时也要考虑到可执行性。
员工制度是工作规范的“导航仪”,是企业的核心。没有工作规范、没有制度、没有流程规定,所有人由着自己的想法和方式运作,就打乱并分散了企业的运行能力,也无法形成一个核心团队,不能打造很强的竞争力。
其次,人情可以成为制度以外额外的辅助措施,即对制度没有遇见到的情况做出特别处理。适度的人情是公司运作的“润滑剂”。比如,员工在流程上违反了规定,按照规定你追究了他的责任,罚了他的款,下班之后由于你们的情感关系,好好地沟通一下,说明一下,甚至喝上两杯,员工心里的阴影和不快顿时云消雾散。
合理的人情可以被看做是公司制度的衍生文化,是一种人性化的制度,即在制度基础上,预备了人性化管理的受理窗口,可以解决制度没有规定的、突发的、紧急的、必须的人情管理,并且对其中某些诉求制度化。
不过需要注意到的是,人情只能是暂时的、偶尔的、一次性的手段。如果某种人情被日常化、习惯化,那就成了不成文的制度了。并且,不成文的制度是危险的。企业要做到防微杜渐,领导层要在人情体谅当中发现并制止恶化趋势,否则只会造成管理的混乱和员工对管理人员的不信任。
总而言之,一定要按制度执行,但是也要考虑到制度的合理性。如果制度合理,就不能进行变通;如果制度不合理,则考虑人性化的变通方式。人情和制度加在一起才是我们企业管理重要的“核武器”。
正如本文开头陈述的两种“人情”模板,针对亲缘型人情,要考制度的完善和妥当加以保障,使得公司内部实现公平、正义,以制度为框架尽量保证公司运作的系统性、完整性与和谐性;而针对同感型人情,则职场中每个人都该从人性的角度出发,善解人情是善察人心,练就换位思考的习惯,去体察、满足他人需要,并谅解他人的过失。
人情会是一个永远的话题,怎样在人情与规则中实现更好的平衡,永远是所有人的困扰和关注所在。
抹不开的面子
借钱,是商人最常遇到,也最难处理的问题。虽然是省内排名前几位的建材经销商,但销售行业对于现金流的依赖,使贺军在面临朋友借款时在现实和面子之间左右为难。
因为“抹不开面子”,他经常借款给朋友周转。这种表面的“慷慨”与义气,也让他在圈子里建立起优质的形象与影响力,几次竞标中,凭借这些“软指标”最终胜出。但另一方面,曾经有过几次因为“打肿脸充胖子”,自己公司的资金链却面临危险。#p#副标题#e#
冯仑讲过一个段子:开车违章,恰逢熟人“卖个面子”,省下了50元罚款。回头“买个面子”,安排熟人亲戚进公司上班,那人根本不适合这个岗位,自己还不得不付出薪水两万余元。人情,有时真是一本糊涂账。
面子,在中国是一种混合了交情、认可、信用、自尊、声誉当然还包括尊严的特殊标签。对于普通人,面子是地位的保障与标志;而对于商人而言,面子更是一项无形资产,个人品牌、企业信誉、社会地位、社交阶层,无不可能在必要的时候,给企业带来实际影响。
道德的困惑
欠与还,是最常用在“人情”二字之前的一组动词。而正是这两个词,决定了刘辰在人情关系与商业规则之间的纠结与矛盾。
刘辰是东南某省的省级卫浴产品经销商。创业之初,是当地的某品牌厂商看中了他的市场开拓能力,将他从分销商提拔为省级经销商。几年来,刘辰专营该品牌,为其创下了全省第三名的市场占有率,自己也因此在行业内站稳了脚跟。
最近两年,该品牌由于产品开发和企业管理上的失误,已经跟不上市场需求的变化。专营该品牌甚至已经造成刘辰企业的亏损。此时,当其他品牌找上门来,刘辰却无法下定决心终止与原厂家的合作,因为行业内对他“过河拆桥”已经传得沸沸扬扬,这不仅是道德上的非议,更关乎公司的信用与形象。
中国独特的文化背景与道德评判标准,使企业家经常陷入这样的悖论:完全按人情标准来出牌,别人会说你不是一个合格的商人;完全按商业规则来出牌,别人会说你不是人!
