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广州大学城网业务调整

[创业资讯] 广东抢抓机遇打造开放环境 需解决广东的风投力量不足 [复制链接] qrcode

查看: 3582 | 回复: 0

wind
发表于: 2012-12-26 14:51:51 | 显示全部楼层

  广东抢抓机遇打造开放环境 积极吸引海外人才
“在吸引人才上,北京有政治优势,上海有金融优势,我们广东有什么?”很多广东人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没有人才,经济如何转型?
  如果以25年划分一代人,每一代人都有一个经典的形象:该形象引领一时,又因下一个时代到来而没落。最近三十年,中国是制造业的“天堂”,最经典形象莫过于广东的打工妹。“打工”引领了一代风气,也让广东成长为全国首屈一指的经济大省。对于人口流动,人们都爱说人才“孔雀东南飞”。
  而今天,则是网络大行其道。IT业的崛起,已将制造业、打工一代翻进了历史。中关村李彦宏、杭州马云为代表的IT技术精英,已成为当今一代的经典形象。在这代浪潮中,广东悄然落后,而下一个浪潮紧接着来临,如何在下一代中占据有利地形,广东如何重新吸引到人才?
  “自由的氛围、宽松的环境是广州和广东吸引、留住人才的唯一优势,这是广东区别北京上海等地的最大特点。”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副会长王辉耀告诉羊城晚报记者。



