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实用的宝藏网站 - 广州大学城网点亮大学生活!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广州大学城网业务调整

“知女”评选是高级黑 偶像是粉丝的充气娃娃? [复制链接] qrcode

查看: 2931 | 回复: 0

gzjian
发表于: 2013-2-1 20: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摘要:所有偶像都是粉丝们的充气娃娃。与此同时,那些崇拜偶像的人,又很容易亲自卷起袖子去打倒偶像,因为仆人眼里无英雄,屌丝最憎高富帅。如果说知女评选还有一点微弱的正面意义和价值,那就是提醒我们,名人的形象大多有虚构成分——这是一个最普通的常识,但很多人却不能领悟到它。

  如果说知女评选还有一点微弱的正面意义和价值,那就是提醒我们,名人的形象大多有虚构成分——这是一个最普通的常识,但很多人却不能领悟到它。

  近日,一家娱乐周刊选出当代五大“知女”:新闻知女柴静、民主知女伊能静、微博知女姚晨、文艺知女汤唯、财经知女曾子墨,并邀请11位公共知识界男士点评。对于“知女”,杂志是这样定义的:“具备独立知识分子气质并且影响力与号召力极佳的女性”。
99421359688520.jpg
柴静
43741359688545.jpg
伊能静
64711359688545.jpg
姚晨
91741359688546.jpg
汤唯

42881359688568.jpg 曾子墨

  乍一看,“知女”评选似乎是一种褒奖推许,但很多网友却认为,“知女”评选是“高级黑”。当选的“知女”也没什么喜悦的样子。伊能静发微博抗议说“别再为他人贴上任何标签”、“我不是任何标签”。姚晨引用《千与千寻》的台词“名字一旦被夺走,就再也找不到回家的路了”,颇显无奈。柴静、汤唯和曾子墨则保持沉默。
  在我看来,媒体当然有权评选“知女”,但有权这么做,并不意味着这么做就是妥当的,甚至会有滥用自由的嫌疑。有人说,所选的人都是公众人物,而公众人物天然就是用来被冒犯的,他们享受了不同常人的名声,自然也要承受不同常人的非难。这话似是而非。如果是手握公权力的公众人物,那么对他进行任何尖锐乃至苛刻的批评,都是无可非议的。但当选“知女”的五位,都不是公职人士,两位是媒体人,三位是艺人,她们没有逃避被批评的豁免权,但这并不意味着媒体给她们贴上标签就是妥当的。
  进言之,“知女”评选还可能导致公共知识分子进一步被污名化,从而打击名人尤其是名女人参与公共批评的积极性,从而部分缩减公共批评的空间。必须承认,当下中国公共知识界确乎存在诸如水准较低、良莠不齐、撩拨民粹等种种问题。但存在问题,并不意味着公共批评者就一无是处,更不能因此就低估乃至否定一切正当的公共批评。“知女”这种标签,容易让人误解为对女性缺乏尊重这种态度,除了增加民众对公共批评者的轻视和误会之外,缺乏良性作用。
  不过,“知女”评选也反映了人们对造神运动的厌倦乃至厌恶,无论是政治造神,还是商业造神,无论是造男神,还是造女神。被选中的五位“知女”,多少也有被神化的味道。她们享受了太多的赞美,被看作审美与道德的双重典范。这很危险,因为人们一旦发现白璧并非无瑕,而是有一些不完美的斑点,那么很多人就只会盯着那些斑点看,而不会再管白璧的其余部分。女神一旦被打回凡间,她会被十倍百倍地贬低,远比当初被三倍五倍地谬赞的程度更深。究其原因,还是大众的偶像情结与反偶像情结。这两种情结是连体婴儿,就像爱与恨同是一枚硬币的两面。某种意义上,所有偶像都是粉丝们的充气娃娃。与此同时,那些崇拜偶像的人,又很容易亲自卷起袖子去打倒偶像,因为仆人眼里无英雄,屌丝最憎高富帅。如果说知女评选还有一点微弱的正面意义和价值,那就是提醒我们,名人的形象大多有虚构成分——这是一个最普通的常识,但很多人却不能领悟到它。
  在任何时候,如果有人想将某种“完美形象”——不论是个人的还是组织的——像钉子一样钉入我们的脑子里,我们都必须警惕,必须怀疑,以免丧失理智与判断力。不过,在很多时候,“完美形象”很大程度上是我们自己用一知半解和一厢情愿来塑造的。如果说造神是一种罪孽,那么最大的罪不应归于女神自己,甚至也不归于她莫须有或确乎存在的团队,而应归于每一个共同参与塑造女神完美形象的平庸之徒。
□宋石男(时评人)
延伸:
南都娱乐周刊:看见知女
  知女,意指具备独立知识分子气质并且影响力与号召力极佳的女性。文艺圈中历来不乏知女型人物,例如近来备受关注的柴静。从新书盛大首发,到与苏群、赵嘉的复杂情史曝光,柴静的形象近期经历了剧烈的反转剧情。现在看来,《看见》不仅是一本畅销书,还是一本伟大的预言书—柴静早就料到了自己的恋情会被卓伟团队或者其他团队曝光,引发一线女星绯闻般的轰动效应,所以她在该书第115页结尾处预先表达了坦然:“他人经受的,我必经受”。为什么选择了一个情史非常有争议性的男友?在第275页,柴静借黄永玉之口作出解释:“天上那么多高干子弟,七仙女为什么要下凡嫁董永?因为她什么都有,只缺寻常。”当然,老六、杨葵等老男人团队是很为“柴徽因”的情事曝光打抱不平的,这一点柴静也预见到了,并在第193页埋下开解的法门:“念起即觉,觉即不随”。那些过于着相、为柴静打抱不平的人,确实没有读懂这部奇书。
  柴静情事曝光事件的奇特在于,它没有毁掉柴静,反而彻底定性了她在神坛上的知女地位。23岁进入央视以来,柴静从“美女”记者到新闻“女侠”再到公知心目中的“女神”,完成了一个“县城少年”(老六语)的终极蜕变过程。在柴静之前,姚晨、汤唯、曾子墨等已经享受文娱圈圈内知女待遇了,近期伊能静声势猛涨,骎骎然有力压群芳、跻身知女之列的意思;然而柴静的优势更加明显:平台优越,帮闲得力,文笔超凡,跨界通吃,情史繁复。相较于刘瑜、洪晃、崔卫平、闾丘露薇等知识女性来说,柴静已经修补完了学历上的微瑕,各方面的素质均衡,是一个基本无死穴、绝对有优势的知女。
  中外文人圈里一直有女神传统,美国“垮掉的一代”有格特鲁德·斯泰因,英国“布卢姆斯伯里团体”有弗吉尼亚·伍尔芙,中国知识界传承的是自林徽因传下来的才女范儿;顺着民国第一知女的神话梳理,我们才能理解,为什么柴静必须经过绯闻的淬火,才能蜕变为当今中国第一知女。

www.gzuc.net

来源:新京报  作者:宋石男
编辑:廖洁
跳转到指定楼层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