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广州大学城网业务调整

[其他] 开启成功大门 [复制链接] qrcode

查看: 2814 | 回复: 0

dzxtx
发表于: 2013-3-26 23:06:41 | 显示全部楼层

博学为钥

    世间任何一个事物,没有不存在它的长处的,也没有不存在它的短处的,我们人类也是如此。善于完善自己的人,就会借鉴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短处;善于借助别人的人,就会称心如意地拥有天下的成功。智者知道取别人之长,补自己之短的妙用,这就好比有了一把万能宝钥,无论门扉如何牢固,有了它就会顺利开启。

     孙朝问子贡:“孔子的学问是从哪里学得的?”子贡回答说:“夫子随时随地向所有人学习,谁都可以是他的老师,不曾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向郯(tán)子、苌(cháng)弘、师襄、项橐 (tuó)、老聃(dān)等虚心请教过。
     郯子,是春秋时郯国的国君,孔子曾向他请教过少皞(hà0)氏时代的官职名称; 苌弘,是东周敬王时候的大夫,孔子曾向他请教古乐;师襄,是春秋时鲁国的乐官,孔子曾向他学习弹琴;项橐,是鲁国的一个小孩子,号称“小儿神”,七岁为孔子的老师,十岁时去世;老聃就是老子,楚国的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孔子曾向他请教礼仪和道。郯子这些人,他们的品德、才能并不一定超过孔子,孔子也并没有固定的老师。为什么这么说呢?学生不一定不及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高明;之所以成为老师,是因为懂得道理有先有后,技能业务各有钻研与擅长;之所以成为圣人,是因为“每事问”“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看见谁做的是善的,就去学他善的思想和行为;看到谁做的不善,就反省自己有没有这类过失,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无论对方是什么品行的人,他都可以成为自己的老师,而且自己也始终都会从他那里获得善妙的利益。
                                                                        
       ——摘自“行策教育” 德智行天下


    收敛怒气,自然觉得心平气和;凝聚精神,自然觉得言辞简约;宽容别人,自然觉得意味和谐;保持心静,自然觉得一切安宁。
                                    ——摘自“德智点滴” 德智行天下
跳转到指定楼层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