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agraph] 南方日报讯 (记者/晏磊)红色,是空气污染达“中度污染”的标志色,由于冷空气一直未能越过南岭,污染物持续累积,昨日广州10个国控点全部超标为中度污染,空气质量发布图上,被连片的红色所覆盖,这么大面积的空气污染,也是今年以来首次出现。
专家表示,由于珠三角地区长时间没有遭遇南下的强冷空气,整个区域内风力偏弱,空气污染物无法得到扩散,因而持续累积,导致污染指数不断走高。空气要想好转,还真得等“天公吹北风”。而秋冬季臭氧和颗粒物复合污染间断性、频繁出现的情况,在珠三角地区恐怕要持续10年到20年。
臭氧和PM2.5双料夹攻
12日下午17时的监测显示,广州10个国控点中,全部已经“变红”,为中度污染,值得关注的是,昨日臭氧和PM2.5同时出现污染,十个中度污染的站点中,AQI指数最高的点位是番禺市桥,达到了183,首要污染是PM2.5,过去24小时浓度为134微克/立方米,也是广州10个点位中最高的。而花都师范、黄埔大沙地、海珠赤沙和天河职幼的首要污染物是臭氧,其余5个站点都是PM2.5。
在省环保厅的珠三角区域空气质量监测网络中,位于佛山机场附近的华材职中,AQI为208,PM2.5的24小时浓度为158微克/立方米,超过国际规定的75微克/立方米的标准两倍以上,达到“重度污染”状态,图标颜色变为紫色,而该监测点与广州直线距离仅十几公里。
空气好转得等天公吹北风
本次珠三角的空气超标已经持续超过12天,而且情况日趋严重,什么原因导致呢?对此,两位知名的大气环境专家范绍佳和吴兑一致认为,由于珠三角地区长时间没有遭遇南下的强冷空气,整个区域内风力偏弱,空气污染物无法得到扩散,因而持续累积,导致污染指数不断走高。
专家均表示,空气要想好转,还真得等“天公吹北风”。吴兑表示:“这主要还是污染物累积的问题,冷空气影响南岭大约是7天一个周期,而今年纬向环流比较明显,南北气流交换能力比较弱,冷空气一直污染翻越南岭,污染物的扩散能力就比较弱。如果一个周期无法跨过南岭,就要14天、21天,这样就会出现持续的灰霾天气。”
吴兑同时认为,臭氧和PM2.5同时超标的复合污染将是未来10年到20年珠三角面临的常态化现象,“通常是臭氧先超标,然后再造成颗粒物超标。亚运前、中、后三年是按特殊时期进行空气治理的,现在已经进入常态化治理阶段,但强度是不够的。”
另一方面,广州制定的未来5年空气治理方案,虽然已在市府常务会议上获得原则通过,但一直未能正式印发实施,其中一些有关工业企业排污治理的措施仍然在论证当中。而更长期的空气质量达标规划,还没有制定出来。 |