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踊跃 毕业遇冷
今年刚从南京工业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应届毕业生小吴找工作时很纠结。“高考填志愿时,听说计算机很热就报了这个专业。”小吴说,毕业后才发现,市场上的研发和技术岗位很少,本科生几乎没有机会。和班里很多同学一样,他最终签了一个电脑销售的岗位。
与小吴有着相同经历的毕业生不少。《2012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将动画、法学、生物工程、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等往年人们眼中的热门专业划为红牌。红牌专业就业率低,前景不理想。例如国际贸易专业在几年前属于高考热门,不过招生时热,未必就业时热,由于近年来贸易类企业不景气,用人明显减少,学生多数选择转行。
麦可思研究院执行院长郭娇指出,大部分高中生及家长在选择大学和专业的时候,只关心孩子分数够不够的问题。她建议:“其实学生及家长应更多了解意向专业的毕业生趋向、毕业生对母校的满意度等问题。关注‘出口’情况更重要。”
就业率高 满意度低
毕业于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工程造价专业的小高,现在在天津一家建筑公司做办事员。对现在的工作,他表示很苦恼:工作中学不到东西,上司作为自己的“师傅”,却对自己“处处保守,毫无帮助”,而且“加班时间长,工资又不高”。
小高的经历引起很多大学毕业生的共鸣。新出炉的本年度大学生就业报告中,2011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满意度为47%。
郭娇认为,“对工作的期待与实际情况差距太大”以及“薪资福利偏低”,是大学生不满意工作状况和离职的主要原因。一些“90后”大学生在就业中期望值太高,过于注重自我价值,忽视社会现实。“大学生要弄清楚自身愿望和社会要求的距离,理性选择岗位。”
就业满意率偏低的另一原因是高校对学生的职业生涯教育和培训相对缺乏。
学历虽高 就业不佳
“高学历并不意味着高能力!”江苏红豆集团人力资源部相关负责人说,在很多专业性不强的岗位上,研究生并没有表现出明显优势。以平面设计师岗位为例,本科生的月薪在2000元—3000元,而研究生在4000元—5000元,但研究生的水平并没有高多少,“综合考虑,公司更倾向于要本科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