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广州大学城网业务调整

[影讯影评] 《新编辑部的故事》的意义 从“骗”到“炒作” [复制链接] qrcode

查看: 3117 | 回复: 1

头像被屏蔽
mengya.tv
发表于: 2013-5-6 14:06:36 | 显示全部楼层

新编辑部的故事》正在各大电视台热映,这勾起了我对于《编辑部的故事》的回忆。这部当年的电视剧引发的轰动是具有标志性的,也是在《渴望》之后的另外一次巨大的成功,说明中国电视文化的独特的特色已经形成,这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文化生活之中具有象征性的事件。我还记得《北京青年报》的张天蔚兄召集了我和另外几位同仁一起讨论那部剧。那是1991年春天的事情了,记起来仿佛就在昨天。二十多年的岁月让这部剧和那个时代一起和我们之间有了不可跨越的距离。王朔的那自来水般流利、机敏、兴之所至却不无触动人的对话在这部戏里彰显得淋漓尽致。中国市场经济开端时刻,刚刚从计划经济束缚中脱离出来的那种复杂而微妙的心态,那种刚刚获得的一种个体生命的精神空间之后的兴奋和对于物质的渴望的新的追逐出现后的新的种种生态的生动描述都让人感慨良多,在当时这部剧能够引发轰动效应正是它触及了那个时代的敏感的神经。
  今天的《新编辑部的故事》向那部经典致敬,让我们有了一个怀旧的机会,虽然穿越了二十年的时空跨度,但当年的戈玲仍然在编辑部里,老人们还和编辑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让我们感受到过去对于今天的意义。现在开来,二十世纪的九十年代是今天的社会的进程的真正的起点,当下的许多状况其实在那个时代就找得到它的渊源。二十世纪的八十年代是从计划经济里脱离的时代,那时所表现的是一种不及物的精神性,虽然有物质匮乏的苦恼现实,但其实大家都相似的困窘使得精神的追求变得更为重要。所以王朔早期小说中的男主角都是脱离了计划经济体制,也没有钱,却对于体制内的女性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他们是以一种自由的、无拘无束的姿态和充满嘲讽的语言展示魅力的。但到了《编辑部的故事》出现的九十年代,中国的市场经济已经发端,中国已经和全球化有了不可或缺的联系。人们开始意识到空有抽象的自我意识的觉醒还是虚幻的,这还需要有物质的基础,人们被八十年代的主体性所召唤出来的自我仅仅是用头脑站立着的,但九十年代就需要用实在的欲望给予它一个基础,可以说是用脚站住。这可以说是从康德的主体的抽象到黑格尔的人在大历史中的宿命的现实的转变。这里的故事虽然仍然是靠着滔滔不绝的幽默的语言为推进的基础的,却有了物质性的渴望的彰显,于是,这部《编辑部的故事》的故事的动力往往是“骗”,那些故事无论是正面或负面都离不开语言和现实的脱节锁产生的差异性,也就是“骗”的效果。既有对八十年代的精神的留恋,又有对于未知的未来的渴望。其中闪现的欲望和对物质的焦虑在王朔的语言中流动。
  而今天的《新编辑部的故事》降临,市场化和全球化已经是我们生存的现实,那段开端的历史已经成为今天的源头。当年所朦胧感知的一切都有了现实的真切的展开。当年的不少物质渴望已经实现,但我们的精神的困扰和焦虑反而越演越烈。王朔早就淡出名利场,今天的编剧熟悉的是网络里的一套幽默,当然不会有王朔的那种天才般恶语言力量,而不过是网络里普通人的平常的幽默挖苦,王朔的风格虽然被模仿,但难以被超越。于是今天人们已经熟悉的情境喜剧的动作性和戏剧性成为了主导故事的风格。这里的故事都是今天已经成熟的市场之中的故事,少了当年初来的青涩,却多了历经沧桑的成熟。故事仍然是从当下的现实中截取的故事,都是切近今天日常生活的段落,但日常生活已经变得被市场的新规范所驱动,年轻人的焦虑苦闷都更为现实,更为具体,生活方式已经越来越确定,白领的身份,中产的定位是社会主流的现实已经没有疑问。 [图片转自 http://www.xinbianjibugushi.com/ 转载请注明出处 谢谢]
跳转到指定楼层
惢爱
发表于: 2013-5-7 09:48:26 | 显示全部楼层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