也许陈晓最能体会这种企业家在人情上的道德困境。凭借完全商业化的手段,他在黄光裕入狱后力挽国美大厦于将倾,赢得了资本市场的选票,却招致了整个社会的骂名……
公平竞争的破坏
“我是被绑上人情交易这条船的。”提及“人情”两个字,四川某建筑工程公司董事长黄海超深深叹了一口气。与行业内众多包工头出身的老板不同,大学攻读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的黄海超,对这个行业曾经有着理想化的幻想,试图凭借专业优势,闯出一条通向市场的康庄大道。
现实却给他上了沉重的一课:自己的所有专业知识,以及之前几年在大型企业做管理的行业背景,硬是敌不过无孔不入的人情关系。为了公司生存,黄海超不得不带着对人情的忿恨,加入行业内庞大的应酬与公关队伍。
这一切,仅仅是为了能够与竞争对手处在同一起跑线上。“当人人都在拉关系,如果你不去拉,就等于没有开始竞争就已经输了。” 当人情之船扯起公平之帆,企业家们只能身不由己被其绑架。
毫无疑问,讲人情是对公平竞争机制的破坏。但矛盾之处正在于,不靠拉关系,你连取得公平的机会都没有,这时,被绑架的不单是企业家,就连公平本身,也被人情所绑架。那么,谁来保障所有人的公平?显然,靠人情是做不到的。
延伸的产业
不仅是包房,人情在中国,已经延伸出一系列庞大的相关产业。商业人情的本质其实是一种姿态,一种代表某人或因某人请求而做出的姿态,目的是让对方明白欠了你一份人情,日后自当偿还。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人们总会想方设法投其所好,洗浴中心、休闲中心、娱乐会所、高尔夫球场、健身俱乐部、马场……各种类型,各种档次的娱乐休闲产业,承担人情交易的任务甚至远大过了休闲娱乐本身。中国人的生意从来不是在会议室里谈成的,起决定作用的,恰恰是这些企业之外的场所。
公关公司和礼品公司皆是中国式人情所衍生出的另一个特殊行业。据了解,在礼品行业,90%以上的订单皆来自于各层面的“商务赠礼”。
而与人情相关的产品与服务,仍在不断更新。互联网上,一款名为“人情来往账务通”的软件正被越来越多的人下载。这款软件可以详细记录人情来往对象的生日、爱好等个人资料,以及人情来往账目,在需要还人情时提前提醒,甚至能根据对象的重要程度和用途,给出相应的针对性人情解决方案。
人情与原则
在给人们带来沉重负担的背后,人情现象的存在的确有其根源上的合理性。中国现有社会体制与文化环境下,那场名叫人情的寻租游戏,我们每个人都是最乐在其中,又最不得已的玩家。人情是否真的如此不堪?
“熟人越来越多,朋友越来越少”,人们一方面抱怨人情淡漠,一方面情感为情所困,恰恰表明了中国社会正在从人情社会向契约社会转变。对于这种转变,应该怎样正确认识,又应怎样在当前环境中正确处理人情问题?正确看待人情与原则的关系,是真正实现“人情练达”的第一步。
人情应是规则的填充剂,再好的制度也会存在漏洞。人情应在这些方面发挥作用,弥补制度的不足;人情又是制度的发酵剂,人情的感召力量远大于权威,引导人们自觉遵守制度,这就是人情化管理的本质。而符合人自利动机的理性化企业制度,才是抑制“人情与面子”的有效途径;人情还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社会不是机器,人心不是电脑,更需要人情来避免摩擦、防止老化。
没有人情的规则是暴力,没有规则的人情是混乱。规则与人情的统一,应体现在在制订规则时充分考虑到人情因素,使规则更加人性化,更符合社会文化环境,更有人情味,而不是在执行的过程中再被人情所左右。
由于带有道德层面的价值评判标准,人情具有一种精神层面的约束力。制度管理管的是行为,人情管理管的是心。在转型的年代中,人情甚至可以成为对商业道德体系的一种补充。
而更睿智的选择是,人情可以升华为更高明的商业智慧。对于利润的过分看重,让中国商人更多地希望把利润留给自己,吃死下游,从上游那儿拿走更高的利润。却忘记稻盛和夫曾说过,在商言商时,要更多考虑上下游关系,周围所有的伙伴都供应你,这与中国传统的人情观不谋而合。
所以,创业你先学会不耿直。
跳转到指定楼层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