       揽才困境1工业时代思维难以应付新经济挑战

  广东面临与江苏类似的揽才难题。广州、惠州、肇庆等地政府为了引才建立了一堆高科技创业园、孵化器,但数年来,未诞生出多少有影响力、创造力的高新企业。
  “前三十年,广东依靠打工者发展起来。接下来三十年,则要靠人才。”王辉耀说,这是一个老观点,但在如何吸引下一个时代人才方面,广东还没有有效的办法。
  要说自己培养人才,广东有“先天不足”。“与长三角、京津地区相比,珠三角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不如长三角、北京多,而这些机构是吸引高层次人才较集中的机构。同时,过去支撑珠三角经济的,是众多的来料加工、‘三来一补’中小企业,广东产业机构带来人才队伍,不如北京做研发、上海搞金融的。广东也是著名侨乡,众多人才流失到海外,很多高层次人才选择在海外和港澳就业。”王辉耀告诉记者。
  为了弥补人才的不足,广东沿用当年发展制造业的思维吸引人才:给政策、给厂房、给资金。在这点上,全国各地情况其实基本类似,同质化情况严重,其他省份在政策、资金方面,甚至做得比广东更好。12月19日,中国留学人员广州科技交流会开幕。江苏揽才团是此次留交会上引才“主角”,全场20多个展位中,江苏就占了6席。用当地政府代表的话来说,就是“其他地方能拿到的扶持政策,我们全部配套给你”。
  不过,政府揽才的劣势也很明显:人才并非因为政府的优惠政策,而自动聚集。在新经济发展方面,业界公认江苏已经远远落后近邻浙江。广东面临与江苏类似的揽才难题。广州、惠州、肇庆等地政府为了引才建立了一堆高科技创业园、孵化器,但数年来,未诞生出多少有影响力、创造力的高新企业。不少创业园甚至建成后一直空置着,即使有政府税收等优惠政策,还是没有合适的企业入住。
  旧思维如何应对新经济,是个老问题。按照制造业老模式发展起来的联想、海尔等中国电子百强企业,2011年全部利润为138亿美元。而行业标杆、开拓全新商业模式的苹果公司一家,一年利润近340亿美元。中国高科技企业百强,全部利润只及苹果四成。
  北京邮电大学信息经济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曾剑秋对此的评论是:国内产业未来发展最需要的是创造性,和超常规的发展策略。“或者说超常策略,最需要思维的转变。”
  揽才困境2广东的风投力量不足
  人才不跟资本合作,人才政策很难有效。硅谷在风险投资金里,包含基本的养家工资。中国人才创业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创业初期的这些问题。
  晶科电子公司是广东一家做LED业务的高科技公司,该公司创始人肖国伟此前是香港一所大学的教授。在他看来,广东要让人才落地生根,对引进人才的风险投资和资金方面需要加强。
  “我们公司是在香港创业的,拿到第一期风投后,又继续拿到第二批风投,随后才开始赢利平衡,开始成长扩张。资金最紧张的时候,连自己的房子都要抵押。”肖国伟说,公司发展到一定阶段,关闭了香港的工厂,搬到了广州南沙。“人才不跟资本合作,人才政策很难有效。美国硅谷不像中国,它没有人才政策。但是硅谷在风险投资金里面,包含了基本的养家工资。中国人才创业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创业初期的这些问题。”
  广东省市政府给创业者提供了一套资金支持方案,从创业初期的红棉计划,到百人计划,最后至千人计划。资助额度也从30万元一直到几百万。不过这种资金扶持力度,业内人士看来力量太小,很难吸引到人才。而在这方面,江苏则走在了前列,刚刚过去的留交会上,江苏省政府带来310家风投公司、拿出了530亿规模的基金,支持高端人才到江苏创新创业。
  “像我们所处的行业,一条生产线投资就是20亿。这是很大的资金量。没有这个量的规模,很难跟业内巨头竞争。”肖国伟说。
  广州大学城一家手机软件公司负责人则向羊城晚报记者坦言,自己的公司并不大,但是一旦开门,每个月的支出至少也要200万。由于广东风投力量不足,自己只能辗转北京和上海,寻求支持。
  “我的工作就是每天在北京、上海不断会见投资人,寻找风投。珠三角的风投力量还是不足。没有投资,公司难以发展下去。而依靠政府给创业者资金支持,那是杯水车薪。”这位负责人说,“我们也没有想要依靠政府的支持。毕竟创业这个行业,需要的更多的是社会开放和自由空间。”
  专家观点
  广东应成为
  国际人才大本营
  实际上,无论是政府政策、大学人才培养、还是风险投资方面,广东都不如长三角、京津地区具有优势。那么在下一个时代,广东如何吸引到顶尖人才?
  广东吸引人才独家优势:
  开放和包容
  “开放、宽容,还是开放和宽容!”国家中长期人才规划专家顾问、中国人才研究会顾问王通讯这样对羊城晚报记者说,“广东要吸引到人才、吸引到知识分子,只能更多地放宽对人才发展的限制,给人才更多的宽容。”
  “人才都是有个性、有知识、有脾气的人,他们志向远大、计划明确,但也容易失败。如果一个地方能够容忍人才,它必然有种包容人才失败的文化,这是一种宽容。”
  他表示宽容是一个地方文化的尺度。在发展停滞的地区,文化必然不宽容。“广东毗邻港澳,面向大海。世界全球化的趋势,此前是以靠近海洋为条件,面向海洋的地方,开放程度、国际化的水平会高于内陆地区。”
  “只有不断秉持开放的心态,不断迎接新思想。广东才能再现唐朝那种‘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的国际人才汇聚的景象。”王通讯告诉记者,他引用了唐朝诗人王维的一句诗。
  “宽松的环境、自由的氛围,是广州乃至广东的唯一优势。开放和包容,是广东特色。”王辉耀告诉记者,在吸引国内人才的同时,广东也要通过开放,来增加自己的国际色彩。
  “广东是中国最早留学人员发祥地,广东应成为一个国际人才大本营。广东前三十年开放非常成功,靠的是资本和众多农民工,以后的发展不能再依靠农民工,要靠吸引人才,促进广东经济转型”。他建议,作为中国最开放的地区,广东可发挥华侨优势,利用外国人才、港澳人才和华人华侨人才,打造人才特区,同时进行新一轮的改革开放,进行人才体制创新。
  “广东一定要继续发挥开放的优势,进行人才模式改革。譬如打破体制内、体制外人才流动界限,把海外人才请回来,参加政府挂职等等,都可以进行尝试。目前有些部门管理水平还是太低,需要国际人才加入来提升管理水准。”
  广东需加大吸引外国人就业力度
  “海归数量以年均30%的数度增长,今年预计有25万海外留学人员回国。这显示了我国人才‘大出大进’。”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副会长王辉耀对记者说,这件好事背后,也有一些继续改进的问题。“中国目前还只是吸引自己的留学人才回来,其他国家到中国工作的人才还不多。这方面我们要继续做工作。”
  “中国的国际化程度太低,现在国际化水准都赶不上唐朝。”王通讯也表示,目前国内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北京、上海两城市,外籍人口数量占总人口不到1%,人数少得可怜,甚至不及一千多年前的唐朝长安。
  “我了解到,广州的外籍人口为10万人左右,广州总人口1600多万,外籍人口的比例太低了。而美国外籍人口占总人口13%,澳大利亚占到22%。还是要对外籍人口加强引进,广东开放力度要加大。广州也需要继续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吸纳更多海外人口。这方面广州可以尝试走在全国前列。”王通讯告诉羊城晚报记者。(来源:羊城晚报 杨辉)
跳转到指定楼层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