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伟马上30岁了,但身份还是西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大二的学生。他站在学校食堂外穿梭的人群中,特意拿着一个卡通闹钟卖萌,他想尽量融入年轻氛围中,但同班同学仍喊他“沧桑哥”。
“沧桑哥”年轻时很叛逆,考上大学弃读,离家漂泊10年,当过矿工、代课老师、拾荒匠。2010年,他突然醒悟,回乡复读,去年又重新考上大学。
昨天中午,天空飘着细雨,他站在大树下向记者讲述自己的经历,并说要当一名老师。
重返校园
摆设地摊 边创业边读大学
踏进大学校门,李小伟发现,自己和90后的同学们之间有些隔阂。“我希望快点融入这个圈子”,他决定发挥自己的“特长”:这学期开始,他在网上淘了一些与学习相关的物品,在学校摆地摊,找了3名同学一起做起生意来。一个月下来地摊营业额也有2000元,“同学们渐渐开始认可我。”
贾鑫铭是李小伟的同学,兼创业队友。他说,创业中遇到问题在李小伟那里总能迎刃而解,让同学们很佩服。
在李小伟的老师、生命科学学院辅导员唐菁眼中,李小伟是一个比较成熟稳重、想法多、有坚定目标的学生。唐菁告诉记者,新学期典礼上,作为一名新生代表,李小伟写的一篇关于“从教信念”的演讲稿震撼了很多师生。昨日,记者试图联系李小伟在吉林共事过的朋友,但是对方电话一直关机。
新闻面对面
希望用自己经历感染学生
重庆商报:多年后重返校园,是什么让你改变的?
李小伟:我曾经只是对钱渴望,但是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又适合干什么,只是盲目地四处打工。现在重回校园,是因我有了明确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需要回到学校进行系统性的学习,掌握必要的知识。
重庆商报:你的明确目标是什么?未来有什么打算?
李小伟:我想回到家乡当名老师。在甘肃的经历对我影响很大,我发现一个人的人生旅途中需要一名好的引导者。我希望用我的经历去感染我的学生。
重庆商报:经历了近10年的漂泊,你现在能够理解父母的意见了吗?
李小伟:我现在能够辩证地看待他们的意见,而不是一味的反对。现在我和家人的关系也渐渐缓和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