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对于莫言的消息是大街小巷通街飞,其中有一句话未经考验却流传甚广:不知道莫言是谁?没有看过他的书?没有关系,明年高考你们就会看到他。 据360择校网了解,莫言得奖后,有关莫言作品入选中学生教材在网上引起了极大争议,有人说:他不是商业类作家,写的东西都纯文学,如果不是文学爱好者,或者专业学习的,可能都不知道他谁,这很正常。客观上说,作家是否获奖并非衡量作品的主要依据,就像莫言获奖后坦言:获奖并不能代表什么。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获奖至少是对作家与作品的一种认可,没有奖项评比,再优秀的作家也无法更好地走出世界,难以得到世界文坛的认可。 3600择校 认为对于莫言的作品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固然可喜可贺。但是不是就适合入选中学生教材,被中学生所接受,受中学生所喜爱。其实,作为高中语文教材阅读主体的中学生最应该有发言权,因为,他们才是日后这本教材的真正使用者,由此可见如果只是仅仅为了高考去看莫言的文章那还真没有这个必要,但作为学生,对此事件的基本了解是必须的,包括莫言的主要作品,作品所涉及的主要内容,评委会的评价,以及国内国际对莫言获奖的反应等合不合适他们才最有感触和体会。然而,现实情况我们看到的却是,相关部门或专家已经一厢情愿、喧宾夺主地完全替学生做了主。要么力挺入选,要么竭力反对入选,争得不可开交,却毫不关注中学生对此问题的看法和心声,有的专家甚至把入选的篇目都已经自定了。这种无视学生发言权益的做法,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莫言的作品毕竟还未列入高考必考的文学名著范畴,即使要考一般也只会以阅读鉴赏题的形式出现,根据给出的材料,考查考生人物形象、环境、语言等方面的分析鉴赏能力,而这些平时都有训练过,总的来说,不必过于担心。因此,在缺乏科学标准鉴定作品好坏的前提下,能获得世界最重要的文学奖的作家作品,自然有理由入选教材,无论从哪个角度说,都是一种积极的举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